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写作与阅读中培养中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写作与阅读中培养中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标强调要“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审美情趣的提高,就是要让学生戴上审美的眼镜来看待万事万物。高中生写作文寻找写作素材时,常常用科学的观察代替审美的观察,或将二者混为一谈。在他们眼中,花仍是花,树仍是树,强调的是认知,是正确,是客观,故而写文章难寻素材;即便寻到素材,不懂得也不会赋情于物、借物抒怀。于漪先生在谈及写作时说:“要培养学生读无字书的兴趣。让他们懂得生活中的材料像空气中的水珠一样,似乎看不见。但经过雨后斜阳的照射就会显出美丽的彩虹。”只有通过审美的观察,眼中才会出现“花非花”、“树非树”,才会有雨后斜阳映射的彩虹,最终达到“物为我用”的境界。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尤其需要对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进行培养。

一、在写作与阅读教学中,注重审美观察的针对性训练

审美观察,是在审美知觉、审美统觉的感性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明确性心理过程。审美观察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由于学生审美观察能力弱,主动性不强,这就需要教师在写作与阅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观察的训练。

1.引导学生想象合成美。审美观察所得的表象具有片断性的特点,审美没有必要把一切审美知觉都表现在审美表象里。审美表象的这种片断性是艺术形式选择的内在要求。据此,我们设计了想象合成美的训练。

具体做法是:把不同的单个的美的事物组合在一起,依次显现,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叠加合成美的情景。这种审美观察训练方法,一般是由易到难,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专门的层级递进想象训练,最终调动学生的所有感观进行综合参与。如一棵小树的想象合成,先引导学生放松自己,调整身心,睁眼看画片,让学生观察树的枝干、小树叶、大树叶,不同颜色的树叶等,然后闭眼想象。随着教师的口令,依次想象:树的枝干,树枝发芽,树叶长大,听风吹树叶的声音,闻树叶的气味,尝树叶的味道,赏春夏秋冬不同时节中的树等。为此,我们把此类课称为“作文想象训练课”。教学实践结果表明,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有显著提高;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学生本身语言表达的能力并不差,并不是写不好作文,而是能力没有被开发出来。

2.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观察训练。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以教材为依托,如《雨巷》,我们就让学生闭眼分步想象:小巷、油纸伞、丁香、脚步声、姑娘,最后进行想象合成。根据阅读课文的情节或结尾,让学生发挥想象去续写情节。如学习《荷花淀》时,启发学生想象水生嫂参加革命的情景等。我们也进行了人物心理变化的体察想象训练。文学本身就是人学,写作离不开对人的观察与描述,人物的心理变化又是把握人的关键。人的心理变化虽然复杂多变,但还是带有共性,它通过神情、语言、体态、动作等直接或间接的体现出来,如特定的动作表现了特定的心理等。如《葛朗台》,我们先让学生找出葛朗台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然后让学生分步想象,最后合成想象。

通过这种审美观察的训练,学生的情景再现、分解情景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写作中体现出来的则是文章的描写形象了、生动了,文章的可读性增强了。

二、设计作文题目,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审美观察

审美观察是人在创造美的事物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一种心理品格。文学家的观察是审美观察,就是因为他们带着审美的眼光,把生活中的人、物、事、情等表现为具体的审美片断。课程目标里对写作教学设置的第一个目标是“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让学生把自己对生活的切身体验写出来。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日常生活设计作文题目,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审美观察。

在审美观察训练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生活中的美,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生活中的闪光点,抓住美的瞬间。根据学生的活动范围,主要是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校园生活中的美和家庭生活中的美。校园生活中的美,如花草树木、春夏秋冬的不同风光,校园内的建筑美,师生的外表美、行为美、心灵美以及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课外活动等都是学生常见的审美内容;家庭生活中的美,如整洁美观的家居摆设,亲情之美,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都有利于学生抒发真情实感。

我们在具体作文训练中,只提供大题目,明确题目主题的限定性,让学生自拟小题目,选择适合自己的题材去写。对此可设计诸多作文题目,如《校园生活》、《我的家》、《我的习惯》等。这种尊重学生个性的做法,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观察生活时不自觉地带上了自己的个性特征,使读者观其文便能知其人。

三、引导学生表达有效美点,学习名家进行积累。

在审美观察中,自然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需要艺术的表达,这既是审美观察追求的目标,也是作文教学追求的目标。

学生作文或缺乏真情实感,或空洞无物,主要原因就是学生不善于用语言去表达美。观察中,只有抓住事物特征,才能把人、景、物写得传神而鲜活。抓特征,即抓住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表象。这种表象是否有效,还得从多方面来衡量,一是看它是否符合观察者的写作意图;二是看它是否新颖,别人是否使用过,或与别人使用过的有何不同之处;三是这个表象必须是一个美点,它是一个细节、一个事件,或是事物的某一方面。由此可以看出,观察要从生活中截取、选择、寻找美点。生活中的美是由美点来构成的,写作中的美点要为文章主题服务,还得是与众不同的,否则便不是有效美点。

选择与人有关的有效美点,则是学生在写作中的一大难点。透过人物的外表看特征,表现在写作上,不仅仅只是人与人之间外在形象的差异,更多的是指能够反映或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外在表象,如动作,语言,神情等。读者是通过这些有效美点来对人物进行品读。而学生选择的点往往不足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为此,我们进行了观人的训练。即通过人物外在形象来看与一般人的不同,从而看性格;根据作文需要选择人物的外在细微表现。前者看性格,主要是通过眼神、服饰、发型、动作、语言等进行观察推理,看一个人物的生活环境。这一环节的落实,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做研究性课题来完成。如《从学生服饰看学生性格差异》,《小说单元人物外在形象所表现的性格归类分析》等。后者根据作文需要选择人物的外在细微表现,一方面是学习名家名篇的笔法,进行积累;另一方面是进行变换细节写作训练。小段积累智慧训练,如表现亲情,先提供例文,然后要求学生对其中一些细节进行调换等;整篇写作训练,则要求学生在同一大主题的观照下,从多角度去观察,不断寻找新的细节或新的视角来表现。如《我眼中的电视》一题中,学生在选材时就有意识避开情节的重复,尽量求新颖。

我们通过对学生的写作训练,从理论上的探索及具体操作上的实践,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一定要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针对学生写作中的弱点,启发学生想象合成美,注重观察想象训练。根据学生生活设计作文题目,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审美观察,从观察中感受到乐趣,从生活中选取美点,联系申发主旨,形成观察生活处处皆美点的眼光,在表现同一主旨时能选取与众不同的美点入文,使文章新颖而生动。

[作者通联:湖北宜都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