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等院校音乐教育改革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等院校音乐教育改革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学校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方面所发挥的独特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正是在这种良好的发展机遇中,音乐教育也得到了发展。高等院校音乐教育要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和改革,提高对大学生音乐教育的认识,重视音乐教育的课程建设,以开展音乐教育为手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高等院校;音乐教育;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8-0118-0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学校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方面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正是在这种良好的发展机遇中,音乐教育也得到了发展。但与此同时,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这一点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它离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还难以跟上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前进的步伐。因此,在音乐教育面临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的今天,我们要面对现实,在切实加强音乐教育、全面提高人才素质等方面进行理智思考。

一、普通高等院校音乐教育现状

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事业在我国毕竟还刚刚起步,在教育思想、教育原则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还难成体系。1990年以前,普通高校的人文艺术类课程设置的很少,主要有“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等。自1997年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以来,许多高校的人文课程以“大学语文”为中心,向外扩展到“中外名著欣赏”、“唐诗宋词欣赏”等。艺术类课程也扩展到“音乐基础”、“民乐欣赏”、“交响乐欣赏”、“戏曲赏析”、“美学基础”、“影视音乐欣赏”等,但具体的实施主要还是看学校现有教师的配备状况、教学设施是否能满足排课的需要以及学校是否重视人文素质类课程等。各学校由于师资缺乏,多媒体教室有限,对学生实行限选,只能在音乐欣赏或美术欣赏两门课程里选一门,也就是说不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受到音乐教育的熏陶。这种情况在很多高等院校都普遍存在。而在目前我国普通高校招收的大学生当中,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来自农村。由于我国目前应试教育的现状以及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等原因,这部分学生在上大学前的教育阶段中,音乐教育相对脱节或缺失。当他们走入大学,接受大学阶段音乐方面的教育时,往往会显得不知所措。因此,针对目前的状况,高校必须将大学音乐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通过音乐课程的教学,使大学生具备必要的音乐知识;并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形成良好的音乐教育氛围。

二、改变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思路

音乐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心智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在普通高校已达成共识。大学生对音乐的渴求十分强烈,许多大学生认为大学时代的生活应该丰富多彩,音乐是学生学校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于音乐知识的匮乏,他们的音乐活动大多是“自发性”、“偏食性”的,流行音乐一统校园的现象十分普遍。这种趋势的形成不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音乐起不到感染人和鼓舞人的作用,使他们缺乏积极向上的动力,缺乏崇高的理想和奋斗的激情。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大学生接受高雅音乐的熏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审美情趣,从而促进智力发展,培养良好的音乐品位和较高的鉴赏能力。

(一)提高大学生对音乐教育的认识

大学音乐教育长期以来不受重视,认识问题是关键。尽管教育部自1997年以来推行全面素质教育,推动了艺术教育的发展,但是从力度和广度以及重视的程度上还远远不够,比起发达国家相差甚远。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3000多年前被孔子在列为“六艺”之一;欧洲直到中世纪,还一直与天文、数学等并列为“四学科”中之一。近现代的教育科学,音乐更被认为是最大众化、最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美国1994年已经把艺术教育(音乐、美术、舞蹈)列为基础教育的大六门,作为国民教育的核心内容,足见音乐教育在培养人才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大学生必须首先转变观念,重视音乐课程的学习。

(二)重视音乐教育的课程建设

音乐教育方面的课程设置往往不是由音乐教育教学本身的规律所决定的,各个学校在课程内容、课程学时的确定上随意性和主观性很大;在教材的选用以及考试的评价上,也不是非常科学和合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也不是很明确,教师上课的随意性很大,甚至简单模仿或照搬艺术院校的某些课程。因此,音乐教育的课程建设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明确课程性质。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音乐教育方面的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在提高大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教育课程与高等学校其他公共课程一样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第二, 确立课程目标。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音乐课程的学习实践中,要让大学生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学习音乐理论、参加音乐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第三, 优化课程设置。学校应将音乐教育课程纳入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之中,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该门课程并且通过考核。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音乐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一定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

第四, 优先课程保障。为保证音乐教育课程的开设和教学质量,普通高等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公共艺术课程管理部门和教学机构,加强公共音乐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针对以上几个方面,学校在教学管理上只有努力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教学方法,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资源、网络技术和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教学并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艺术空间,才能使大学音乐教育在全面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以开展音乐教育为手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位哲人也曾说过:“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学校的校容校貌,表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而音乐教育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音乐教育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就必须重视音乐教育的课程建设,让每个师生都能经常受到音乐的熏陶。并且学校要加强艺术社团的建设,成立如学校艺术团、吉他协会等音乐社团;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一些音乐活动;利用适当的机会让专业院团的演出走进学校,让学生感受现场音乐会的艺术氛围,从而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

三、高等院校音乐教育改革的意义

2005年,总理去看望科学家钱学森,其间他们谈到科研创新的问题,钱学森说:“你说的我都很赞成,但有一点,我们的大学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接着他说:“应该让学科学的学点艺术,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应该有艺术素养。”也就是说,大学教育要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音乐教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通过音乐教育可以使大学生了解大量的中外各民族、民间、古代、近代、现代的音乐作品,使学生开阔视野、启迪智慧、丰富想象。作为大学生,艺术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今后的发展。而大学生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正在全国各级各类普通高校普遍开展起来。音乐对于塑造良好道德情操、提高审美修养、培养创新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重视大学生音乐教育,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在现代社会应当为我们所重视。

[参考文献]

[1]伍帆.论高校艺术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7,(2).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3~7.

[3]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43~53.

[4]张海鹏主编.大学生艺术素养[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