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电子商务拯救慈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电子商务拯救慈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前有中国红十字会因郭美美事件而导致捐款额急降;后有“中非希望工程”遭遇“是买卖还是慈善”的口水仗,慈善机构不透明的运作模式引发了中国社会空前的“信任危机”。与此对比,网络微公益却日益红火――越来越多的民间公益组织通过网络进行募捐,而网民也乐于通过小额捐款表达自己的善意。电子商务能够拯救中国慈善吗?

上淘宝,给山区孩子拍下免费午餐

上淘宝,买衣服买鞋子可以理解,可是你买过猪吗?而且还是给别人买猪?

一头黑乎乎的大猪,标价1600元,卖家承担运费,赫然挂在淘宝网店上。OK,嫌它太贵的话,这里还有散卖的猪肉,每块16元,30天内成交记录已达1637件,但没有一个买家收到过货品。这些虚拟的猪和猪肉被淘宝买家拍下后,卖家会把货款兑换成真猪,然后把它们运到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的中小学校宰杀,再给学生们分食。

这家网店名叫“信天助学”,由“信天谨游”开办。

“信天谨游”是一名热心公益的网友,他热爱旅游,2000年曾独自骑着自行车,游历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地。经过宁蒗时,沿途破旧的校舍让他心惊。返京后,他开始在网上发起募捐,希望在云南和四川修建小学。截至2010年1月,“信天助学”已修建了106所学校,4条山路、“一对一”资助学生2000多名。

去年儿童节和今年元旦,“信天谨游”组织网友和志愿者举办过两次“猪宴”,他们募得近百头猪,分送至云南和四川贫困山区60多所中小学,近3万名学生饱餐了一顿红烧肉。

打开“信天助学”网店首页,占据热销商品前两位的是生猪和猪肉,接下来就是鸡蛋了。从2010年秋季开始,“信天谨游”又发起了“早餐计划”,即每人每天捐1块钱给一名学生买一个鸡蛋作早餐。目前,受益学生已达六七百人。

有人为山区学生们捐猪肉晚宴和早餐,也就有人操心学生们的午餐。今年4月,《凤凰周刊》记者邓飞在贵州山区发现当地小学均无食堂,学生中午忍饥挨饿,于是他会同《都市快报》等十余家主流媒体、五百多名记者,联合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发起“免费午餐”公募计划。截至今年7月,“免费午餐计划”共募集资金1200余万元。

事实上,邓飞并不是操心孩子们午餐的第一人,早在今年3月初,民间公益人士梁树新就发起了“贵州山区午餐计划”,为贵州黔西县建中乡红板小学205名吃不上午餐的贫困孩子提供免费午餐。网民们积极关注和响应,迄今已筹款接近70万元,善款足以让这些孩子可以吃上5年的免费午餐。

“困难”买卖

用淘宝不仅可以淘山区孩子的一日三餐,还能淘“困难”。

譬如在“信天助学”网店的主页,在“所有宝贝”栏目下面,还有“资助学生”、“修路修桥”、“修建学校”、“加固小学”、“云南抗旱”等“困难”宝贝尚待购买。而我们看到,有一些“困难”宝贝已被认购,如“四川省马边县民主乡中心小学的小操场及桥梁”价格为35万元,其宝贝详情里面,有这样一行显眼的红字:“网友特首已订购,2011年正月初十开工,正在施工中”。下面是民主乡小学的简介和图片。

但这样的成笔订购毕竟不多,网站上更多的是一些小金额的认购宝贝,如“第129批战河中学初中纪念卡”,价格为900元,“第130批高一阶段纪念卡”,价格为1400元。这些小额宝贝售出后,所募得的资金将积少成多,用于助学及修缮学校等项目。

这些都让人不禁想起一个更大的“买卖困难”的网络慈善机构――施乐会。在2007年成立之初,这个带点传奇色彩的慈善机构曾被选为金华当地“十大新闻笑话”。而如今,施乐会已成为打破传统慈善模式的“尖兵”。

施乐会有自己的网站,其救助方式与C2C网购基本一致。在这里,求助人是卖家,捐助人相当于买家。求助人开设和银行卡挂钩的账号,经过审核后,在网站求助信息。注册的网站会员,也能帮助他人求助信息,当然需要经过审核。求助内容涵盖多方面,如求学、助医、安老、助残、救灾等。

截至2011年9月,施乐会募捐总额已达977万左右,3588个家庭得到帮助。施乐会网站上还有一个功德簿,排名最高的是一位叫“stockxyf”的会员,帮助他人7759次,捐出金额352200元。曾有记者想采访这些会员,不过都被婉拒或者联系不上。也许,正如其中一个会员所说的,他们都只是“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想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穷人也可以做慈善

一个盲人乞丐向诗人雨果乞讨,雨果说:“我也很穷,没有钱给你。”

随即,他便在乞丐面前的纸牌上写了一句话:“春天就要来了,可我看不见她!”

于是,被感动的路人纷纷把钱放在乞丐的铁罐里……

事实上,很多人都有参与公益事业的想法,但相对来说,在中国“做慈善”的门槛还比较高。就说捐款吧,首先捐多少就是个伤脑筋的事,你捐个五块十块,众目睽睽之下,好意思吗?再说上哪儿捐,路过现场募捐的捐款箱还好办一些,如果是捐给遥远的西部乡村小学,除了联系慈善机构,你还要问地址、开账户、忙汇款……假如只捐个50块钱,跑这么多路谁都觉得麻烦。

汶川大地震后,人们惊讶地发现,仅淘宝、腾讯财付通和易宝支付这三大网上捐款平台的募款总额就超过6000万元,而且几乎每笔捐款均来自网友的自发行为。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关于电子支付与公益慈善的思考。

如今,越来越多的民间公益组织利用网络支付平台进行募款,且公益活动的受助对象也在逐步扩大,除了需要帮助的人,流浪猫狗也在大家关心的行列之中。这些由个人发起的募捐,被称为网络时代的“微公益”。

对应的一个事件即是,从去年11月至今,淘宝网分别在北京和上海面向合法注册的基金会和NGO(民间组织)举办了两场开通淘宝公益网店的培训,报名者踊跃。同时,被称为“国内第一家在线慈善商店”的“善淘网”在2011年初正式上线,淘宝网上也在半年内陆续出现了类似的慈善网店,如启智爱心慈善网店、广州义工慈善专卖店等。

除了纯粹性质的慈善网店,一些义卖、购物自动捐款的网站和网店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如爱盟、淘爱心、BONO“BO”爱行动等,其公益特点类似于“农夫山泉1分钱计划”,网店在实现销售的同时也做了公益。

将电子商务与公益事业结合起来,让捐款有一个便捷的通道,这是网络时代一个应运而生的创举。第三方支付的参与已经汇成一股神奇的力量,人们也非常乐意以这种便捷、灵活、趣味性强的支付方式将手头的小额捐款捐出。

微公益:责任与尴尬

曾有网友给施乐会发帖:“我很想捐款,但我只怕我的钱变成豪车的一个轮胎”。

的确,今年中国红十字会、中国希望工程等慈善机构的不透明运作引发了空前的“信任危机”。网络微公益的红火不禁让人反问,难道网络变得比国家机构还可信?

施乐会主页题头的显要标注或许道出了网络慈善的生存之道:“确保每笔善款公开!透明!即时!全额!到达受助人手中。”而更令施乐会感到骄傲的是,所有善款到达受助者手中的比率是100%,也就是说,施乐会不会在里面抽取一分钱。

虽然如此,去年施乐会还是遭遇了成立以来第一个争议事件:2岁的李娜患了先天性心脏病,父母通过施乐会筹来2万元。然而有网友爆料,这笔钱并没有为孩子做治疗费,而是变成父母改善生活的开支。部分网民在网络上虚假求助信息,也让网络捐助机制遭遇诚信危机。

除了自身信任度不足之外,身份的尴尬也是一个令民间公益组织难以启齿的问题。所行虽乃善举,“信天谨游”面对媒体采访时却采用了婉拒的态度,他担忧的是“信天助学”的身份问题。因为在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中,除了具有公募权的组织之外,其他任何个人和组织均不能发起募捐,但义卖则是被允许的。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公民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朱建刚甚至认为,网络“微公益”会成为主流,因为其效率高、成本低、影响大,趣味性强,能够吸引年轻人募捐,应该鼓励这种新现象。与此同时,应该让更多的民间组织获得公募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