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方寸之间的精致与风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方寸之间的精致与风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社结西泠

光绪三十年(1904)的一天,四位喜爱篆刻的年轻人,在杭州西湖孤山西北隅的人倚楼谈印论艺,兴酣意畅。这一次集会,他们比以往话题拉得更开,目光投过烟波浩渺的湖面,远眺遥遥相对的南高峰、北高峰。其中一位把玩着一方古铜印,叹息道:“吾浙篆刻薪火相传800年,时至今日,刻印的不少,但真正能超凡脱俗,把传统精粹很好地传承下来的已经不多,而且今天还显出一些颓势来。”另一位呷了口茶,感触深重地说:“篆印之道,绝非仅仅技艺,更需要金石文字、书画诗文等方面的学问来滋养。我们如果鸠集大家一起来探讨印艺,收集和研究与印学有关的金石文献,就可以把篆刻提升为一门专门的学问。” 讨论越来越热烈,第三位迫不及待地抢白:“篆刻如果只限于书斋孤芳自赏,只会越搞越小。靠几个人的力量在收藏保存金石方面难有大的格局。我们专门成立一个印社,吸引更多志同道合者加盟,就能聚沙成塔,就能嘉惠天下印人,这是多么大的功德啊。”“好主意,我赞成!”第四位道,“我们各尽所能,就在这个位置,开山启社,慢慢开始营建,若干年后,一定会有不错的格局。我们叫它西泠印社吧,边上就是西泠桥。”

“谁当社长呢?”四人面面相觑,一时沉默。“先干起来。我们的梦想是把社建好,社长的事以后再说。”他们异口同声。

纵目远眺,遐思纵横。南高峰、北高峰,在四位印人眼中摇曳起来,似乎变成了两枚印章,他们几乎要揽手过去,有一种在上面刻点什么的冲动。

以上是根据史料记载,对创社经过的情景再现。这四位创始人,即叶铭、丁仁、王禔、吴隐。那一次他们“慨然有感印学之将湮没也,谋于西泠数峰阁之侧,辟地若干弓,筑茅三两室,风潇雨晦,乐石吉金,惟印是求,即以为社。社因地名,遂曰西泠”(胡宗成《西泠印社记》)。百年之后,西泠印社成为中华第一名社,成为海内外印人心中的圣地。

西泠又名西林、西陵,位孤山西北角,原本为西湖岛屿的孤山,在此靠一座西泠桥与北山陆地接壤。“西泠”所指就是这方数弓之地,可历史上的名声不小,是杭州风雅密度最高的地方,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南朝名妓苏小小墓就在西泠桥的另一头,因此乐府中有“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之句。因为这里是游冶西湖的核心之地,也是杭郡文人雅集之地,周边几十步的范围内就有白居易驻足过的“竹阁”、纪念欧阳修的“六一泉”,有建于北宋的“四照阁”等。历史上一些社团诗派,也有以西泠为名的先例。如清代顺治、康熙间有杭州诗人在此结“西泠诗社”,诗人有“西泠十子”,诗派号“西泠派”,流传有《西泠十子诗选》。雍正、乾隆间,吴西林、丁敬身、金冬心、魏柳州、奚蒙泉5诗人组合也经常在这里雅集,辑有《西泠五布衣遗著》传世。西泠印社的创始人非常有历史眼光地选择这里作为社址,把印学文化与人文气脉、篆刻艺术与湖山胜景糅合在一起,为日后西泠印社规模扩充、声名远播,打下了良好基础。

印传东浙

西泠印社创立的深层原因,应当是篆刻发展的自身需求。浙江人文荟萃、书画繁荣,从而对于篆刻艺术发展与提升,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浙江又盛产印石,青田石、昌化石、寿山石三大印石体系中,浙江占了前两种,温润细腻、鲜艳华丽的印石与篆刻创作形成良性互动。在这个历史与地理环境中,浙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中国文人篆刻发祥地,而杭州又成为浙江篆刻的重镇。西泠印社的创立,既是印学发展新进程的新标志,又是这个地缘、文脉渊源经久孕育、催生的结果。

篆刻艺术是在古代实用印章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商周之际,印章作为政治、社会、生活中的实用物开始出现并流传。这些印章,一直是由专业工匠制作的。宋代以来,随着印章在书画创作、鉴赏收藏、书信往返等文化生活领域的广泛运用,文人对印章的审美功能重视并逐渐介入创作,同时对印章形式之美有了刻意追求。文人参与创作之后,极大地改观了印章的艺术品质。创作手法的探索,创作材料的开发,创作审美思想的形成,促使篆刻艺术从自发转为自觉,开始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浙东篆刻薪火相传800年,而元代赵孟頫、吾丘衍、王冕三位浙江籍印人,在中国文人篆刻自觉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赵孟頫(1254~1322)以书画诗文著称于世,他也是一位开启风气的印学家。当时文人篆刻兴起不久,热情有余而经验不足,没有正确的审美引导,追逐新奇一时成风。赵孟頫有感于此,提出了以秦汉印章“质朴典型”为归的复古思想,为后世“印宗秦汉”这一篆刻核心观念的确立,作了重要铺垫。

吾丘衍(1272~1311)在篆刻思想上与赵孟頫呼应,梳理了篆刻创作技法,把印宗秦汉的观念具体化,从操作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技法要点。这些创作理论集在他的《三十五举》之中,这部书也成为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篆刻学专著。他又是一位集创作、研究、教学于一身的职业化印人。

王冕(1287~1359)为浙江诸暨人,他出身贫寒,刻苦勤勉,最终在绘画、诗文等领域取得卓著成就。王冕是一位探索性很强的篆刻家,在篆刻史上的最大贡献是尝试用“花药石”刻印。此前,印章的创作材料以铜、玉等硬质材料为主,创作依赖专业工匠,技术上的难度桎梏了文人创作的参与。王冕的尝试,推开了篆刻创作的方便之门,吸引了更多的文人学士来从事篆刻创作。

以审美思想的确立、技法规范的梳理、创作材料的革命为标志,篆刻艺术从此走上自觉发展的道路。浙江,成为中国文人篆刻的发祥地。

更加直接的渊源是,在西泠印社创社之前,杭州已有一个篆刻 “西泠八家”或“西泠印派”的流派概念。这个印派以活动于雍正、乾隆间的钱塘布衣丁敬为代表,主张篆刻取法秦汉玺印古意,力复古法,撷取众长,特别是切刀法的广泛运用和创作规律的形成,开启了篆刻艺术风格的全新局面。

丁敬(1695~1765)字敬身,号砚林、钝丁,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他是浙派篆刻的开创者,善于师古,勇于出新,形成了朴茂苍古的艺术风貌。最大贡献是创造了碎刀短切的刀法体系,营造出跌宕起伏、朴茂浑厚的篆刻线条意象,极富金石意味,一洗当时柔媚纤巧习气;印款艺术也独树一帜。

蒋仁(1743~1795),原名奉,字阶平,后来在扬州得“蒋仁”古铜印乃更名,号山堂,浙江仁和(今杭州)人。篆刻师法丁敬,参以己意,于流利中见朴茂,持重、稳实,别有风致,最能得丁敬篆刻之拙趣。

黄易(1744~1828),字大易,号小松、秋庵,浙江杭州人。他的篆刻提倡“小心落墨,大胆奏刀”,善于变化,不断翻新,深得印道三昧。

奚冈(1746~1803),字纯章,号铁生,原籍安徽新安(今歙县),寓杭州。篆刻宗秦汉,师丁敬,风格清隽,茂密处见通透,浑成中见散逸。人们称“奚铁生以淡雅胜”。

陈豫锺(1762~1806),字浚仪,号秋堂,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篆刻宗法于丁敬,旁参于秦汉,激励于黄易,融会贯通,成形了法度谨严、逋峭绵密的印风。总体风貌以平朴自然为尚,在八家之中是比较严整清朗的一位。

陈鸿寿(1768~1822),字子恭,号曼生,浙江钱唐(今杭州)人。篆刻跌宕自然、苍茫浑厚。创作中自我意识比较强,极力主张要有天趣、有个性,自称“古人不我欺,我用我法,何必急索解人”。

赵之琛(1781~1860),字次闲,号献父。他的篆刻章法严整茂密、印文挺劲隽秀、刀法健劲拙涩的篆刻风貌,集浙派之大成,他的作品往往成为人们学习浙派的门径。

钱松(1818~1960),字叔盖,号耐青, 篆刻得力于汉印,又旁及丁敬以下西泠诸家,能另辟蹊径,是西泠八家中一位有建树、有创新的作者,对晚清民国印风的转变和开拓,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浙派篆刻的总体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高古尔雅。他们重振篆刻高古之风,矫治纤巧浮华、靡弱萎顿的流弊,与当时崇尚金石之气的碑学书风同声相应。二是兼容并蓄。他们好古情深,爱奇志笃,都有金石之癖,善于用深厚的积学滋养篆刻。三是浑朴自然。他们在创作中追求浑成,反对工致,不事雕琢。尤其是运行切刀法制造了浑成雄秀、质拙朴茂的篆刻意象。

研究印学

西泠印社创始人一方面开山营建,在印社形态建设上筚路蓝缕,另一方面又积极擘开社宗旨,经过10年苦心筹划,终于在1913年春的雅集上,在宣告成立西泠印社,通过《社约》,明确社名的同时,正式确立“本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西泠印社成立启》)从而使它脱出了传统旧式文人集社的窠臼,超越了门派之限,赋予了西泠印社现代学术团体的开放机制。概要地讲,篆刻的学问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从事篆刻创新所必须的识篆、善篆的学问,第一要认得篆字,第二要了解熟悉比较复杂的篆字体系,第三要懂得篆书审美,娴熟掌握篆书写法,这样才能在篆刻创新中用字正确、得体、优美。这是对一般篆刻创新者的最基本技能要求。

第二个层次是对篆刻起源、发展、流变历史的掌握,对于篆刻创作技法、审美规律、风格流派、印人印史以及与篆刻密切相关的金石书画等相关领域的学习研究。这些是提升篆刻创作鉴赏水平与创新能力的关键。

第三个层次是篆刻研究与古代政治、文化、经济、制度、宗教、民俗等研究之间相互阐发、相互促进。

以上三个层次叠加,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印学概念。西泠印社 “研究印学”社旨明确,使得这个印学概念更加学科化、体系化。围绕这个体系的学科化、体系化建设,一百多年来,在金石学、文字学、印谱编辑出版方面,在篆刻技法风格、历史文化、印人印事研究梳理方面,西泠印社都取得了卓著的成果。新时期以来,每五年一次的国际印学研讨会,更成为海内外印学峰会,印学研究的宽度一次又一次地被拓展,各种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一次又一次地被刷新。这也使得西泠印社在学术影响上高过其他艺术社团的一个标志。

西泠印社非常强调把收集研究金石作为印学滋养的重要手段,使得社员同仁们在追摹古意方面,比以往所有印人都能更加接近古代玺印真意,极大地提升篆刻艺术的格调,对当时及后世印坛有了深刻影响。

保存金石

《西泠印社成立启》指出:“上自鼎彝碑碣,下至印玺泉刀,无不博采旁搜,藉资考古。”在《社约》中又写明:“本社收藏各印,均分门别类,附拓旁款,精印成谱,如有同好,可到社索阅,藉获观摩之益。”“本社收藏各种印谱及金石书画专供同志参观。”鉴藏与创作、研究密切相关。篆刻创作、印学研究更是需要丰富的实物资源与文献资料为依托。传统文人收藏品限于个人或者二三至交之间赏玩为主。结社联盟的好处就在于突破这种限制,化私藏秘玩为社会共享,化流转为积聚,集腋成裘,泽溉天下。这种先进理念发端于上世纪初一个细弱的民间篆刻团体,实属难能可贵。

清咸丰二年(1852年),余姚周世熊掘得东汉建武年间的《三老讳字忌日碑》,该刻于东汉建武年间的《三老讳字忌日碑》,距今近2000年,碑文完好者217字,这是浙江历史上出土的一块最完整的汉碑,属于国家重宝,弥足珍贵。后因周家败落,1921年被盗运到上海,为日本人重价购得,即将运往海外。西泠印社众社员闻讯后,紧急商议对策,吴昌硕、丁辅之等印社中坚动员社内外65人,捐献书画印谱、收藏的古画等30件进行义卖,共募集8000银元巨款,把《三老碑》赎回杭州,后在社址特筑三老石室以永保存之。此事震动海内外,成为民间社团抢救保护国家文物的一段佳话。这一义举非但挽回了国宝流失,更有历史意义是的,为印社树立的良好社会形象和珍护古物的优良传统,为后世社员慷慨襄助公益、回馈社会树立了榜样。

张鲁庵是西泠印社老社员,他一生钟情于历代印章、印谱收藏,所收印谱数量多、品位高,世称“海内第一家”。1962年张先生在上海辞世,生前他立下遗嘱将把一生所藏捐献给西泠印社,在他家属支持下,遵张先生遗愿,将他毕生珍藏的明清印谱433部、战国两汉明清印章1525方、历代印谱433部2000余册悉数捐献。这一善举当时在全国引起轰动。此后,老社员高络园及家属捐献乐只室藏铜印500方、山人墨迹册页20开,葛书征捐献传朴堂藏明清名家篆刻印章43方,创始人王禔家属自用印356方。一直以来,社员向印社捐献传统没有断过,而印社向社会征集藏品的努力也没有放松过。经过百年的铢积寸累,西泠印社已经成为富甲海内外的典藏印学及相关文献文物资源机构。从几亩地、几间茅亭启社,到今天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拥有中国印学博物馆这样一个宏大的收藏格局,与百年前印社先贤们确立“保存金石”为核心社旨之一的宏远目光分不开的。

以文会友

“以文会友,与古为徒”的楹联一直高悬于社址门楣之上。如果说“研究印学,保存金石”是立社宗旨,那么“以文会友,与古为徒”可看作是结社原则。与古为徒是社员标榜高古的审美旨趣与艺术理想,立志追溯前贤,向古人看齐,不争一日之长;以文会友则彰显开明通达、不限门户、超越流派的结盟理念。这一结社原则使西泠印社从一开始就克服了江湖气息,昭示出一种海纳百川的博雅胸怀。

在社址构筑仰贤亭,是对印学前辈的敬仰。其中不仅有浙籍浙派的丁敬、蒋仁,还有浙籍非浙派的赵之谦、徐三庚,还有外省的高凤翰、巴慰祖、邓石如、吴让之等。在收藏方面也体现的《社约》中说,“本社以清初黄山诸家及西泠八逸为最备,同人各有所藏,兹合议于每春秋时,分别陈列社中,以资眼福,而助清兴” 。为了开阔眼界,在收藏方面也广开门类,不限年代品种,只要有益于印学,有益于创作借鉴,都能收罗社中。

印社社员中,以篆刻家为主体,还吸收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学者、社会名流等。在篆刻家群体中,又汇聚不同流派的印人,消解了在浙江以浙派为主流的创作风气,对于促进各种风格、流派篆刻之间的借鉴、交融、互动起了很好作用。印社吸收海外印人,注意对外的艺术和学术交流,营造了印社的开放性和国际化形象,篆刻艺术积极向世界推扬,从而真正中践履了“汇流穷源,无门户之派见;鉴今索古,开后启之先声”(胡宗成《西泠印社记》)的结社初衷。

最值得称颂的是,西泠印社超越印学、超越西泠、超越杭郡浙省,去迎迓、延聘识见淹通、才学精深的贤达之士,来担当自己的社长。从吴昌硕到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饶宗颐,百年来的社长履历,无不显示出社长的名至实归与印社的谦怀博雅。

西泠印社给秀美的孤山蒙上了一层苍浑浓郁的金石之气,西泠印社成了现代印学的渊薮,也成为海内外广大印人心目中的“麦加”。西泠印社的创建,是中国印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中国社团发展史上的光辉典范,为弘扬中国印学和篆刻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西泠印社创立的最本质意义,就是把几百年的传统篆刻,引向了现代的发展路径。

(作者信息:胡小罕,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西泠印社社员,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