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沪剧”传播该何去何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沪剧”传播该何去何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进入新世纪后,“沪剧”这一上海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进入没落时期,其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断减弱,面临这一情况,笔者对“沪剧”的传播现状和宣传方式取向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显示传播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将对调查结果进行说明,并总结受访者所拥护的宣传方式。在当今新媒体盛行的网络时代,借助新媒体对沪剧进行传播是沪剧宣传的一条必经之路。

关键词:沪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现状;文化传承

“沪剧”这一戏曲形式起源于黄浦江两岸农村的山歌俚曲,是上海土生土长的地方戏曲剧种。早起沪剧在它的四周乡镇孕育而成,从最早的比较完整的戏剧形态的对子戏、同场戏到当代沪剧,大致经历了两百多年时间。[1]

沪剧曲调优美,富有江南乡土气息,擅长表现现代生活,灵活性较强。这些特点使得沪剧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沪剧艺术发展的巅峰时代,这一时期的沪剧形成了独特的现代戏的创作特色并培养了大批优秀艺术人才。直至改革开放后的八九十年代,沪剧仍然处于其发展的高峰时段。

但进入新世纪后,沪剧的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都大不如前。而其发源地“上海”作为国际都市,又形成了海纳百川的具有文化大杂烩风格的“海派文化”,更使得“沪剧”这一戏曲形式遭受文化市场的冷落。

本世纪初,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注意到沪剧传播的险峻走势,因此,经上海沪剧院申报,在2006年6月10日,沪剧被公布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对于沪剧的保护和传承来说是重要的一步。但是将其申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行动的开始,其目的在于使这项古老而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得到广大市民重视、保护和传扬。

因此,笔者通过一系列社会调查的方法对在沪居民对于沪剧的认知程度展开了调查。受访者被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在沪大学生,第二部分为在沪居民,第三部分为江浙周边吴语地区的居民。调查结束后,笔者使用SPSS软件对以上两部分的数据进行了运算和处理,并对所得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终为沪剧的传播方向做出预测并提出建议、采取措施。

数据分析显示:受访的在沪大学生沪籍生源地的学生比例为19.5%,非沪籍生源地的学生比例为80.5%;受访者男生比例为:46.4%,女生比例为53.6%。“这一群体对沪剧的熟知程度”调查结果显示:54.3%的受访大学生对沪剧闻所未闻,甚至从未听说存在“沪剧”这一戏曲形式;36.5%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对沪剧有所耳闻,但不太了解;对沪剧“一般了解”和“比较了解”的比例分别为7.4%和0.8%,对沪剧表示“非常了解”的,也只有总人数的0.8%。

对沪剧熟知程度的调查结果说明,超过半数的在沪大学生对沪剧的认知程度都停留在毫无信息的基础上,对沪剧比较熟知的受访者凤毛麟角。

但这一结构的出现必定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沪语”作为沪剧的精髓所在,必定是其中重要的原因。由于受访的在沪大学生沪籍生源的比例只有19.5%,因此听不懂沪语成为非沪籍大学生欣赏沪剧的最大屏障。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这一因素对沪剧的认知程度具有显著的影响。

“沪语”是上海地区的地方话和“沪剧”的必要条件之一,这一精髓必须在沪剧之中保留并推广,但为使沪剧传播进一步扩展和加强,笔者认为,在沪剧演出时,可为听不懂沪语的沪剧观赏者发放剧本的台词稿件,以加强对剧情和的理解曲调的理解。一旦扫除“听不懂”的这一障碍,沪剧的传播将会跨出一大步,其传播范围也将不仅仅局限在上海及周边地区范围内。

与在沪大学生不同,受访的在沪居民年龄分布比较分散,从21至66岁不等;这一群体的沪籍比例达到71.5%,非沪籍受访者比例为28.5%,因此绝大多数受访者没有“沪语”这一障碍。然而这一部分受访者对沪剧认知程度的调查结果仍然不容乐观。数据显示:“从未听说过沪剧”和“对沪剧不太了解”的比例分别为43.5%和43.0%,两项数据之和为86.5%,接近受访者总数的九成;而对沪剧“一般了解”和“比较了解”的比例分别为4.0%和9.5%,对沪剧“非常了解”的比例则为0%。可以见得,即使是对在沪居民的调查,沪剧的传播也已面临极其险峻的形势。

在第三部分的调查中,江浙周边吴语地区的受访者对沪剧的认知程度数据如下:“从未听说”沪剧的比例为32.3%,“不太了解”沪剧的比例为57.3%,这两项数据之和为89.6%,亦接近总人数的九成;对沪剧“一般了解”的比例为6.5%,而“比较了解”的比例为4.0%,“非常了解”沪剧的受访者人数为0。这一调查结果显示,江浙周边吴语地区居民对沪剧的认知程度也多处于不熟悉的状态。

在对沪剧有所了解的上海大学生中,真正观看过沪剧的受访者比例为19.6%,占受访者总人数的8.9%;而在对在沪居民的调查中,这一比例达到对沪剧有所了解的受访者人数的37. 2%,占总人数的21.0%,相较于大学生群体来说有较大的涨幅。对江浙周边居民的调查中,这一比例为21.4%,占受访者总数的14.5%。

进一步研究显示,在观看过沪剧的受访居民中,对沪剧表示“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的比例总和为63.9%,这一比例说明沪剧对于其观赏者来说仍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进一步的调查的结果显示:沪剧对在沪居民的吸引力的差异显著体现在年龄段的差异上。出生年份为1947~1963年的受访者对沪剧最为熟知也最为喜好,而出生年份为1979~1992年的受访者则对沪剧最为陌生。这一结果说明,沪剧爱好者已经面临老龄化的局面,并且这一人群中对沪剧十分了解的市民更是凤毛麟角。而沪剧对于80后和90后年轻人则十分陌生,对这一群体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也都微乎其微。

在选择“较为支持的沪剧宣传方式”一题时,在大学生群体中获选最多的为“借助传统和新兴媒体”与“延伸沪剧相关的主题产品,发展文化产业”,由此可见,大学生群体比较拥护契合自身兴趣的当今较流行的宣传方式。对在沪居民的同一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居民最为支持的沪剧宣传方式为“开设沪剧培训班和兴趣班”,这一群体倾向于选择参与到沪剧的欣赏和学习过程中来。由此可知,上海居民还是很愿意为沪剧的保护和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本次调研的结果说明沪剧的保护和传承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笔者认为我们必须加大沪剧的宣传力度,并采取措施提升沪剧在青年人群甚至是少年、儿童群体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而谈到针对年轻群体的宣传方式,新媒体和文化产业将是两个不可避免的话题。在新媒体方面,借助网络宣传和社交平台是值得参考的宣传方式。而文化产业方面,则可延伸沪剧的文化产品,如沪剧主题产品、漫画、小游戏等带有视觉冲击和娱乐形式的宣传方式。

然而想要突破沪剧当今的传播形势,真正提升其文化影响力,我们仍需要更多探索和努力,否则“沪剧”这一宝贵的戏曲形式终将成为濒危遗产并走向消亡。

参考文献:

[1]金宙.沪剧现代戏创作之路.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