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班主任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与干预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高中班主任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高中班主任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情绪衰竭、去个性化、自我成就感低,对高中班主任与工作环境中的工作负荷、控制、报酬、团队、公平、价值观等原因进行分析,并从社会层面、学校层面、个人层面提出高中班主任职业倦怠的干预对策,以帮助高中班主任预防和克服职业倦怠,保持身心健康,更好地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作贡献。
【关键词】职业倦怠 原因分析 干预对策
职业倦怠是美国精神分析学家Freudenberger 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是指从事助人职业的工作者由于工作所要求的持续情感付出,由于在与他人相互作用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的加剧,而最终导致在情绪、情感、行为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1] 许多研究发现,教师、护士、社工、警察、医生等助人行业容易产生职业倦怠。高中班主任承担着多重任务,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高中班主任职业倦怠不仅对自身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伤害,还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发展、人格形成以及学习活动的开展,影响到同事之间的和谐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从而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运行。对此,笔者对高中班主任职业倦怠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干预对策,以帮助高中班主任预防和克服职业倦怠,保持身心健康,更好地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作贡献。
一、高中班主任职业倦怠的表现
班主任职业倦怠是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育人活动中不能有效应对工作压力而出现的一种极端反应,它是班主任个体不能顺利地应对工作压力而产生的身心疲倦与困乏,属于一种非正常的心理与行为。[2] 高中班主任职业倦怠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表现。
1.情绪衰竭
职业倦怠的高中班主任会出现极度疲劳现象,工作热情消退,对学生冷漠,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缺乏责任感与创造性,只是按部就班地进行,甚至对学生不闻不问或放任自流。
2.去个性化
去个性化,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外部刺激反应麻木,对情绪和动机失去认知性控制。也就是说高中班主任在工作的过程中,对待学生的态度消极、冷漠、厌烦、容忍度较低,把很多不良情绪随意地、不加控制地发泄在学生身上。
3.自我成就感低
职业倦怠的班主任觉得工作没有意思,不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出现自卑感、无助感等,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胜任班主任工作。
二、高中班主任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美国学者Maslach和Leiter于1997年提出了职业倦怠的工作匹配理论。他们认为,员工与工作环境中的工作负荷、控制、报酬、团队、公平、价值观六方面如果不匹配,就容易出现职业倦怠。[3] 下面将从职业倦怠的工作匹配理论出发对班主任职业倦怠原因进行分析。
1.工作负荷重
工作负荷的不匹配是指个体工作量过大,超过个体生理及心理承受能力。[4] 这种不匹配与倦怠中的情感耗竭直接相关。高中班主任在工作中一身兼两职,既要承担课程,做好备课、上课、改作业等工作,又要担任班级管理工作,负责实施德育工作和学生的日常管理,每天处理的问题非常多,涉及的对象非常广,工作时间特别长,工作压力大,身体和情绪出现极度疲劳,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感觉承受不起,出现职业倦怠。
2.控制不匹配
控制的不匹配是指个体的责任大于其权力,当个体感到有责任完成工作却不具备相应的资源或权力时,就会产生压抑,进而导致无效能感。[5] 高中班主任作为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管理者,承担着很大的责任,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学校和家长都要问责于班主任,学生的品德出现问题,班主任要找学生了解情况和教育学生,学生出现心理困惑,班主任做学生心灵的抚慰者,等等。然而高中班主任的很多权利没有得到保障,例如,在学校制定班主任评价与激励措施时班主任不一定有机会参与;班主任申请出去参加学习培训,可能会因为担任的是高三班主任工作,领导担心班主任的离开会影响到学生高考的复习而不同意,错过学习提高的机会;班主任批评学生,有时会招来学生的投诉,有时甚至是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班主任责任的无限性和权利无保障性,使班主任感觉在工作领域中无控制能力、无决策权,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
3.报酬不匹配
报酬的不匹配源于过低的薪酬、社会性报酬的缺失(个体的辛勤劳动得不到他人的认可)、精神激励的缺失。[6] 教师的工资有待提高,班主任的津贴少得可怜,进修培训的机会极少,忙于学生日常管理出不了科研成果而评职称困难,对学生的谆谆教导没有得到学校领导和家长的肯定,这些现状让广大高中班主任觉得付出的辛劳没有价值,没有得到优质生活的保障、没有得到较大的个人成长空间以及良好的社会认可,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4.团队不匹配
团队的不匹配主要是指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有冲突,各人员之间的合作不顺利。班主任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需要各方的支持和配合,但实际工作过程中却常常出现不如意的情况。例如,由于管理理念存在差异,班主任与学校管理者(包括行政领导、中层管理员以及年级组长等)的合作中,许多意见可能得不到采纳、许多做法得不到支持;由于所教的科目性质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以及课堂管理方式不一样,班主任和各科任教师之间容易产生冲突;由于对学生期望不同、对教育方式的认识和理解不一致,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之间也会产生矛盾。各方面合作的不顺利,容易使班主任滋生出受挫感而产生敌对情绪,对工作出现倦怠。
5.公平不匹配
公平的不匹配是指工作单位对待员工的不一致程度,员工感到单位对其不尊重。不公平的感觉来自于比较。班主任常常拿自己对工作的投入(工作能力、学历层次、工作时间、努力程度、工作成效等)和回报(工资、津贴、荣誉、地位、晋升等)与一个和自己条件相当的班主任或科任教师的投入和回报相比。如果比较发现结果不相等或者说相差很远,就会产生不公平感,从而情绪低落,工作消极,产生职业倦怠,有些甚至通过减少自己的支出来寻求公平感,或者辞掉班主任工作不做。
6.价值观不匹配
价值观的不匹配是指个体所从事的工作与个体自身的价值观之间存在冲突。[7] 人们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等来赞扬班主任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同时,也从某一侧面反映了社会过分强调班主任的社会付出、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而忽视了职业也应该能够帮助班主任实现其自我价值的一面。班主任自我价值的实现常常体现在工作得到肯定,能体验到成功。但高中班主任面对的学生有思想、有个性,而且很多是独生子女,性格孤僻、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缺少抗挫力、心理脆弱、叛逆心重,不像小学生和初中生那样把班主任当做权威,而是抱着怀疑、敌对的态度。高中班主任从学生那里获得认可和肯定的难度加大。在现有教育体制下,学校和家长主要是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特别是高考成绩来衡量班主任的工作,而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不是班主任一人的力量可以控制的,班主任获得学校和家长的肯定也不容易。这些都导致了高中班主任不容易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不能够把班主任工作当做是能实现自我价值的职业,容易出现职业倦怠。
三、高中班主任职业倦怠的干预对策
根据以上的原因分析,对高中班主任职业倦怠的干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社会层面
(1)降低对班主任的期望,对班主任多一份理解。学生的发展同时受到社会、家庭和学校各方面的影响,社会和家长不要片面夸大班主任的作用,把教育学生的全部责任全部压在班主任的身上,要求班主任能力通天而且只是奉献不求回报,这是不现实的,会给班主任带来太多的压力。社会和家长对班主任的期望应该合理,对班主任的工作多一份宽容和理解,要认清各自的职责,努力地配合班主任的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社会的各种媒体要发挥其社会教育渠道的正确引导功能,宣扬一些有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信息,为学生营造积极和谐的健康环境;家长应该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和学校、班主任形成教育合力,共同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促进学生发展,也有助于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帮助班主任防止职业倦怠。
(2)努力提高班主任的待遇,为班主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国家和政府要重视班主任待遇的问题,要通过政策法律部门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以政府的行为实实在在地提高班主任的工资水平、政治待遇和社会地位,保障班主任的各项权益,真正解决班主任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为班主任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支持和保障。
2.学校层面
(1)给班主任减负。针对班主任工作负荷过重会导致职业倦怠的问题,社会和学校应该给班主任减负。首先,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减轻班主任的工作量。例如,可以减少班主任的上课量,让班主任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班级管理上;可以为每个班级配一位副班主任,作为班主任的助手,为班主任分担一部分工作。其次,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班干、团干等学生力量来减轻自己的负担。高中的班干、团干已经具有较高的组织管理能力,高中班主任可以给他们一定的管理权限,发挥他们的管理能力,管理班级的日常事务,减轻班主任的工作量。
(2)学校通过制度的制定与执行,保障班主任的权利,维护公平与公正。针对班主任承担的责任过大而应有的权利没有得到保障或者感觉到不公平的待遇而导致职业倦怠产生的问题,学校可以通过制度的制定,在工作量、待遇以及教育学生等方面强化班主任的权利,让班主任的权利得到保障,避免班主任产生不公平感。首先,制定出科学的考核标准和奖励制度。制定的考核标准和奖励制度应该具有以下特点:从全面来衡量班主任的工作,而不能够仅仅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单一指标进行;不仅要考虑看得见的效果,而且还要考虑到班主任工作中暂时看不到效果的隐性管理。其次,在执行考核标准和奖励制度时要公平与公正。学校管理人员对待所有的班主任要一视同仁,不能因为某某是你的亲戚或者朋友,就有所倾斜,否则会导致所制定的标准和制度只是一张废纸,出现“有功不受禄、无功受大禄”“多得者心不安、少得者心不服”的不公平现象。
3.个人层面
(1)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强有力的支持系统,可以促进班主任管理工作顺利完成,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满意度和生活幸福感,防止职业倦怠。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良好,学生非常配合班主任的工作,班级的各项工作便开展得有条不紊,教师也就容易获得成就感;班主任和同事之间关系协调,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得到大家同心协力的帮助或支持,班主任就更有信心去战胜困难,不会产生无助感;班主任和领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更好地和领导进行沟通,各项工作便更容易得到领导的认可和肯定,减少挫折感。
(2)提高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是人对自己能否实施某一行为的能力的一种主观推测。[8] 自我效能感高的高中班主任相信自己有能力管理好班级,在遇到困难时能够理智而果断地应对,有成就感,不易形成职业倦怠;而自我效能感低的高中班主任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在遇到困难时经常逃避,容易产生无助感,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容易形成职业倦怠。高中班主任可以通过增加成功的经验或者观察他人成功的行为来提高自我效能感。
(作者单位:广西教育学院, 广西 南宁,530023)
参考文献:
[1]张玲,陈家麟.中职学校班主任的职业倦怠状况与对策[J].职教论坛,2008(8).
[2]李志亮.高中班主任职业倦怠探析[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1(2).
[3][4]王大胜.职业倦怠理论及干预方法[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2).
[5][6][7]刘菲.基于工作匹配理论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14).
[8]吴增强.自我效能:一种积极的自我信念[J].心理科学,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