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介绍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包括小麦锈病、小麦纹枯病、小麦腥黑穗病与麦散黑穗病、小麦叶枯病、小麦赤霉病、麦蚜等方面,以为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发生特点;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435.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119-01

我国是世界上农业生物灾害发生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常年发生的农作物病虫鼠草害达1 700多种,其中可造成严重损失的有100多种,有53种属于最具危害性的有害生物,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小麦属于第二大粮食作物,生长周期长,病虫害种类多,发生频繁,对小麦生产影响很大。现介绍小麦主要病虫草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以供小麦种植者参考。

1小麦锈病

1.1发生特点

小麦锈病分为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3种,其主要症状为“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小麦返青后,有2个多月的时间环境比较适合锈病的发生发展,早春条锈病侵染小麦后要经过单片病叶、发病中心和全田普遍发病3个阶段或发病中心和普遍发病2个阶段,然后扩展流行。

1.2防治对策

小麦锈病的防治要采取积极消灭早期菌源,推迟锈病流行期;对早期出现的发病中心要及早施药控制,集中进行杀灭,切实控制其蔓延。在大田内病叶率达0.5%~1.0%时立即进行全田普治。

1.2.1农业防治。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磷肥,合理施用氮肥,适时浇水等农业措施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锈病的发生。

1.2.2药剂防治。一是药剂拌种。用禾果利、粉锈宁、立克秀均匀拌种,拌完的种子当日播完,而且要注意严格掌握用药量,避免发生药害;二是大田喷药。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450~525 g/hm2、25%丙环唑乳油(科惠)120~135 g/hm2、20%粉锈宁乳油675~900 mL/hm2,或三唑酮、烯唑醇类农药进行喷雾防治,其防治效果可达95%左右,而且能使千粒重提高10%左右[1-2]。

2小麦纹枯病

2.1发生特点

小麦纹枯病是小麦常见病害之一,近年来随着小麦产量的提高,其发生呈逐渐加重的趋势。该病主要发生在小麦叶鞘和茎秆上,拔节后进入发病盛期。发病初期在近地表的叶鞘上产生周围褐色、中央淡褐色至灰白色的梭形病斑,后逐渐扩大,并由叶鞘发展到茎秆上,且颜色变深,重病株茎基1~2节间变黑甚至腐烂,常早期死亡或导致后期小麦倒伏。小麦生长中后期,叶鞘上的病斑常形成云纹状的花纹[3]。

2.2防治对策

小麦纹枯病的防治要抓住返青至拔节期病株率达15%的防治关键期,特别需要注意3月底前的防治。

2.2.1农业防治。早春要及时中耕,促使麦苗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2.2.2药剂防治。一是药剂拌种。用立克秀、纹霉清按要求用量拌种,以免影响种子发芽;二是大田喷药。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480~960 g/hm2、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450 g/hm2、40%多菌灵胶悬剂750~1 500 g/hm2等对水750 kg/hm2在小麦分蘖末期进行喷雾。为确保防治效果,用水量要足,使植株中下部分充分着药。

3小麦腥黑穗病与麦散黑穗病

3.1发生特点

散黑穗病仅破坏穗部各器官的正常发育,而对麦株其他部位的生长发育影响不甚明显,小麦腥黑穗病株一般较健株稍矮,分蘖较多,区别这2种病害的关键是病穗能否散出黑粉和是否有腥味,能自然散出黑粉和没有腥味的是散黑穗病,不能散出黑粉和具有腥味的是腥黑穗病。

小麦腥黑穗病也属系统侵染型的病害,即苗期侵染、后期呈现,1年只侵染1次,没有再侵染。种子带菌是导致小麦腥黑穗病扩散蔓延的主要途径。

3.2防治对策

小麦腥黑穗病是重要的检疫对象,其防治除搞好种子处理、土壤处理、种植抗病良种外,还要加强植物检疫。

4小麦叶枯病

4.1发生特点

小麦叶枯病是近几年河南省明显加重的病害之一,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该病主要发生于叶片及叶鞘,在叶片上,最初出现卵圆形或梭形淡绿色病斑,以后逐渐扩展并互相连接成规则形淡褐色斑块,天气干燥时呈灰黄色。发病的顺序是先下部叶片,后上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条件适宜时发展很快。4—5月小麦孕穗至灌浆期多雨潮湿及变化无常的气候条件下发病重。

4.2防治对策

一是种植抗病品种;二是注意栽培管理;三是药剂拌种;四是田间施药。在发病初期(一般在4月中下旬)喷施药剂,无论使用哪种药剂,均以在发病初期均匀叶面喷施为宜。药剂拌种和田间施药同小麦条锈病。

(下转第123页)

(上接第119页)

5小麦赤霉病

5.1发生特点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如果在小麦扬花期遇到潮湿降雨天气则会造成病害的流行。

5.2防治对策

一是选用抗耐病品种;二是进行种子处理;三是进行田间施药。在小麦扬花株率达10%以上,且温湿度条件有利于赤霉病发生时即可进行第1次施药,药剂可选用80%多菌灵超微粉750 g/hm2、40%多菌灵胶悬剂2 250 mL/hm2、80%多菌灵超微粉450 g/hm2+15%粉锈宁750 g/hm2,感病品种或适宜发病年份1周后补喷1次,注意喷药时重点对准小麦穗部进行均匀喷雾,对水量不少于600 kg/hm2,若遇喷药后下雨,则需雨后补喷[4-6]。

6麦蚜

6.1发生特点

麦蚜又称腻虫,小麦不同生育期其危害特点有所不同,苗期多集中在麦叶背面、叶鞘及心叶处危害,拔节抽穗后,则多集中在茎叶及穗部进行危害。植株受害部位呈现浅黄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发黄,甚至整株枯死,且其所排出的蜜露严重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6.2防治对策

用10%吡虫啉1 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2 000倍液或菊酯类农药对水于百株虫量超过500头时喷雾。穗期可用粉锈宁90 g/hm2+抗蚜威90 g/hm2+灭幼脲30 g/hm2混用,可兼治小麦锈病及白粉病和黏虫等,防效可达85%~90%以上。

7参考文献

[1] 韦伟,许业全,孙善教.无为县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2):140,142.

[2] 刘海霞,朱丽君.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1(6):180,182.

[3] 王霞,梁小平,李碧霞.“十一五”期间宁夏小麦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情况浅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3):89-91.

[4] 郑春惠.麦田病虫害防治技术[J].种业导刊,2012(8):20.

[5] 赵兴喜,郭永新,白晓康.安康市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08,54(1):93-94.

[6] 吴燕,杨荣明,朱先敏,等.近年来江苏省小麦病虫害发生新特点及其治理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0(4):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