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英译《赠张云容舞》看译者的主体性与再创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英译《赠张云容舞》看译者的主体性与再创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在传统的翻译理论中,作者中心论和文本中心论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经常处于一种被动的边缘状态。但译者作为整个翻译活动的主体,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对所译文本有策略地进行再创作。本文通过美国诗人艾米・洛威尔英译杨玉环的《赠张云容舞》为例,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如何把握原诗精髓,又是如何在原文作者、译文读者及自身文化间作出自主选择,进而引发对中国古典诗词英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思考。

关键词: 《赠张云容舞》 译者主体性 再创作

在传统的翻译理论中,作者中心论和文本中心论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研究者习惯将译文与原文进行语言层面的静态对比,“忠实”和“等值”被认为是翻译的最高标准,而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完全处在一种被动的边缘状态。但在翻译活动中,译者作为整个活动的主体,具有自身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对所译文本进行有策略的再创作。

艾米・洛威尔(Amy Lowell,1874―1925年),美国意象派代表诗人之一,代表诗集有《多彩玻璃顶》(1912)、《男人、女人和鬼魂》(1916)、《浮世绘》(1919)、《东风》(1926)、《艾米・洛威尔诗选》(1928)等,其诗作意象鲜明、韵律自由、风格含蓄、诗体短小精悍。艾米・洛威尔同时也是一位翻译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译者。中国古典诗歌以隽永丰富的内涵与集中凝练的形式给人们提供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和独特的审美体验,因此吸引了国外众多的译者,艾米・洛威尔就是其中成功的译者之一,其翻译代表作《赠张云容舞》甚至被我国著名学者吕叔湘先生赞为:“译得比原诗好。”[1]艾米・洛威尔在这首诗歌的翻译过程中就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既把握了原诗的精髓,又在原文作者、译文读者及自身文化间作出了自主选择,并从诗歌的意象、音律、形式上采取一系列翻译策略,对译作进行了再创作,从而达到译作超越原作的效果。

一、杨玉环的《赠张云容舞》原文及艾米・洛威尔的译文

原作:

《赠张云容舞》

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

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译作:

Dancing

Wild sleeves sway,/Scents,/Sweet scents,/Incessant coming.//It is red lilies,/Lotus lilies,/Floating up,/And up,/Out of autumn mist.//Thin clouds,/Puffed,/Fluttered,/Blown on a rippling wind,/Through a mountain pass.//Young willow shoots,/Touching,/Brushing,/The water,/Of the garden pool.

二、译者主体性的体现及再创作

按照诗歌的写作特点,艾米・洛威尔从以下三方面在诗歌翻译过程中对原作进行了再创作。

1.意象的再创作

杨玉环的原作描写的是唐朝宫廷中一场华丽的歌舞表演,以画面般的文字展示了一位婀娜多姿、千娇百媚的舞者形象。全文没有一字着于人,却运用比喻、借代、借喻手法用“含香的罗袖”、“秋烟里的红蕖”、“摇风的轻云”、“拂水的嫩柳”等潜含有内在联系的物象表现了舞者轻灵曼妙、清新脱俗的舞步。在中国传统审美观中,“红蕖”、“轻云”、“嫩柳”皆有轻灵、纯洁之意,作者的主体情趣与物象融为一体,虚实相生,表现出一种浓淡相宜、典雅隽永的东方美。

而艾米・洛威尔的译作中虽然也出现了“sleeves”、“Scents”、“Lotus lilies”、“Thin clouds”、“Young willow shoots”等词语,但西方的读者未必能深刻体会出这些深具中国美学内涵的意象,艾米・洛威尔似乎也无意作更多的解释,她运用这些词语更多的是为了营造神秘、跳跃的氛围,达到一种神秘、迷离的效果。尤其是对“罗袖”的翻译,原作之意是“丝绸质地的舞袖”,这一意象具有轻盈、飘逸、雍容华贵的意味,衬托出飘逸柔美的身姿,但艾米・洛威尔把它译为“Wild sleeves”,有“袖子翻飞狂舞”之意,原作中的意蕴内涵被消解了,但译作更加凸显了动态之感。还有就是对“红蕖”的翻译,原作中是“红色的莲花”,意指姿态亭亭玉立,艳而不俗,浓淡相宜。艾米・洛威尔把它译作了“red lilies”,即“红色的百合花”,在中国,莲花象征着“高贵、纯洁”,在西方的花语中,莲花代表了“信仰”,而百合花的花语正是“高贵、纯洁”,所以在这里,艾米・洛威尔没有仅仅局限在对字词表面意思的忠实翻译上,而是看到了语言表层下的文化内涵,文化信息的传递才是翻译的实质。因为文章的含义不局限于字的含义,而是从字的意义中派生出来的,各国文学作品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文化意境,互译时,如果纯粹按照字面意思翻译,这样原作的文化意境就会丢失。

解构主义在当代翻译理论界的代表之一劳伦斯・韦努蒂就曾主张在“异化”与“归化”为正负两极的二元对立中,可以不动声色地用釜底抽薪的手法对之加以解构。他指出:“翻译伦理不能局限在忠实的观念上,而应该是异域色彩与本土化兼顾的,作家的创作如同翻译作品一样,也是派生的,文本抒发的不是自我感情,也不是独特的,所以作者对原文也并不具有原创性。”[2]

因此,艾米・洛威尔在译作中对意象的再创作,使得同样的舞蹈,在原作中传递出一种柔美、轻曼、端庄典雅的东方美,译作对原作意境的把握之上,更凸显了一种神秘、多变的动感美。

2.音律的再创作

杨玉环的原作采用的是七言平仄律,对仗工整,首联、颔联中使用了叠字“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回环反顾,有咏叹之意,叠字音调延长,使读者在味觉与视觉上加深了印象,兼之首联、颔联同押“i”韵,诵读时朗朗上口,韵味悠长。颈联、尾联中的两组动词“乍摇风”、“初拂水”勾勒出舞者飘逸的舞姿,给人一种轻曼明艳的遐想。

艾米・洛威尔的译作在音律上也给人以美的享受。这就是吕叔湘先生所称道的拟音法的运用,如用“Puffed”、“fluttered”、“rippling”、“Touching”、“Brushing”等词。以及首节开头一行连用三个长元音,并且在“sleeves”、“sway”、“Sweet”、“scents”、“Incessant”等词中反复使用辅音“s”,这种首韵法使读者不禁由语音联想到物象“snake”,并且进一步联想到在暗香浮动的花丛中,舞者婀娜多姿、如蛇般妖娆灵活的身段。在第二节中艾米・洛威尔重复使用“lilies”,并且在“lilies”、“Lotus lilies”、“Floating”等词中对辅音“i”的使用,则给人一种轻柔舒缓、婉转回环的感觉。而两个“up”的连用从读音上给读者一种动态的感觉,好像花朵灿然绽放的声音,亦让人感到舞蹈的灵动。此外,全诗中还有“coming”、“Floating”、“rippling”、“Touching”、“Brushing”等叠韵词的使用,使诗歌在翻译中同样具备了绵长悠远的音乐效果。译作仿佛让人看到一位舞者时而激荡时而舒缓的舞姿,带给读者美的享受。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音系统,通常难以被另一种语言取代。比如汉语的语音有两个基本特征:汉字的多音节和单声调;而英语的音节有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且无声调,只有语调升降之分,不像汉语复杂多变。因此,试图用英语翻译五言七言绝句,押含平仄的韵律是很难做到的”[3]。但艾米・洛威尔利用了拟声法,扬抑格、轻重音的递用,传达了诗歌的音律美,读者从中可以明显感到译者创作的个性痕迹。

3.形式再创作

杨玉环的原诗是中国传统的七言绝句格式,分四行共28个字,为二二三停顿,即:“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中西语言的表达形式存在很大差异,形似、神似问题又是译界历来产生分歧的焦点。中国古诗看重“言有尽而意无穷”,让读者在有限的文字中产生无尽的想象;而西方注重语言精确明晰、逻辑缜密严整,所以五言、七言绝句很难找到英文的对应表达形式。但艾米・洛威尔的译文以分行的自由体散文诗形式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使得译文看起来也非常简洁,更接近原诗形式,并且这种分行手法给诗歌带来了独特的韵味。她的译文分行,也被吕叔湘先生赞为:“它用分行法来代替舞蹈节拍。行有长有短,代表舞步的大小急徐。不但全首分成这么多行,不是任意为之,连每节的首尾用较长的行,当中用较短的行,都是有意安排的。”[4]艾米・洛威尔的译作照应杨玉环原诗的四句,也分为四节,共19行,她采取了待续句诗行分行法,如第一节中“Scents,/Sweet scents,/Incessant coming.”这是一个独立主格结构,紧随主句“Wild sleeves sway”,每行余音缭绕,让人期待。第二节中“Lotus lilies,/Floating up,/And up,/Out of autumn mist.”勾勒出莲花在秋雾中摇曳于水中的动感姿态,“up”重叠使用仿佛让读者感受到了花儿由水中升起、慢慢绽放的全过程,展现了舞者婀娜多姿、轻盈飘逸的身影,给人以美的享受。

艾米・洛威尔作为美国意象派诗人代表之一,在翻译中国古典诗歌《赠张云容舞》的过程中,她充分发挥作为译者的主体性,把译作与原作放到了平等互补的地位,这就使得艾米・洛威尔的翻译不仅仅是单纯字面意义上的对等,更是一种文化信息的传递,一种基于自身文化立场的再创作。

参考文献:

[1][4]吕叔湘.英译唐人绝句百首[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2][美]劳伦斯・韦努蒂.翻译与文化身份的塑造[A].语言与翻译的政治[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378.

[3]陈登.翻译中可译性的限度[J].外语教学,1996,(01):70-73.

[5]王玲英,陈海萍.从英译《赠张云容舞》看诗歌的美学再现[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03).

[6]刘宓庆.现代翻译理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