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兴产业统计分类标准方法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兴产业统计分类标准方法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本文针对目前新兴产业统计标准制定和应用缺乏规范的现状,通过研究国内外产业分类和新兴产业相关理论,结合北京市近年进行的文化创意产业、生产业、物流、会展等新兴产业统计标准研制和新产业统计监测工作实践,制定出今后编制新产业统计分类标准应遵循的原则;同时对标准制定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研究了较为实用的三种标准制定的工作流程模版。

关键词 新兴产业 分类 研究

中图分类号:C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54(2010)09―063―03

一、研究新兴产业统计分类方法的背景及意义

进入新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步伐的加快促进了新产业的兴起,新兴产业的创新性和成长性使其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北京市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发展新兴产业的战略决策,文化创意、物流、会展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已成为新时期推动首都经济发展的亮点。目前国际上有关新兴产业统计标准的理论研究成果不多,各种相关统计标准缺乏内在统一性。国内的制定和管理方面比较滞后。在缺少统一规范的新兴产业统计标准的情况下,各地纷纷自行制定新兴产业统计办法,在分类原则和方法上随意性较大,导致地区内、地区间数据缺乏可比性,对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的制定难以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因此,探索新兴产业标准的制定方法,加强标准制定的规范性、科学性,对推进新产业统计理论研究,促进新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产业分类及新兴产业理论研究

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在20世纪30年代最早提出三次产业理论。联合国统计司主持和参与完成的各种统计分类划分中,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和北美产业分类体系影响最大。改革开放前,我国产业分类由九部委联合制发“关于劳动计划、统计中的范围、指标、分类和计算方法的暂行规定》(草案),改革开放后了第一部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GB4754―84)》,后经历了两次修改,形成目前的国标2002版。

而随着技术创新、产业分化和产业融合的不断发展,新兴产业孕育而生,并具有科技创新性、知识密集性、高成长性、产业关联性强、产业边界模糊五个方面的特征。其中产业边界模糊是随着技术创新和管制放松的产业融合而出现的相关产业相互渗透、交叉,从而导致传统产业间边界模糊和消失的情况。

三、北京市在新产业统计标准研制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一)近年来出台的新产业标准及其作用

北京经济正处于由重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型时期,市政府提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生产业等新兴产业的战略决策。为此,2005年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研究并相继出台了多项新兴产业统计分类标准,已被各级统计部门和政府管理部门广泛应用,成为开展新兴产业统计监测评价的重要工具。

(二)北京市研制应用新产业标准的分类方法与特点

1.文化创意产业:应用产业价值链方法,着眼于产业运作的全过程,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82个行业小类、6个行业中类和1个行业大类纳入文化创意产业范畴,内容跨越第二、三产业。

2.文化产业:国家统计局2004年颁布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将九个大类的主导行业归入核心层,为之配套服务的行业归入层,将与核心业务相关的活动归入相关层。

3.会展业:2006年,北京市制定了会展及相关产业统计办法,按会展业务活动的主体进行了范围界定。包括大型展览场馆、会展活动举办单位、宾馆饭店四大会展活动主体及为会展提供各类服务的会展服务单位。

4.旅游业:

《旅游(附属)卫星账户》是联合国统计委员会认可的国际标准,是以国民经济核算为基础,在国民账户之外单独设立的一个子系统。通过制定特征产品目录,用账户的方法进行测算。

5.物流业:物流业分类标准是将与物品的实体流动的过程有关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各环节的活动有机结合。

6.生产业:2008年,北京市研制了《生产业分类标准》。根据服务的功能属性,将第三产业(服务业)全部47个行业大类划分为生产业、消费业和公共服务业。对服务功能特征明显的行业直接进行界定;对既提供生产,又提供消费的行业,按照该行业中间需求率数据进行归类。

(三)新产业标准的分类维度

1.依据行业的功能进行分类

打破行业门类的界限,按功能将生产业划分为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发展提供中间投入需求的服务;消费业为满足消费者的最终需求;公共服务业为社会公共需要提供服务。

2.依据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进行分类

现代制造业以及高技术产业的诞生体现了产业技术高级化的方向和向高附加值演变的特性。

3.依据产业活动内容进行分类

全球产业分工模式的巨大变化带来了经济活动分工细化,分离出会展业、物流业等具有新的活动内容的产业。

4.依据产业价值链进行分类

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产业等分类以某些领域或活动为核心,辐射与其相关联的上、中、下游行业或活动,反映产品或服务形成的全过程。

(四)新产业统计分类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分类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

1.分类原则、方法不同,统计结果缺乏一致性

2.产业标准边界不清,范围相互交叉

3.“相关产业”数据测算难度大,精度不够

4.制定周期较长,难以满足服务各级政府管理的需要

四、对新兴产业标准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与解决

(一)用明晰层次方法,解决产业边界不清问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同质性程度分层归类和《文化产业统计分类》层次划分的启示:选择层次分类处理办法解决新产业特有的边界不清、行业交叉问题。核心层行业是最具产业特征的,能够带动产业快速发展的行业。层是促进产业多元发展的潜力行业,也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核心层和层各标准不能有交叉。各产业之间的边界模糊区域为相关层,可以有交叉,但各产业所交叉的行业内容不同,交叉部分比重相加不得超过100%。数据应用时,企业排名和产业政策扶持应限定在产业的核心部分,即核心层和层。相关层只能代表产业链条的延伸。

(二)运用产业链理论确定新兴产业范围

按照产业链条向前、向后的产业关联关系,进行科学的定义和界定,确定产业统计范围。

例: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包括了设计研究、创意创造,到制作和出品规模生产,到版权交易、传播及配套支持的过程。

(三)

“相关产业”的量化方法

对“相关产业”系数的确定主要是依据抽样调查、典型调查或全面调查的方法,由调查获得计算相关比重的系

数。当多个新兴产业包含同一“相关产业”时,各产业的“相关产业”部分相加不应超过100%。新兴产业之间若出现重合,应明确产业之间存在的包含关系。有条件的情况下,每年根据调查情况对系数进行更新。

(四)建立分类名录库和核算数据库,提高统计分类标准操作性和应用性

建立产业名录库和数据库有利于提高数据计算效率,规范各类产业增加值核算,分析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建立单位名录库的方法:企业的活动完全属于产业范畴,则纳入名录库;企业的活动不属于产业范畴,则予以剔除;企业的部分活动(或某产品)属于某产业,则通过调查对这类企业计算附加比例系数。

新产业分类核算库包括原始数据库、增加值初步核算库、数据查询库。将产业分类核算库与产业分类名录库关联,使名录库中所有属性指标满足各类分组加工需要。

五、新兴产业分类标准的编制原则

(一)标准的制定首先要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根本依据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联合国《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国际标准相衔接。该标准也是政府统计进行GDP总量核算和结构分类使用的标准。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核算内容的一部分,其行业范围应在其框架下进行,这将有利于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相衔接,客观地衡量新兴产业在总体经济中的地位。

(二)标准的制定要充分研究新兴产业特征,标准之间关系协调

制定标准要充分研究新产业的复杂特性和产业之间、行业之间的关系。对新标准与其他标准的不相关关系、完全包含关系、部分包含关系加以描述,使得标准之间没有冲突,标准内部层次明晰。

(三)标准的制定要具有内在统一性,避免标准多、乱问题

应遵循同类标准具有统一性,地方标准服从于国家标准,有国家标准的,不再重复制定地方标准,而由地方申请外级为国家标准。标准要明确制定级别和适用范围。

(四)标准制定要考虑兼容性和可比性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新兴产业分类应关注国际分类方法,与国外普遍使用的分类大体相近,力求与国际有关分类标准接轨。如有不同,要附加转换代码与之衔接。

(五)标准的制定要具有较好的应用性

标准的制定要具有易于操作、数据加]二方便快捷特点,便于各级管理部门使用统计数据。

六、编制新兴产业分类标准的工作模式

(一)新兴产业分类标准的三种类型

1.以需求为导向,按服务对象划分的产业分类

这类标准是从市场和消费需求的角度,按照活动的服务对象进行产业划分。如旅游产业。

2.以供给方为导向,按特征活动划分的产业分类

这类标准是从生产者的角度,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依据,按产业活动特征选出产业涉及的行业,如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等。

3.体系化的产业分类标准

这类标准内容是以理论作为基本框架,形成体系化的架构。如生产业。

(二)编制新兴产业分类标准工作模式

为理清标准制定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建立以下三种标准制定工作模式。

1.卫星账户模式

这种分类制定模式适用于以需求为导向、按服务对象划分产业范围的新兴产业。可以采用旅游卫星账户模式做范本,测算旅游者消费占旅游特征产业总消费的比例,以此为系数计算旅游业所创造的经济价值。这种模式汁算范围全面,但调查工作量大,核算复杂,时效性不强。

2.内容分类模式

内容分类法模式适用于以特定活动、特定对象为主体的产业分类。采用物流业标准编制方法为模板,分为物流业和物流相关行业两部分。物流业按各环节的活动物流形式直接取自国民经济行业,对批发零售业中的物流活动,则用物流费及调查系数测算属于物流业的部分。

3.产业链模式

这种分类制定模式适用于以供给方为导向,按特征活动划分的产业分类。产业链模式是一种适应新兴产业特点,应用性强的分类制定方法。一般步骤如下。

第一步:明确新必产业所提供的特定产品或服务的内涵及外延,研究国内外相关产业分类标准,突出产业特色。

第二步:研究各个领域产业活动的全过程。

第三步:对新兴产业划分核心层、层、相关层等不同的层次。

第四步:测算核心层及相关产业的比例系数。

第五步:按照所界定的行业范围建立产业分类目录,并做列示行业小类目录解释说明。

第六步:建立单位名录库和核算数据库。

新兴产业形态决定了统计标准制定工作的复杂性,在新兴产业不断涌现的时代,我们将以发展的思维,科学的态度,在推进新兴产业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中进行不懈探索。

(新产业统计标准研究课题组成员:邢志宏张小洁周俊玲徐燕李艳春林梅米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