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存在问题的因素分析

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毕竟是新形势下的实践探索,在我省跟踪审计实践探索的过程中,难免会遭遇一些过去从未出现的问题与冲突,这些问题与冲突有的与方法不成熟相关,有的则与审计人员投入和审计时间以及风险控制关联。

(一) 介入时点不易把握

由于跟踪审计的特点是“关口前移”,但在项目工程的哪一环节落脚则没有一个恰当的把握。从陕西省审计厅固定资产投资处对引红济石调水工程和引汉济渭工程的跟踪审计实践中观察,其一,跟踪审计针对项目工程的全过程,究竟是从项目决策阶段介入,还是从招标、施工阶段介入,我省的做法是以审计计划为准,具体介入已到招投标或合同执行阶段。虽然符合跟踪审计的程序规范,但项目前期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不仅因前期的方案设计与可行性分析实质性决定了未来的投资总成本;而且项目决策阶段涉及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两大问题,叠加现在日益重视的环境保护条件,存在系统性风险。如果项目工程前期不介入又会与跟踪审计的精神与宗旨不匹配;其二,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都是采用竣工决算审计的方式,对前期决策和设计阶段审计缺乏相应的专业标准和成熟的执行方案,跟踪审计大多未涉及可行性研究、设计质量和概算审计,项目的前期审计基本上是一个审计盲区。目前的做法是提前一步,大多集中在施工阶段介入,采用事后追溯方式进行审计延伸。实践表明,在施工阶段介入,前期(如工程概算、招投标等)的若干缺陷就会向施工阶段递延;其三,设计概算的跟踪审计不到位,由于概算文件是政府对项目进行总投资控制和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一份完整准确的概算文件应对后期的项目投资起到最高限额的作用,但现实情况是,由于概算不完善,或是因设计深度不够而编制粗放、或是工程预期估计不足导致框算失准、或是未考虑市场通货膨胀的变化会影响工程物资价差等原因,只能在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形成概算追随项目的控制失灵现状。

(二) 跟踪审计的知识不完备

跟踪审计面临的另一个重要缺陷是知识不完备,现有的审计知识没法告诉你跟踪审计的目标、方法和程序,怎样实施跟踪审计,风险与成本如何控制,审计责任边界怎样确定,因此说跟踪审计是一个典型的“千中学”的过程,与此相适应,跟踪审计与其他的相互依赖性(如知识、素质、法律等)、摩擦性(利益、规则、责任等)、审计问责等问题在跟踪审计过程中逐步显现出来。既然没人知道如何去科学性规范跟踪审计,“摸着石头过河”也就是唯一的选择。

(三) 审计力量难以封闭风险敞口

审计力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审计人员的数量,二是审计人员的素质。审计人员数量与跟踪审计的介入面和介入深度相关,而审计人员的素质又是保证跟踪审计质量的基础。从其数量上来说,要想充分实现跟踪审计特殊的“免疫”职能,目前的政府审计力量明显不足,只能借用会计事务所人员弥补,而部分人员对政府的跟踪审计的特点理解不够,责任性不强;其次,审计机关中能够胜任这方面工作要求的复合型人才、担当一面的人才明显缺损,无法对项目工程的所有重大方面执行充分的审计程序,那么审计风险敞口就难以封闭,我们在调研中得以证实;最后,现实中存在各种利益诱惑,审计人员在职业道德与利益偏好之间面临重大考验。

(四) 缺乏合理的评价标准

目前审计考核制度中以审计信息数量、查处的违法违规的金额、审减金额等作为审计业绩绩效的主要指标,与跟踪审计要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的目标相悖,由于跟踪审计就是及时、最大限度的防止违规问题的发生与出现。这样审减金额自然而然的就会减少。用传统的评价标准衡量跟踪审计的绩效评估显然是不公平、不合理的。

造成上述跟踪审计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理论研究缺乏前瞻性,现在的审计理论研究明显落后于政府审计实践,且政府审计部门对理论研究的经费投入不足使得研究动力匮乏,而且过度强调配合“中心工作”而忽略了理论研究的独立性;第二,外部环境约束障碍,由于政府的审计活动处于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之中,系统论的基本思想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当政府的审计活动出现创新时,系统结构、要素、环境三者的平衡被打破,必然会出现摩擦、分歧和冲突,如前所述的各种问题大多于此相关;第三,审计自我技术手段不高,缺乏诸如计算机专业网络和大型数据库、电子地图、远程技术支持和后台支援这样的技术手段,面对复杂的审计项目,传统的手工作业和普通审计软件的运用难以符合风险控制要求和遗漏重要的审计证据,直接导致审计结论的瑕疵:其主要原因就是跟踪审计缺乏相匹配精细化作业所必需的技术手段。

二、完善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建设

(一) 完善跟踪审计程序

跟踪审计程序是指跟踪计划、跟踪实施和跟踪结论这一有机的过程,为了保持必要的审计节奏、节约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首先要制定合理的计划,包括跟踪审计的总体计划和具体应审计项目计划两个层面。制定总体计划属于一种公共选择,按照“权为民所赋和权为民所用”的精神指引,跟踪审计应从社会角度对审计方向、目标选择和重点覆盖方面给予总体规划;在具体应审计项目计划方面,要做好前期调查、信息收集、评估风险等基础工作,在此基础上做出跟踪审计的实施方案,除包含一般审计实施方案的内容外,还要对跟踪审计方式等重要事项做出说明,应在跟踪审计实施方案中明确跟踪审计的具体形式、审计内容及审计方法。

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遇有情况变化需要调整、补充审计实施方案的,按规定程序随时调整和补充。其次是确定跟踪审计介入的时点,根据现实可操作条件,被审计项目正式立项后介入具有可行性,便抓住事中审计重点,而不是把该工程项目的决策环节作为审计的内容和目标。

(二) 建立风险评估基础上的执行方案

风险评估是跟踪审计的重要内容,而及时识别、系统分析审计活动中与实现审计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跟踪审计应在计划制定和现场审计时,根据事先设定的控制目标,全面收集相关信息,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开展风险评估,应当准确识别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确定相应的风险承受度;然后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结合风险承受度,权衡风险与收益,确定风险应对策略;准确掌握每一审计层次、关键岗位人员的风险趋向,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避免因个人风险偏好给跟踪审计带来风险损失;应当综合运用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受等风险应对策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

(三) 确定跟踪审计的重点目标

根据审计重要性原则指引、风险分布和我省跟踪审计的实践,应把下列环节作为重点:(1)审查工程设计、招标、施工和监理单位是否具备相应资质;设计费、费、施工费和监

理费收取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2)审查工程审批文件,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招标投标程序及其结果是否合法、有效;前期征地拆迁手续是否完备,程序是否规范。查处不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未经审批或未办理施工许可随意开工建设、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工程招投标方面、、招标人虚假招标、投标人围标串标和评标不公正等问题;(3)审查合同签订内容,是否与投标、中标的内容和金额一致,投标人的承诺是否在合同中体现。

(四) 合同的标准化执行与界线检验

国家投资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的实施阶段,检查和监督可运用一致性检验、程序检验和界线检验三种策略。一致性检验策略,主要对工程建设与合同内容、概算总投资与实际投资、工程量计算与实际作业量和工程计量台账之间的一致性进行检验;程序检验策略,对设计变更、单项工程投资调整和建设内容变更这类问题,主要从变更或调整的理由、是否按管理程序报批、手续是否齐全这一程序进行检验;界线检验策略,主要针对超标项目,确定一个超标界限,对超标项目实施重点跟踪检验。

(五) 项目资金管理的规范化

(1)审查建设资金来源,是否按投资计划及时拨付到位,能否满足项目建设进度需要;建设资金有无滞留、转移、侵占、挪用等问题:是否按进度、按合同规定付款;对以工程量清单进行招标的项目是否定期根据变更情况调整工程量清单,做好造价的实时控制,避免超清单支付的情况发生。

(2)审查建设资金是否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审查项目货币资金的真实与合法性,主要核实银行存款、现金和其他货币资金;审查有无建设收入,建设收入的来源及使用情况。关注资金管理使用中,是否存在混乱、损失浪费以及非合理原因造成工程建设项目严重超概算等问题。

(3)审查建设单位工程成本核算账务处理,是否符合《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要求,是否正确归集建设成本,单项工程成本是否准确,有无将不合理的费用挤入工程成本;核查财务报表是否真实,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及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会计报表和附注及其编表说明反映的内容是否真实、完整、准确、合规,工程价款结算和往来款项是否真实、合法。

(4)审查待摊投资中发生的建设单位管理费是否真实合规,征地拆迁费、勘察设计费、监理费是否按照合同规定支付,贷款利息是否按照规定利率计息、分摊是否合理。关注列入的科研(课题)是否真实与合规。

(5)审查下拨专项资金拨付的依据,延伸审查专项资金财务收支是否真实、合规、合法,会计核算是否规范。

(6)审查设备、材料等物资是否按设计要求进行采购,有无盲目采购行为;设备、材料等物资的采购、验收、保管和领用手续是否合规、有效。关注固定资产台账记录是否准确。

(六) 提升审计技术手段

为了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跟踪审计必须充分利用新的技术手段,为了达到跟踪审计预防和控制的目的,政府审计机关应立即着手构建与跟踪审计相匹配的敏感反应和预警机制三维全息系统:包括对被审计项目相关的业务流程和管理要求、内部控制设置、风险控制点、信息流动、财务决算等重要领域进行三维建模:导入被审计项目环境与业务流程信息、政策信息、管理信息、控制信息、风险信息、资金流量与流向信息:预留专家信息接口,建立一种全息化电子图景。实现在三维数字地图上,建立和查询基于地理和业务分布的被审计项目流程;显示审计重点与盲点;多种操控方式的全景监督功能;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地观察被审计项目场景、内部控制、业务流程、资产负债、资金流与信息流、重大危险源等信息;对被审计项目的各种审计所需的信息以及任何关注的对象实时信息查询和图景显示。同时运用加密的网络技术,实现跟踪审计一线与政府审计机关的信息沟通、过程指导与程序复核,及时处理各种问题。

(七) 正确评价和反映审计绩效

跟踪审计的预防机制,使得工程项目的经济问题和制度违规得到遏制,避免了审计风险,真正体现出跟踪审计的成效。因此,在对跟踪审计的绩效评价时,应该从三个方面考量:其一,按照被审计单位的遵纪程度、合规比率、财务规范水平等指标进行衡量,而不再使用“以审计核减金额及核减率来评价审计绩效”的传统思维,这样才能作出科学地、与时俱进的绩效评价。其二,政府审计通过利用跟踪审计组的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审计建议书、风险控制策略等资料积累和反映跟踪审计的各种成果,以全面反映跟踪审计的绩效;最后,对跟踪审计的意见和审计建议被各级政府和政府审计最高机关采纳的程度进行评价。这三种可按重要性进行量化计算。

(八) 严格控制跟踪审计的成本

任何工作都必须遵循成本收益的比较原则,就其跟踪审计而言,其成本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政府审计的执行成本,二是借用外部力量所支付的成本。对于前者,成本控制应根据跟踪审计的合理定位并据此确定跟踪审计的工作量、所需时间、复杂性和风险程度来对跟踪审计的执行成本进行测算,并依据对跟踪审计的推进出现的具体情况进行成本调整,政府审计执行成本的控制不仅是一种规范要求,而且体现了公共财力运用的责任履行;对于借用外部力量,政府审计可通过公开招标的办法确定协审单位和协审价格,以及利用专家库的资料随机确定借用专家和支付咨询费用,从而保证跟踪审计力量的公开性和公平性,并降低审计相关的廉政风险。

(课题组成员:白建东 吴应平 赵力刚 白晓 钱巧霞 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