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淡初中数学课堂导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淡初中数学课堂导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引入新课,就是通过创设各种情境运用不同的方法引出所要讲述的课题,把学生领进学习的“大门”。如果一堂课的开始教师生动活泼、引人人胜地导入新课,学生就会兴趣盎然、精神集中地投入新课的学习,就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那么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就会都变成泡影。”一个好的导入过程能酝酿学习情绪,要渗透内容主题,把学生带入良好的学习情境中,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桥梁的作用,从而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铺平道路,明确目标,打下基础。

那课堂导入的方法有哪些呢?

1.直接引入法。

在一节课的开始,直接提出需要学习的中心内容,点名课题,迅速把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引向所要探索的问题。此法较适用于内容比较直观机械,如公式,定理等的教学。不过,采用此法导入新课时,教师应在课堂练习上精心准备,可设计一些新颖有趣或者容易混淆的问题,让学生感到内容安排上有起伏,适当安排一些让学生受挫折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实例引入法。

《新课标》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的,一个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一个数学理论是怎样获得和应用的,在一个充满探索的情景中学习数学,让学生感到生活中需要这方面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与数学有关的实际问题有很多。

例如:上课大约两分钟,一位教师才匆忙进教室,他的开场白是:对不起,我迟到了,大家一定想知道我迟到的原因吧,那是因为从家里来学校的途中,发现我所骑的摩托车没有汽油了,于是就到路边的一个电脑加油站加油了,在加油过程中我发现显示器上一些数量很有趣(边讲边画显示器的草图),如3.18元/升一动不动,而两个小窗格的数字却不停地跳动着,这两个数表示什么呢?(生答:一个是油量,一个是金额),为什么这两个量要一起跳动呢?(生答:因为进油时,油量会发生变化,油量变化了,金额就跟着改变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变量与函数”。

3.复习引入法。

即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引入新课的学习内容。这种引课的特点是便于学生了解到新内容是旧知识的深入和提高,便于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的结构。这种引课一般适用于定理和性质的运用。如讲《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第二节课时,运用复习引入法,把上节课讲到的理论重新复习一下,就能让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不感到生疏,利于新课的展开。

4.激趣引入法。

即通过游戏、迷语、诗歌、对联等引入新课。这种引课方法可使学生对数学课获得极大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尝到学习的乐趣。例如《有理数的乘方》可这样设计: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把厚0.1毫米的纸依次折叠并计算纸的厚度。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纸张厚度所发生的变化是在成倍地增加。同时提出问题:继续折叠20次、30次,会有多厚?教师作出假设:如果一层楼按高3米计算,折叠20次有34层楼高,折叠30次有12个珠穆朗玛峰高。这一惊人的猜想使学生精神集中、思维活跃,进入最佳状态。

5.实验引入法。

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实践和认识螺旋上升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应让学生通过实践去证明一个解释或另一个解释。”指教师通过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引导学生一起动手实践,自然巧妙引入新课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能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具体化,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例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课的引入。要求每个学生在纸上任意作一个三角形,剪开成三部分,然后把三个内角拼在一起,问:这三个内角和等于多少度?由此引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6.类比引入法。

类比导入是通过比较两个或两类数学对象的共同属性来引入新课的方法。如果已知的数学对象比较熟悉,新的数学对象通过与已知的数学对象类比,那么引入就比较自然。G・波利亚说:“类比是提出新问题和获得新发现取之不竭的泉源。”由于初中数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前后知识衔接紧密,所以由类比导入新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最为常见。例如,分式与分数在表达形式、基本性质、运算法则等方面都非常相似,如果在教学分式时,引导学生将分式与分数进行类比,则关于分式的教学将会更加自然顺利。教师施展自己的才能挖掘教材中可作类比的内容来导入新课,必然会使学生从中学到运用类比的思维方法去猜测和发现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尝到由此带来的乐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崔允.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王锡宁.谈数学教学语言三个美学趋向[J].数学教学通讯,2005.9

[3] 孙正川.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4] 肖柏荣.数学教学艺术概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