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自然分娩产后出血114例临床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自然分娩产后出血114例临床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分析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特点,探讨有效的措施,挽救产妇的生命健康。方法:统计114例自然分娩产后出血患者出血时间和出血量,并分析其出血原因,从而总结有效的措施。结果:114例产妇出血时间多在2h内,占总数69.30%;2h~6h间的有21.05%;而超过6h的患者数量较少,仅占总数的9.65%。产妇出血量多在500ml~1500ml之间,其中出血量达500ml~1000ml有40.35%,1000ml~1500ml有41.23%,超过1500ml的有18.42%。产后出血原因中因宫缩乏力导致出血占总数64.04%、因胎盘因素所致出血占总数21.05%,软产道裂伤所致占总数9.65%,而凝血功能障碍所致出血占总数5.26%。结论:分析产后出血临床特点,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自然分娩;产后出血;临床原因;措施

临床上,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是指产妇在分娩出胎儿的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首,是产妇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据统计,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1]。产后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严重者可因失血过多导致贫血甚至休克。本次研究选取我院114例自然分娩产后出血患者,回顾总结其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点,总结有效的措施。现将本次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114例自然分娩产后出血患者,年龄21岁~36岁,平均年龄(26.91±3.99)岁。所有患者均排除妊娠合并严重的内外科疾病。具体数据见表1。

1.2 实验方法

统计114例自然分娩产后出血患者出血时间和出血量,并分析其出血原因,从而总结有效的措施。出血量统计方法:将产妇分娩后所用敷料称重,然后减去分娩前敷料重量,差值为失血量;或用专用的产后接容器将收集到的血用量杯进行测量。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所有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

2 结果

2.1 出血时间及出血量

114例产妇出血时间多在2h内,占总数69.30%,2h~6h间的有21.05%,而超过6h的患者数量较少,仅占总数的9.65%;出血量多在500ml~1500ml,其中500ml~1000ml有40.35%,1000ml~1500ml有41.23%,超过1500ml的有18.42%。具体数据详见表2。

2.2 出血原因分析

产后出血原因主要是由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以及凝血功能障碍所致。本次研究中因宫缩乏力导致出血73例,占总数64.04%、因胎盘因素所致24例,占总数21.05%、软产道裂伤所致11例,占总数9.65%,而凝血功能障碍所致仅6例,占总数5.26%。具体数据见表3。

2.3 措施

2.3.1 加强教育与管理

医院积极开展对孕妇的相关教育,让孕妇在产前做适量运动,合理饮食,有一个良好的体质。同时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技能,加强管理力度,让每一个工作者都有良好的工作态度与工作技能。

2.3.2 对症治疗

针对产妇的不同出血原因,进行个性化治疗,具体做法如下。

(1)对于子宫收缩乏力患者首先要去除宫缩乏力的病因,同时按摩子宫,使用宫缩剂,必要时可对子宫进行手术缝合或是切除。

(2)对于有胎盘滞留可能的产妇要及时进行阴道检查以及宫腔检查,对有胎盘粘连者,一手按压子宫底,另一只手进入宫腔,从边缘部位伸入,使胎盘与子宫分离。对部分残留的胎盘可以使用钳刮术或刮宫术进行剔除。

(3)对于有软产道裂伤产妇,要及时彻底的对产妇止血,同时按解剖层次缝合。对失血量较多的患者可以进行适量的输血从而防止贫血甚至休克。

(4)排除上述原因后,对产妇进行血象检测,检查产妇的血小板、凝血因子等。并及时注射相关抗凝物质。

2.3.3 预防

对产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2]。首先重视产前的保健,对于有引起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存在的产妇要及时告知并积极治疗;其次提高分娩质量,严密观察并正确处理产程;最后要加强产后的观察,通常产后2h是出血发生的高峰,在此期间要严密监测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对出血产妇要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处理。

3 讨论

在妇产科中,产后出血是产妇的并发症之一,严重的威胁产妇的生命健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产妇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以及凝血功能障碍[3]。临床上,产后出血诊断相对容易,因此,及时的找出出血原因,评估出血量,同时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治疗过程中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防止患者贫血甚至休克,并积极预防感染。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降低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要做到早期预防,发生后及时对症治疗,并加强产后观察,为每一个产妇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肖兵,熊庆.产后出血诊疗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1):2.

[2]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9,44(7):554-557.

[3] 雷红,赵凌,孙莉君.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8):1593-1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