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服务“三农”铸辉煌六点经验引深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服务“三农”铸辉煌六点经验引深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为改革的先行者,江苏省联社始终按照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在监管部门的指导关心下,切实发挥“引领行业发展、提供行业服务、推动行业改革、防控行业风险”的职能作用,指导全行业主动融入全省“两个率先”大局,策应城乡统筹发展大势,抓总量、强支农、调结构、促发展,为“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打造“四型”服务体系

至2012年末,江苏省农信社农民人均贷款从改革前的1741元提高到15746元,农业贷款余额占全省金融机构总额的96%以上,农业贷款总额连续5年与第一产业GDP总量相当,从信贷总量上解决了第一产业贷款难问题。

在策应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实践中,江苏省联社指导全行业与时俱进,形成具有江苏信合特色的普惠型、结构型、配套型、创新型“四型”支农服务体系,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在全国率先推出财政贴息担保扶贫贷款和财政贴息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为31万贫困户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84.9亿元。

2007年,江苏农信在全国首家试点开展“阳光信贷”工程,共建立农户信息档案924万户,建档面达75%;对395万农户授信1683亿元,与670万农户建立信贷关系;向小微企业授信1427亿元,与18万家小微企业建立信贷关系。同时,江苏农信把握城乡统筹进程,融入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势,主动发放各类涉农财政补贴,惠及全省1200多万农户。依托“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发展金融便民服务点2.3万个,行政村覆盖面达100%;布放各类自助设备7万多台,让广大农民享受到了现代金融服务。

在服务“三农”的进程中,江苏农信经营总量连续实现三个翻番,提前实现了银监会规定的“十二五”期末各项监管指标。至2012年末,全省农信社存、贷款余额分别为9899亿元和7123亿元,比改革前增加8565亿元和6269亿元。在全国农信系统中,存、贷款总量分别从第5位上升至第3位和第2位,在省内金融系统中分别从第4位上升至第2位和第1位。已组建农村商业银行58家,银行类机构占比达93.5%,80%以上的县级法人单位存、贷款市场份额居同业之首。江苏省农信社已成为拥有县域金融市场资源主要份额、支持“三农”经济发展主要力量、服务惠及农业主要人口的农村金融主力军。

改革发展三大阶段

总结江苏农信十多年来的改革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00年至2003年。江苏省联社成立初期,面对资不抵债、活力不足等问题,从实现更好服务社会、有效激发企业活力两大目标出发,加快经营机制转换,充分发挥省联社发展引领者、改革实践者、政策传导者、工作协调者、风险追究者的作用。至2003年,多数法人单位结束连年亏损的历史,增强了全员改革发展的信心。

第二阶段为2004年至2006年。江苏省联社在推动行业改革的同时,更加注重完善和规范各项管理,以改革促发展,边发展边规范,完善管理体制,明晰产权关系,转换经营机制,落实扶持政策,加快银行机构组建,营造又好又快的发展氛围。全省农信社各项经营指标持续向好,法人单位驾驭市场、管理企业的能力明显提升,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第三阶段自2007年至今。随着法人单位“四自”能力的初步形成,江苏省联社着力引领全省农信系统从适应市场竞争、缩短同业差距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分步打造现代农村金融企业为目标,引导基层法人单位从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型,推进省联社从管理服务型向服务管理型转变。

六点经验值得总结

回顾江苏省农信社改革发展的实践进程,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国务院制定的改革方案是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没有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就不会有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壮大。回顾十年改革,有六点经验值得深入总结:

一是坚持明确的指导思想,保持正确的改革方向。改革的指导思想根本在于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做大、做强、做活农村信用社,推动农村信用社更好地为“三农”服务。一切改革的思路、办法和措施,都要充分体现这样的指导思想。按照这样的指导思想来推进和深化改革,农村信用社才能准确把握自身的市场定位,形成鲜明的特色,也才能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是坚持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关键是创新体制和机制,与时俱进地建设现代农村金融企业。抓住了这一条,才能有效激发农村信用社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因此,农村信用社改革必须把充分释放体制机制的能量作为深化改革的关键,加快现代企业建设步伐。

三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由于经济、历史等多方面因素,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基础和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改革的思路、措施和步骤应当尊重实际,区别不同情况,探索建立与当地经济发展、管理水平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争取最大的改革效益,达到最优的改革成果。

四是坚持正确把握大局,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既要坚定改革方向不动摇,又要把握好推进改革的条件、时机和力度,妥善处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尤其要实事求是地处理好在化解历史包袱、改革产权制度、转换经营机制等方面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防止因改革引发大的震荡,为推进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五是坚持强化组织领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改革积极性。农村信用社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历史遗留问题多,社会矛盾大。要确保改革成功,必须坚持在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切实强化组织保证,充分调动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农村各界的改革积极性。

六是坚持正确的市场定位,充分发挥自身的经营优势和服务特色。清晰的商务模式和正确的战略定位是农村信用社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面对“四化同步”的新趋势和新要求,农村信用社必须立足打造新型地方性社区银行,在保持灵活高效等传统优势的基础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老企业,实现管理的低成本、高效率,服务的社区化、广覆盖,实现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型、现代金融企业与现代农业的服务对接,有效满足“三农”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金融服务需求。

改革的阶段性成绩来之不易,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前期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是在改革政策利好、经济大势上扬的环境中生成的。进入“十二五”时期以来,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显现,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各种制约因素叠加,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监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三农”定位,积极探索实践,提高服务水平,在“四化同步”进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