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破解中国形象之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破解中国形象之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长期以来,国际社会惊叹中国的经济发展,但是没有聚焦到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制度贡献上。 “中国制造”的商品遍布全球,可是我们的观念贡献、制度贡献又有多少呢

去年2―3月份,我去加拿大进行有关中国形象的国际调研。今年1―4月份,我又赴英国、比利时、科索沃进行相关问题的学术考察。从北美到欧洲,使我深切感受到中国形象的复杂性以及提升中国形象的迫切性。

国家形象本身就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特别是对世界大国而言。有外国学者统计,国家之间发生冲突或战争的原因很多情况下是为“面子”,即为尊严、声誉、形象,而直接为争夺人口、资源的战争数量则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形象不仅具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政治或外交功能外,还具有商业功能,即影响别国的投资与采购。对中国而言,中国经济与世界依存的主要特点是两头在外――“资源在外,销售市场在外”,而且两头都不由我们控制,这就决定了在外很多情况下我们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外国是否愿意购买中国的商品或者是否愿意把资源卖给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中国的看法。如果他们把中国当作威胁的话,显然就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国家形象十分复杂,很难用简单的好与坏来评价。目前,中国国家形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中国与世界的认识鸿沟。首先,中国人对自己的看法和世界对中国的看法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在很多情况下,中国认为是在做好事,而国际社会却认为中国在搞破坏。例如,在非洲我们帮助一些国家修建大型水电工程,却遭到了当地和国际环境组织的强烈反对。其次,中国对世界的看法与别国对世界的看法有很大的差距。例如,我们认为日本的国家形象在国际社会一定不好,认为国际社会像中国一样不喜欢日本,因为日本连承认错误的勇气都没有,但殊不知在多次国际民调中,日本的国际形象要远远好于中国。

第二,国际社会对中国依然比较陌生(unknown),由此导致了对中国的误解(misunderstood)甚至担忧(worry)。曾经有一位加拿大官员主动问我,中国有多少人口?当我告诉他有13亿人的时候,他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反应,因为对人口只有3300万的加拿大而言,他们是无论如何想象不到13亿人是个什么概念。另一方面,有很多外国人用“谜”、“神秘”(enigmatic)等词汇来描述中国,他们感觉“越试图了解中国,就越不了解中国”,从而放弃了对中国持久学习的兴趣。所以,一些西方国家总是将中国描述为“一个陌生、奇妙的世界”,并用他们的想象来界定中国。

就此,如何针对性地做工作、切实提升国家形象,就成为关乎中国复兴的大事,因为历史上没有一个大国是在“千夫所指”的环境下崛起的,反而在多数情况下都是“众望所归”。为此,我们要做的工作主要有三点:

第一,刷新国家形象、为中国“解密”。长期以来,我们在对外宣传上,过于强调中国的历史久远、博大精深、神秘古老。这会给外国人造成中国“难解之谜”的印象。神秘化就意味着会被边缘化。因此,我们要为中国“解密”。在这方面英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英国访问期间,英国外交部官员告诉我,他们希望将“傲慢”(arrogant)、“呆板”(stuffy)、“过时”(old fashioned)、“冷漠”(cold)的老英国,转变为“开放”(open)、“紧密联系”(connected)、“创造性”(creative)、“充满活力”(dynamic)的新英国。他们认为,如果总是强调英国的传统形象――历史主题公园,那么英国企业就不能从英国形象中获得促销资本。因此,中国也应该将一个开放现代的、朝气蓬勃的国家呈现在世人面前。

第二,在宣传国家大事的同时,也应关注民生问题。我们不仅要搞好奥运会、世博会等大项目,也要关注民生等诸多细节问题。总体来说,外国人更注重细节、关注生活。他们认为四年一次的奥运会、五年一次的世博会离他们太远,而每天的空气质量、衣食住行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这也是他们为什么喜欢听故事、不喜欢听道理的原因。一些西方国家认为,在中国,“人民”重于“个人”(people matter,not the individual)。因此,我们在对外宣传的时候也要多介绍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而不仅仅是国家大事。英国一家调查公司的统计结果表明,2008年,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负面评价第一次超过正面评价。我们不禁要问:奥运会“无与伦比”,为何中国的形象反倒下降了?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含有三聚氰胺的乳制品给中国降了分。原因很简单,食品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第三,除提供中国制造的物质产品外,还需提供中国制造的精神产品、制度产品。英国作为“议会之母”和工厂制度发源地永载世界史册。荷兰是个西欧小国,可是他对银行制度、股票制度的贡献闻名于世。长期以来,国际社会惊叹中国的经济发展,但是没有聚焦到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制度贡献上。印第安人有句谚语:“人走得太快了,就应该停下脚步,好让灵魂跟上来。”中国连续三十几年的高速发展,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中国制造”的商品遍布全球,可是我们的观念贡献、制度贡献又有多少呢?或许我们真应该放缓脚步,思索一下如何让国家的“灵魂”跟上发展的速度。因为,大国的真正强大是在制度方面影响世界,而不仅仅是在物质层面。(作者为中央党校台港澳与国际关系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