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监测的意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的:评价超声检查对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诊断价值,探讨切口愈合不良的声像特点及其分型。方法:用B超监测观察50例剖宫产后患者的子宫大小、宫腔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Ⅰ类子宫切口呈平行或弧状强回声带,浆膜层表现连续光滑完整,共31例(62%)。Ⅱ类子宫切口隆起明显,呈实质性非均质性回声团或无回声区为主的混合性回声团,为子宫切口炎性渗出反应,共17例(34%)。Ⅲ类子宫切口区局部中断,内见斑片状强回声,边缘增厚突向膀胱,为子宫局部裂开,伴有炎性渗出,共2例(4%)。结论:剖宫产术后超声能早期发现子宫切口处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为临床诊断、处理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 剖宫产术 术后切口愈合 超声诊断
剖宫产为产科领域中常用的手术,是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拯救产妇和围生儿生命的有效手段。但剖宫产手术本身亦隐藏着许多不安全因素[1],其术后的子宫复旧及并发症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减少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成为紧迫而实际的课题。本文回顾性分析50例剖宫产术后超声检查子宫复旧及切口部位的并发症情况,旨在探讨其临床意义。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5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年龄26~40岁,平均26岁。本组病例均我院产科行足月妊娠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产妇,常规于术后第9~42天行B超检查对患者子宫大小、宫腔及切口愈合情况进行观察。
仪器与方法:采用GE VoLusm730 Real time、东芝SSA-66OA彩超仪,经腹探头频率3.5MHz及阴道探头7.5MHz配合使用,检查前嘱患者适量充盈膀胱,行子宫纵横及侧向扫查,重点观察子宫下段,观察切口超声图像表现,发现异常详细记录异常回声区的范围、形态;全面了解宫腔内部及宫旁情况。
结 果
子宫切口愈合良好的声像图表现:Ⅰ类纵切面子宫切口处呈边界清晰由许多点状回声连续组成的平直状或弧形亮带,显示白色增强的绒状回声,位于子宫前壁下段,平行亮带与前壁下段边界一致,弧形亮带向膀胱弧形隆起,无液性暗区及边界清晰之低回声区,提示子宫切口愈合良好,共31例(62%)。见图1。
图1 子宫切口愈合良好声像图
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声像图表现:Ⅱ类子宫切口处出现实质性非均质性回声团或无回声区为主混合性回声团,周边毛糙不规则,该回声团可占据部分子宫肌层,向膀胱方向形成弧形压迹,提示子宫切口炎症反应伴积液17例(34%)。
Ⅲ类子宫切口处局部中断,内可见强回声团,边缘隆增厚,突向膀胱,伴无回声提示子宫切口局部裂开,伴炎性渗出。见图2。
讨 论
近年来,剖宫产广泛用于产科临床,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但是剖宫产术后感染率较阴道分娩者高5~10倍[2],其剖宫产术后感染率一般为3%~10%[3]。B超检查能直观,无创伤,能直接、动态观察宫腔积血,宫腔组织残留及子宫切口愈合情况,是较经济适用的检查手段。
图2 Ⅲ类子宫切口中断裂开
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超声诊断基础,胶原纤维声速快则声阻抗高,造成胶原纤维与周围组织之间声阻抗失衡,是软组织超声回波成像的主要原因[4]。剖宫产子宫切口的愈合是由胶原纤维束碎片和纤维蛋白组成的,术后7~8天B超检查显示子宫切口呈一平行状或弧状强回声带。组织含水分越多,回声衰减越低,所以当子宫切口出现水肿、充血、炎性细胞浸润或切口出血时,表现为混合性光团;有炎性瘀血、渗液时,出现低或无回声光团。如果再结合体温、血象监测,其诊断切口愈合情况的灵敏度可达85%。
影响子宫切口愈合的因素:①全身因素:如组织再生能力、是否存在引起起子宫切口感染的因素、是否合并影响切口愈合的慢性全身性疾病等。②切口部位:子宫下段横切口优于子宫体部各类切口,但如在子宫下段与体部交界处切开也妨碍切口愈合。③操作:应轻柔、迅速、准确、缝合的松紧及疏密应适度。④缝线。⑤手术时机:过早子宫下段过厚,过迟则过薄,均不利于切口愈合。
超声诊断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价值:超声检查是惟一能直接观察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的手段[5],对预防和不失时机地治疗早期局部积液导致的血液循环障碍,炎性渗出导致的切口愈合不良有重要的诊断价值[6]。Ⅲ类声像图说明子宫切口局部中断,将会影响子宫切口愈合,甚至可能会导致大出血。超声能及时动态观察宫腔及子宫切口变化,为临床积极治疗及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提供可靠依据[7]。因此,积极提倡自然分娩,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加强术后切口的护理,积极处理对有高危易感因素的患者,从而减少剖宫产引起的近期、远期并发症[8]。
参考文献
1 边旭明,朱逊,郎景和,等.剖宫产术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5):305-306.
2 杨雪峰,杨玲竹.妇产科临床治疗・产科卷[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355.
3 史常旭.现代妇产科手术与技巧[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73.
4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40-50.
5 吴钟瑜.实用妇产科超声诊断学[M].第3版.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0:265.
6 韩运生,莫清清.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超声学检查结果分析[J].安徽医药杂志,2007,11(2):160-161.
7 杨春梅,王志荣,孙美花,等.B型超声对剖宫产术后的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7,17(3):284-284.
8 高沧海,董昱.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8):18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