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实施校本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实施校本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堂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内涵发展的突破口。学校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内涵发展,就必须要立足校情,寻找到适切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笔者所在的学校是沙坪坝区内涵式均衡发展试点学校,承担着校本课堂教学改革试点任务,在区教委领导关心和西南大学专家组指导下,在区进修学院的支持下,各项试点任务顺利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尤其是课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现了“三转变三提高”。课堂教学改革催生出薄弱学校内涵发展的后发优势。

理性认识课堂教学改革

内涵发展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应多些理性,力求做到“不跟风、不折腾、不冒进”,力求注重实际、注重实干、注重实效。

(一)课堂是内涵发展的核心要素。著名学者郑金洲认为,课堂、课程、教师、学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四个核心要素。课堂在一定程度上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主战场,课程改革的成果主要应该在课堂上得以体现。学校应借助于课堂教学改革,使新课程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理念,使课堂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使课堂教学行为经由反思提炼转化为课堂教学智慧。只有认识到课堂在内涵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才能真正意义上聚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课堂教学改革应基于校情。新课程理念引领着学校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但不同的校情决定了课堂教学改革不能复制粘贴,不能全盘拿来。课堂教学改革也并不是破旧立新另起炉灶,而是认真分析学校教学现状,梳理出优劣,继承原有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因此,课堂教学改革要明确“改什么、为何改、怎么改”三个问题。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中,还要关注师情、生情,不可搞一刀切,否则就会陷入另一种僵化的窠臼。

(三)课堂教学改革应置于学校整体规划之下。课堂教学改革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学校内涵发展整体规划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途径措施等方面应与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目标等相融合。同时明确终极目标与阶段任务的关系,在总体目标框架下,每学年每学期发展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宏观、中观和微观,长远、近期、应聚合全校师生、家长、社会等力量。

校长要做好课改引领者

现行的教育体制决定了校长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矛盾综合体。上级的考核、专家的评估、教师的要求、家长的期盼、学生的需要,围绕学校的各个利益群体的眼光及声音都会聚焦于校长。

(一)首先要消除“怕改”的心理。“课改有风险,不课改有危险”,其中韵味绵长深奥。校长怕是因为课改的不确定和不稳定性,怕影响升学率,怕触及教师利益,怕不可预见的困难。山东杜郎口、江苏洋思中学等学校通过课堂教学改革而凤凰涅槃,成为社会认可、家长追捧、学生喜欢的全国名校,他们的经验可以提升我们消除“怕改”的底气。

(二)要消除“一夜暴富”的心理。教育的时代性与复杂性决定了课改不可能包治百病,更不可能一劳永逸,也不会立竿见影、一夜成名。办学校不完全等同于办企业,毕竟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完整的生命个体。校长要以积极平和的心态理性认识课堂教学改革及其影响因素,积极发挥整体谋划和指挥协调的关键作用,这样才能提高改革的成功率。

理清课堂教学改革思路

课堂教学改革必须“谋而后动”,容不得随意冒进和想当然地蛮干,容不得有侥幸心理和丝毫闪失,毕竟教育的服务对象是人,改革失败最终会贻害学生。因此,课堂教学改革要理清思路,稳步推进。

我校地处沙区城乡结合部,办学条件基本实现标准化。但由于历史原因,教师整体业务水平不高,办学质量徘徊在全区中游水平。课堂教学存在教师教法落后,大多采取讲授式,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益不高的现象。学校是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农民工子女占全校学生总数52.7%。特殊的校情决定了我校课改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针对校情、学情、师情,我们提出了课堂教学改革的“1234567”思路。即:探索建立一个校本化课堂教学模式;对老师做到“两不”:不行政高压、暂不量化考核;三年一个轮回;突出四个特点“学校总揽、年级包干、教师自主、学科多元”;抓好“五个先后”:先参观培训后身体力行,先班级试点后年级推开,先学校领衔后年级承包,先全面入轨后规范提升,先自由探索后总结凝炼;保证“六个跟上”;舆论要跟上、制度要跟上、培训要跟上、管理要跟上、科研要跟上、保障要跟上;落实七个细节:“导学案编写、小组划分、组长培训、班级文化建设、师生评价、学月分析、经验凝冻与推广”。

课堂教学改革必须环环紧扣

课堂教学改革是极为复杂系统工程,必须环环紧扣,层层推进,才能保证课改的进度、效度。

(一)成立机构,建章立制。我们成立了校长为组长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上桥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上桥中学双主活力课堂教学模式解读》《上桥中学学生学习规范细则》《双主活力课堂评分表》《上桥中学明星学习小组评价标准》《上桥中学精品学科评价指标体系》《上桥中学班级文化建设方案》等文本,为课改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创设条件,培训教师。我们对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授之以法;让老师们实地去感受、书中去感悟、研讨中提升、氛围中感染、课堂中实践、反思中提升、比较中改进、展示中成长。先后选派了10名骨干教师赴山东杜郎口中学蹲点学习,吸取课堂教学改革经验。

(三)规范训练,培训学生。鉴于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两个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于是我们通过集中培训、分班培训、小组培训、个别教育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而了规范性培训。主要涉及“自主预习、课前准备、独立学习、合作探究、小组及班级展示、倾听质疑、课堂检测、自我小结、课外拓展”等具体内容。

课堂教学改革要注重凝练提升

(一)构建校本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不唯模式,但要有模式以彰显课改理念和校本特质。我校结合初中阶段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改革原则的架构内,构建起具有校本特色的“双主活力课堂”模式。

“双主活力课堂”是指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而共建共享生命活力的课堂。本课堂以六大科学理论为基础,以新课程目标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主线,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展示—反馈矫正—总结升华为程序,努力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实现师生生命的幸福生长。其基本教学流程是:学——展——点——测——评。

(二)构建校本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围绕课堂教学改革,我们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体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由评教师个体的教案变为评备课组编制的学案;由评教师的讲解精彩度为主变为评学生的参与度为主;由评教学环节的完备性为主变为评教学结构的合理性为主;由评课堂的活跃度为主变为评每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为主;由评师生的交流互动(主要是问答)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交流展示为主;由评教师的板书设计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作业、笔记、展示为主;由评教师的基本功为主变为评学生的基本素能为主;由评个别学生的表现为主变为评小组表现为主的转变。

(三)构建更为精细的管理体系

课改的复杂性和不可全预见性决定了我们不可能按图索骥,而是要且行且思,边做边调适。需要我们建立更为精细的管理体系,突出“注重创新、注重细节、注重过程”三个特点。

1.注重教学常规管理。优质的教学很大程度取决于常规管理的落实程度。我校教学常规管理重“六认真”的落实、重考核评价、重组级作用发挥,基本做到“事事有规则、事事有人管”。

2.注重教学跟踪监测。为保证课堂教学改革少走弯路,每一学期我们都会采取口头和书面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就课改中的问题做较为细致全面深入的调查,将调查的情况一一梳理分类,认真分析,并将可行的意见和建议转化成制度或行动。

3.注重教学交流互动。为把鲜活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及时推广,我们十分注重发掘总结和宣传交流工作。在学生方面,我们着重在“预习、合作、展示、质疑、检测、反思”等环节上发现好的做法和优秀学生,并在班级、年级、全校学生会议上进行交流分享;在教师方面,我们着重在“编制导学案、课堂组织、作业处理、表扬激励学生、课后反思”等环节上发现好的做法和优秀教师,并通过上示范课、物化成果展示、专题讲座等形式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几年的实践探索,我校课堂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形成了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文化。经过对新课程教育理论的学习和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不少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得到了提升,教学视野得到拓宽,课堂教学效益明显提高。当然,我校推进校本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还极为稚嫩,对课改的理解和看法大多居于感性认识层面,不少举措还缺乏理论支撑。我校办学规模不大,教师人手有限,但仍有部分教师坚持观望、等待的态度,徘徊、游走于主流进取意识之外。学生来源的复杂状况短时间内不能得到根本变化。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些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坚定开拓创新和锐意进取的信念。我们深知课堂教学改革是内涵发展的突破口,它将在学校内涵发展中发挥积极的“鲶鱼效益”,激活学校内涵发展的各个要素。我们坚信在教委领导的关心和专家的指导下,只要我们凝神静气潜心抓好每个细节,课改之路将会成为上桥中学实现精品初中愿景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