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村幼儿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就是教育,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即“生活即教育”。《纲要》也要求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让孩子“喜爱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我园地处农村,面积有一万五千多方米,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这更是为幼儿自由主动探究活动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于是笔者便利用“农作物”这一农村:自然资源,让他们自己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获得简单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从而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
一、感受乐趣,让幼儿乐于探究
农村的孩子虽然经常看见绿豆、红豆以及小麦等各种不同农作物的种子。但孩子们对这些平时司空见惯的实物,其实了解得并不多,甚至常常混淆不清。于是我们便利用小麦、玉米等等这些农作物精心设计了“批发种子”这一教学活动,在活动中老师扮演种子批发商,幼儿扮演来批发回去卖的小老板。通过买卖这一灵活的手段和语言的交流让幼儿在游戏中观察和比较,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出了不少的经验,如:南瓜籽、丝瓜籽可以通过形状、大小的不同来区分,黄豆、绿豆、红豆等豆类的种子可以从颜色、形状的不同来区分等等。在比较这些种子的不同之处时,孩子们对它们的各种形状、颜色、大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我们还生成了《种子的聚会》这一课,孩子们乐此不疲地在种子的外面贴上标签,布置成一个“种子的聚会”。放置在科学角,孩子们在活动之余都可以来看看说说,交流自己认识的种子。让幼儿通过对实物的观察、了解、比较得出了结果。就这样让幼儿在玩中总结了经验,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培养了幼儿探究的兴趣,激发了幼儿探究的主动性,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变得生动活泼,富有趣味。
二、把握好奇心,让幼儿易于探究
记得在一次中班的活动区,我投放了一些种子让孩子们去观察。谁知班上的张可抓了一把黄豆就放进了水里,随即就有孩子来报告。于是我就问张可:“你为什么要把黄豆放进水里呢?”张可说:“我想让它长大,结很多黄豆。”“哦!是吗?那放在水里能让它长大结黄豆吗?”我的问题一出来,其他的孩子都纷纷说出自己的答案。我没有马上给予肯定或否定。孩子们这个时候都变得很好奇,于是我就提议让他们去做实验。经过分析有的孩子跟张可一样将黄豆放进了水里,也有的用杯子到外面挖了泥土回来放在自然角,将黄豆种在里面,还有的直接将黄豆丢在了外面的泥土里。没几天孩子们就兴奋地发现:丢在外面的黄豆长得最快最好,水里的黄豆才发了芽,自然角杯子里的黄豆还没有动静。接着我又提问:“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就这样一步一步激发幼儿自己去探究、发现,最后得出了结论:外面的黄豆有土有水还有阳光,所以才能长得又快又好!这里我抓住这个突发的“黄豆发芽”事件,让个体的探究行为变成群体探讨的热点,鼓励他们从多角度发现,幼儿之间的这种互动探究更加扩大了,引导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转化为进一步探究的动力,逐步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三、树立自信,让幼儿敢于探究
对幼儿来说,年龄小更依赖于其他人,尤其是重要人物,如老师、父母。因此,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尤为重要。作为幼。儿教师应当以关爱的态度、赏识的手段保护、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使其健康的成长:鼓励幼儿有各种想法、做法。幼儿在活动中刚开始的想法往往是很稚嫩的,但是却有着极大的创造力。我们要给幼儿充分的自。让幼儿按自己的方式去探究;让幼儿有充足的探究时间,不急于介入,即使需要教,也尽量不作直接指导,以间接指导为主,稍加点拨,给幼儿自己探究的机会,让幼儿敢于探究。
四、体验快乐,让幼儿勇于探究
我特意在园内开辟了一大块种植绿地。孩子们与老师一起种植了许多农作物。这期间,孩子们对松土、拔草、浇水等这些田间劳动非常感兴趣。每天一来,孩子们都要去看看我们的菜园,看一看他们的“宝贝植物”。当种子发芽了,他们就会高兴地跳起来:“种子发芽了,种子发芽了。”在老师的启发下,孩子们尝试学习记录,他们不会用文字表述,就想出用图画来表述,虽然图画得不怎么好,但是孩子们自己看得懂:“这是种子发芽,这是长出新叶子,这是开花,这是结果……”当花生丰收了,当蚕豆长大了,他们都会自豪地对别人说:“这是我们自己种的。”为了让幼儿能亲自体验种植的乐趣,我们还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我的田地我做主”等形式多样的种植活动,从中培养了对农作物的兴趣,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提高了幼儿的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