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多起通货膨胀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爆发多起通货膨胀,本文通过分析原因,提出治理通胀的对策。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爆发多起通货膨胀
改革开放后,中国通货膨胀发生了5次。
1、第一次通胀:1979-1982年,1980年通胀率6%
本次通胀主要是由于基建投资导致货币增发引起。从1979年开始,中国在逐步推行商品经济的改革过程中,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从1979年至1984年,5年时间GDP就翻了一番,人均收入翻了不止一番。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基建投资和政府财政的支持,据统计,1979年至1980年我国两年财政赤字都达170亿元以上,国家不得不增发货币130亿元来弥补国库亏损,到1980年底,全国市场货币流通量比1978年增长63.3%。在增发130亿元货币的刺激下,1979年、1980年全国物价出现了明显上涨,其中1980年通胀达到6%,已经到了经济危机的临界点。
为了应对通货膨胀,我国采取了压缩基建投资、紧缩银根的政策。1980年12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严格控制物价、整顿议价的通知》,对通货膨胀进行治理,经过压缩基本建设投资、收缩银根、控制物价等一系列措施,通货膨胀得到抑制。
2、第二次通胀:1984-1985年,1985年通胀率高达9.3%
本次通胀主要是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导致货币增发引起。体现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引起社会总需求过旺,工资性收入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成本上升导致成本推动,伴随着基建规模、社会消费需求、货币信贷投放急剧扩张,经济出现过热现象,通货膨胀加剧。
为了抑制高通胀,我国采取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强物价管理和监督检查,全面进行信贷检查等一系列措施。表现为从1984年11月到1985年10月国务院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
3、第三次通胀:1987-1989年,1988、1989年通胀率分别高达18.8%和18%,并引发“抢购潮”。
本次通胀主要是由于1984-1985年中央采取的紧缩政策尚未完全见效,1986年又开始全面松动,表现为放开商品价格、推行工资改革及基建投资大幅升温,从而导致货币增发。中国央行发行第四套人民币和推行大额面钞。1987年底,货币供应量达到1454亿元,比1983年增加925亿元,增幅为174%。
为了应对突如其来的恶性通胀,我国采取紧急刹车的对策。1989年,中央召开会议整顿经济秩序,政府对投资和货币供应采取了紧急刹车的办法,全国几千个建设项目一起下马,半拉子工程一词随之产生。这也直接导致了六成民企破产倒闭:1989年前后全国仅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就破产关闭了13万家,占原总数22万家的60%。
4、第四次通胀:1993-1995年,1993、1994年通胀率分别高达14.7%和24.1.%。
本次通胀主要是由于价格市场化、提升工资和房产开发热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为了应对通胀,我国通过提高存款利率实现“软着陆”。表现为:吸取上一次通胀后急刹车的教训,中国政府开始通过控制利率杠杆和货币政策来进行经济的“软着陆”,存款利率一度长涨到12%左右。一系列调控政策的结果是货币的回笼,通胀的消失,造成经济发展的放慢。标志之一是海南房地产泡沫破灭,民间炒房人破产;为了抑制股市的投机,涨停板、T+1、调高交易税数管齐下,最终导致了1995-1996年的两次大跳水,中国股市进入长达数年的熊市。
5、第五次通胀,2007年至今,2011年7月CPI高达6.5%。
二、本轮通胀原因分析
无论是从历史来看,还是从通胀的本质来看,通胀只有一个主要原因,那就是央行滥发货币。我国过多的流动性主要来自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不断攀升的外汇占款。
第一,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流动性泛滥。2009 年我国政府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采取了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投放了大量流动性。2010 年货币政策虽然逐步调整为适度宽松,但是货币仍出现了超计划投放,流动性在2010 年仍保持宽松状态。2011年货币政策调整为稳健货币政策,6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2次加息,但截至2011年8月M2仍高达78万亿几乎为2010年GDP总额(40万亿)的2倍,M2/GDP数值仍然偏高表明流动性仍然较多。
第二,贸易顺差和国际资本流入的进一步增加推高了外汇占款,导致货币大量被动发行。截至2011年8月,我国外汇占款增量为25023亿元,占M2比重高达32%。回顾2009 年、2010 年,我国外汇占款增量分别为26966 亿元和32683 亿元,这两年我国外汇占款占M2 的比重同样高达30%以上。显然,这意味着,在我国目前发行的基础货币中,已经有约1/3 是由国际因素所决定的。外汇占款的持续增加不可避免地带动了我国货币的大量被动发行。
美联储为提振实体经济、降低失业率、扭转通货紧缩,在实施了总额为1.725万亿美元的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之后,于2010年11月3日宣布实施了6000亿美元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又于2011年8月10日美联储宣布将延长超低利率并对到期证券回笼资金再投资(实际相当于第2.5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涉及金额2.6万亿美元以上)。
3、国际热钱的快速涌入。
国际热钱快速涌入我国有以下几个原因:
(1)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深化,经济发展态势良好,GDP长期保持高增长态势,具有较好的国际投资潜力。
(2)我国成功应对金融危机,并在金融危机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3)美元贬值强化人民币不断升值预期,同时我国进入了加息通道预期。
第三,购买美元债务导致增发货币留在国内。
我国在外汇投资上大量购买美元债务,导致把上述因外汇占款而增发的人民币又留在了国内市场,不断稀释消费者手中的购买力。
三、治理通胀的对策
针对本轮通货膨胀,建议治理对策如下:
1、应该继续坚持紧缩货币政策(包括房产限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等紧缩货币政策),以控制流动性泛滥。
2、放弃盲目靠出口和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的策略,实行“藏富于民”,即以拉动内需为主,降低民众和企业的税负负担来鼓励消费。需要说明的是,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8.3万亿,其中税收7.7万亿,2011年财政收入有望突破10万亿,财政收入及税收均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其中税收增速基本为GDP增速的2倍。因此,为民众和企业减税很有必要。
3、打破垄断、鼓励创新、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参考文献
[1]时寒冰.《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2]国家统计局. 统计数据
[3]中国人民银行. 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