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榆社县1991~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报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榆社县1991~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1991~1999年间,省地病所对榆社县河峪乡刘家沟和东汇乡的王景村进行了大骨节的病情监测,共监测202例大骨节病患者,平均患病率从11.69%下降至6.56%,连续九年的监测结果表明,全民总患病率处于下降状态,7-12岁的儿童,X线阳性检出率为零。按照我国大骨节病区控制标准GB16007-1995,这两个监测率已经达到国家规定的病情控制标准。

[关键词]榆社县 大骨节病 病情监测

榆社县是我省35个大骨节病病区之一,为了掌握我县近年来的病情状态,省地病所于1991-1999年对榆社县河峪乡刘家沟和东汇乡的王景村进行了大骨节的病情监测,现将这十年的病情监测接结果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在我县选择有代表性的两个病区即河峪乡刘家沟和东江乡的王景村作为监测点,第一年、第四年及第九年对全体居民做临床普查,普查率在90%以上,对被检查对象按照临床诊断标准逐人做出诊断。同时每年都在个检测点整群抽取7-12岁儿童50例以上拍摄右手正位X线片。按照全国统一的X线诊断标准逐人做出诊断,对7-12岁儿童少年进行临床检查。

二、结果

1.全民总患病率。河峪乡的刘家沟监测点大骨节病全民患病率1991、1994年依次为14.33%、10.56%。东汇乡的王景点大骨节病全民总患病率1991、1994年和1999年依次为9.05%、7.94%、6.56%,可以看出全民总患病率呈下降趋势。

2.年龄别患病率。年龄别患病率按0-6岁、7~12岁、13~19岁、20~39岁、40~59岁、60岁以上6个组统计,结果表明现在病人主要分布在20岁以上3个年龄组。尤其是40岁以上中老年病人较多。1999年统计,20岁以下人群已无病例,50岁以下人群中无Ⅱ°及Ⅱ°以上病人,可以判定为历史病区(见表1)

3. 7~16岁少年儿童临床病情。河峪乡的刘家沟监测点,1991、1992年每年可检出1例Ⅰ°(1.04%~1.10%)Ⅰ°大骨节病人外, 1993年起再未检出临床Ⅰ°及Ⅰ°以上病例;东汇乡王景监测点1991年检出2例(2.94%)、1992年检出1例(1.32%)Ⅰ°大骨节病人,1993年至今再未检出临床Ⅰ°及Ⅰ°以上病例(见表2)

表1 榆社县1991-1999年大骨节病监测点全民病情统计

4. 7-12岁儿童X线检出结果

河峪乡的刘家沟监测点1994年检出1例(2.00%)干骺端病人,骨端检出率为0,X线阳性率为2.00%,其余年份均未检出X线阳性病人;东汇乡的王景监测点1995年检出2例(3.70)干骺端病人,骨端检出率为0。其余年份均未检出X线阳性病例(见表2)。

三、讨论分析

我县河峪乡的刘家沟和东汇乡的王景为2个大骨节病省级监测点,省地病已经连续监测了九年,监测结果表明,全民总患病率情况处于下降状态,特别是近年来7-16岁少年儿童已检不出临床Ⅰ°及Ⅰ°以上大骨节病人,7-16岁儿童X线阳性检出率为零,按照我国大骨节病病区控制标准GB16007-1995,这两个监测点已达到国家规定的病区控制标准。

表2 榆社县1991-1999年大骨节病监测点少年儿童病情统计

大骨节病病情下降的原因,我们认为自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从1994年起“奋战三年,把我省碘缺乏为主的五种地方病基本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之内”的目标后,各地认真实施综合防治,即改粮、改水、补硒、吃杂、讲卫生,改变单一的饮食习惯,使膳食多样化,加之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强了对疾病的抗病能力。但在大骨节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缺乏针对性防治措施的情况下,必须继续做好病情监测工作和重点人群的防治工作。

(作者单位:山西榆社县疾病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