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通识教育热起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通识教育热起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学是一个自主学习的场所,如果学校能提供相关的支持固然妤,但如果学校做不到这一点,那我们自己也可以找到一些中外经典文本来读,坚持下来也许有一天你会发自己已经拥有了不一样的底蕴、学识和能力。

通识教育在中国不是一个新概念,却因为施行的效果不甚理想,仍然停留在新事物的位置上。通识教育的渊源、流变、背景、定义、理解等都很复杂,目前我国教育界通常提到的通识教育一般以美国的通识教育理念为蓝本,其英文名称是 general education,意思就是不分专业,让一个国家的大学生能有一个共同的知识体系、文化背景。

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最先由美国9所常春藤盟校提出,初时称为“博雅教育”,以修习七艺(文化、逻辑、修辞、几何、天文、数学、音乐)及博雅艺术为主要学科,主要用来培养教师和律师。其后,哈佛大学在此基础上,新增了语文、人文、社会、自然等学科,逐渐发展形成了今天所说的通识教育。

在我国,通识教育的提法并不普遍,通常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或“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等命名,将“通识教育”等同于“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的特殊情况。这是针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建国以来学习前苏联模式,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忽视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现实状况,是针对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尤其是过度专业化导致学生片面发展的问题而提出的。于是,1995年我国开始在部分高校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试点与实践;1998年,教育部颁发了教高(1998)2号文件――《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文化素质教育”进入全面推广阶段,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和研究的热点。

一般认为,从哥伦比亚大学1917年-1919年开始,是美国大学现代通识教育的起步。第二步是上世纪40年代的芝加哥大学在1945年进行的“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它总结了20世纪上半叶通识教育大辩论的经验,以芝加哥辩论为基础,但是上世纪60年代的学生运动把美国的通识教育冲击得厉害,70年代之后,家长和社会都抱怨美国的大学教育质量下降,尤其是完全没有了通识教育。所以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又有了一轮关于通识教育的讨论。最后到了1987年,斯坦福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把这场辩论推向了高潮,通识教育问题已成为美国政治的头号主题。

我国通识教育试点

通识教育需要有一个核心,美国通识教育虽然科目很多,但始终有一个核心,那就是西方的人文经典。甘阳是美国芝加哥学派在中国的代表人物,对通识教育素有研究,在他看来,在中国推行通识教育应该是西方经典与中国经典并举,因为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完全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当中,这是中华文明的历史性处境;而且整整一百年来,我们对自己的经典有些已经放弃了,所以现在进入中国的传统经典,都不是从中国的脉络进入的,而是从西方文明的角度来看的。不了解西方的,实际上也不能真正了解中国,只有在真正进入西方以后,了解得越深,才能够从西方文明中解脱出来,进入中国文明的理解。

辅助于这个核心的,在中国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如何设置课程?如何培养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学校会投入多大的实质性精力?如何使这一教育理念适应中国的教育国情?等等,这许多问题都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

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班就是按通识教育的理念进行的实践,它是以北大老校长蔡元培的名字命名的,主要强化通识教育,该班级的学生进入的不是北大的某个院系或专业,而是一个不分专业的大班,在这个班级里也实行导师制度,但与研究生的导师不同,本科生的导师全是兼职,没有岗位津贴,每人辅导5到10名本科生,该班招生时只分“文科大类”和“理科大类”,一年后予以分流,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的多项选择,再由元培计划执行委员会与有关院系联系,将分流的学生插到有关院系学习,但管理还在元培计划班,这样做的好处是打破了专业壁垒,目的在于培养博而雅的人才,甚至学术大师。

至今这个计划仍在继续,效果最终怎样仍须观察,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并非想像中的那么乐观,很多方面流于形式。网上流传着一个名叫《北大的元培计划是一个失败的计划》的帖子,是一名元培计划班的学生写的,他在里面悉数了该班的几大罪状,比如,选课没有切实可行的任何指导:全校学分一样,每学期选课不能超过25分,基本上修完该修的课以后也就没什么多余的学分了,选专业并非自由,虽然入学时元培学生的分数基本上哪个专业都不成问题,但进了元培后,在大二选专业时是要再次筛选:以GPA(绩点)的高低,决定你能否取某个专业,也就是说你得再“高考”一次等等,一家之言不可全信,也可不全信,但这最起码说明元培计划班存在着一些难以逾越的瓶颈和缺陷。

高校力推通识教育

在中国,通识教育任重而道远,很多高校也都在力推通识教育,但大多只是做做样子,最终沦为学分制的附庸,没有什么实质的效果。但作为大学生,如果我们抛开这个宏大的主题,来吸取它的精华,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还是以美国的大学举例,哥伦比亚大学的通识教育基本上是后来所有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范本,它一开始就只有两门课,一个叫做“当代文明”,一个叫做“人文经典”。“当代文明”并不是指现代文明,而是指西方从古到今的文明,“当代文明”这门课是两个学年四个学期,第一个学年的是从古到今的文明,第二个学年学的是西方现代的文明。第一个学年谈的是人文学科,谈的都是希腊、罗马、文艺复兴,谈的都是在社会科学出现之前的哲学、文学、历史、宗教等,第二个学年进入了现代社会,基本上是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等。再后来,斯坦福大学在以往的基础上,加了《论语》、《可兰经》、《源氏物语》等非西方经典文本中最为经典的几本拿出来精读,不考试,但要交读书报告,写出自己真实的理解和感悟。这样经过大学四年的训练和熏陶之后,学生的人文素质可想而知。

我们何不学学他们的做法呢?大学是一个自主学习的场所,如果学校能提供相关的支持固然好,但如果学校做不到这一点,那我们自己也可以找些中外经典文本来读,坚持读下来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拥有了不一样的底蕴、学识和定力。同时,当大学生步入社会以及以后的人生道路,几乎每个人都会面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困惑,而解决这种困惑的良药都会从读经典作品的过程中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