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史学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史学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新史学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从事高中历史教学的教师首先面临的问题。部分教师对新史学还存在种种质疑。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新史学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第一,关注新史学观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指导意义;第二,关注新史学对于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的创新;第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坚持新史学的原则。

【关键词】新史学;唯物主义理念;高中历史教学

新史学观是近二十年来主张从史学实践上研究历史的史学研究潮流,其特征是提倡拓展史学研究领域,加强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分支学科的合作,注重历史学与现实的关系等。新课程改革在安徽开展业已有六年多了,在此背景下,如何运用新史学观创新高中历史教学,实现新课改目标,将是高中历史教师面临的挑战之一。

一、坚持唯物主义的理念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多元化的历史因素

唯物主义观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传统唯物史观承认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但非经济因素这种反作用往往在有意无意间被忽略了。新史学观认为事情绝非如此简单,文化、教育、亲缘关系、政治权力等非经济因素对社会的影响极其深远,有时会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进程。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善于运用新史学观去引导学生开展历史学习,让历史学习更具生机与活力,让他们学会认识和理解历史的多元化因素,立体化凸显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评价和解读。历史评价是一种多元化的解读,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指的就是任何一种历史现象,对于它的解读都不可能存在统一的标准,只要在多元化解读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形成对历史人物、事件和现象的整体观感。

二、从文明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社会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晶。新史学观认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形态是多姿多彩的。既可以从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角度区分采集文明、狩猎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等;也可以按地域类分为中国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等;还可以依据分为儒家文明、基督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等。从文明形成的角度从宏观上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让学生视野更为开阔,能突破国别、朝代、种族和文化的界限,更加深入发掘历史人物、现象和事件的本质特征,历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从文明的角度把握历史,就要超越时间、地域、国别和种族,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宏观特征。高中历史课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从历史知识中认识和领悟现实社会。譬如在讲授古希腊和罗马历史时,不一定要求学生完整把握古希腊和罗马历史的发展进程,但是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去认识古希腊的民主精神和罗马时代法律至上的思想,这些都是古代人们留给后世无比珍贵的精神文明遗产,这些历史文明至今还在影响现代社会。

文明的内涵十分广泛,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引导学生开展历史学习,可以强化他们多学科交叉的思维方式。新史学观原本主张对历史要从多层次、多方面综合考察,加强与其他社会科学的交融与渗透,对历史做深层次的、结构的研究。从近年来安徽的高考历史命题来看,历史课考察内容大大强化了与其他社会学科之间的联系,范围不仅涵盖了历史知识,也涉及了语文、政治、地理乃至艺术等学科内容与历史的有机融合。因此,以文明史观为指导,把历史课程与政治、语文、地理和艺术等学科的内容与思维方式结合起来,去解读历史人物、事件和现象,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

三、 从世界史的角度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社会历史进程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史学观十分注重学生全球史观的培养。近年来安徽的高考历史命题和文科综合类考试中都有不少以世界通史观范围内的命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从世界的角度去思考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学会从世界的角度去分析和看待历史问题。从人类诞生至今的历史,也是全球化发展的历史,世界近现代史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不断加强和深化,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新史学观要求要以“大社会空间”而不再是以“国家”作为历史审视的基本单位,“社会空间”指的就是那些与人类日常生活紧密相联的生活圈,生活圈的大小范围不限,但其中的内容直接会影响到圈内的每一个人,同样,生活圈中的每一个体的行为,也会影响到生活圈的存在。新史学观彻底摈弃了传统史学观里的地域中心论,主张历史研究应当从世界的角度出发,用全球整体性的观点去认识和理解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重视中心与边缘、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运用新史学观指导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就要摈弃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简单地将那些经不起推敲的历史观念传授给学生,如此一来既无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也不适合时代要求。历史教师要适应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新史学观为指导,在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坚持以新的史学观念培养人,以新史学观和史学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索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让学生在深入认识和理解社会历史进程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芹.历史教师加强史学素养刻不容缓——对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点看法[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1(9):131-132.

[2]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试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