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陈三锡:有兄弟才有江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陈三锡:有兄弟才有江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晋商,从金元时兴起,后来随着明朝开中制的实行,晋商便大规模崛起,创造了晋商叱咤风云300年的辉煌,树立了驼帮、船帮、票号、茶叶和大院五座丰碑。在此五碑中,碛口陈家就占了船帮、驼帮和大院的三碑。碛口陈家由清、明至民国从商十几代,其历时260余年的商路兴衰史,均在永宁州志、汾州府志和临县县志中有详细记载。

男人的友情

陈家第四代有个大名鼎鼎的陈三锡,生于康熙二十四年七月初三日丑时,祖父陈元选经艰苦创业后已成当地富户。父亲陈维弘胸怀大志教子有方,三锡7岁进了私塾苦读经书,17岁参加汾州府试,考取增生,后参加两次乡试不第,父亲辞世后,他便挑起了家务重担,谋求着在经商中振兴家业。

一年夏日,陈三锡雇了一头高头大马,带着三千两白银,去包头做买卖。却被见财起歹心的脚夫推下悬崖的黄河,脚夫则赶着马匹住进了包头乔贵发的草料店,准备次日远走他乡。

说起乔贵发,他是山西祁县乔家堡村人,陈三锡每次到包头都住在山西老乡乔贵发的草料店里。因此当这个脚夫住进店里时,乔贵发一眼就看出牲口褡裢上印着“陈记”二字,心里顾生疑虑。当脚夫事发露陷准备逃走时,被乔贵发安顿好的伙计们扭获送往衙门。乔贵发为这位山西老乡的不幸遭遇非常痛心,决定次日亲自带俩伙计到碛口为陈家报信,并亲自把白银送还。

陈三锡落水以后,巧遇船家救起,正准备到包头求朋友接济时,不想在路上碰到了乔贵发三人。当各诉前情后,陈三锡激动地说:“你为我伸冤雪恨,已感激不尽,你讨回的银子就应当是你的了。”乔贵发说:“我怎么能白白拿你的钱财呢!”二人推来让去,最后商定让乔贵发开一个粮油收购店,这银两就算三锡借给他的本钱了。

黄河沿岸的商业版图

康熙末年,岁大旱,碛口一带赤地几百里,穷人百姓挖草根剥树皮也填不饱肚子,已出现了传说中的“人吃人,狗吃狗,外甥吃了亲舅舅”的惨景。陈三锡不忍目睹此景,于是想到了乔贵发在河套产粮区开的粮油收购店。调查了包头的粮价后,他与乔贵发商定,由乔贵发从包头收购粮食通过黄河运往碛口,陈三锡负责碛口接纳,并在碛口招商设肆,出售粮食。这一义举使碛口到永宁州一带的百姓免除殍饿之患,救了不少人的生命。陈三锡调粮赈灾的义举,汾州府报知朝廷后特封他为永宁州候选州判。

从此,陈三锡在碛口大兴土木兴建街道铺面,直到乾隆末年,黄河水冲毁了曲峪镇,湫河水冲毁了侯台镇,两地商民纷纷移居碛口,碛口镇日渐繁荣兴盛。

一次三锡又到包头贩卖粮油,当他去看望一位蒙族朋友时,其儿子向他哭告说:“家父被诬告入狱,冤深似海。”三锡听后怒火冲冠,问清缘由后,写了状子,立即奔赴衙门。王爷府见三锡论理明达,气度不凡,一时也弄不清三锡的来头,只好秉公判案,朋友才无罪释放。而陈三锡在这位蒙人朋友的帮助下,在包头相继开了“泰来盛”粮油店、“泰来春”皮毛店,在榆林开了“泰来义”杂货店,在碛口设立了“泰来公”总店。凭着黄河水运的便利,将绥远、宁夏、包头等地的粮油、皮毛、盐碱运来碛口,再转销到太原、汾州各县及河北等地。

陈三锡在当时到底赚了多少钱,谁也不知道。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说陈三锡的各类牲畜最多时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头,而陈三锡已成为晋西到蒙陕一带老百姓心目中的神话人物。

败走河南

从古到今商界有个规律是“钱赚钱易,人赚钱难”。用现在的话说是有两种赚钱的模式:一种是商品经营获利,而另一种则是运用一定规模的资本操作来谋利。

陈三锡有了巨额资产后,还想摊大生意赚大钱。乾隆十九年,河南春夏大旱,颗粒不收,灾民殍饿,尸骨遍野。陈三锡想起了碛口调粮赈灾之事来,就谋划着向河南运粮赈灾,这样既能解一省灾民殍饿之倒悬,又可借此赚一些银两,一举两得,因此陈三锡把从包头等地收来的粮食如数运往河南销售。当时晋商在河南卖粮者有几百家,虽然晋商用粮救活了成千上万的黎民百姓,但因河南人资财告磬,只有用押地的方式换回口粮,于是河南省内有十之八九的土地全执晋商之手。

而此时的河南巡抚则上奏朝廷,不说晋商解饥民于倒悬,舍粮普救豫地百姓的义举,却单说晋商占去了豫地十之八九的土地,所以朝廷一纸圣旨把晋商们全部撵出豫地。晋商在此时只能赔钱返乡,陈三锡回家后积劳成疾,每天闷坐书房,愁眉苦脸。

陈三锡有个好妻子薛氏。这次三锡回家后,薛氏忠言相劝:“经商如打仗,胜败乃兵家常事,况且损了浮财有底财,何必伤心。古人说得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以后做些积德善事,儿孙自有福常来。”三锡觉得贤妻言之有理,想到黑龙庙年久失修,荆棘丛生,何堪敬神灵,于是振作精神,施白银一百两,联络堂弟陈三宽等人共同修缮延续了500年香火的黑龙庙,清乾隆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三日竣工立碑纪念。

繁华不再,大宅流传

黑龙庙竣工后,陈三锡已年逾古稀。他便将包头“泰来盛”分给老大秉温,包头“泰来春”分给老二秉恭,榆林“泰来义”分给老三秉敬,碛口总号“泰来公”分给老四秉谦,每个儿子又分了一百个元宝,剩余的财产三锡在有生之年修建了一座城堡式宅院。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及民国年间,衡量一个人在社会中或仕官、或从商、或务农的成功与否都以家财的厚薄为标准,而表现这一标准的,便是用巨额的资财,精湛的工艺,并符合阴阳对称、八卦合理、五行聚气而确立的宜居宅院。

陈三锡在确定兴修新的宅院后,便请来了当时名播汾州府内外的大武镇水图先生为自己的新宅勘探选址。根据水图先生的选择,经过一年三个月的建设,陈三锡成功建起了六排青石居舍、五条青石街道、三道城门。此宅院里外相通,街道则条条相连,形成了里外通、上下连、走出三门福洞天的豪华坚固格局。此宅到今天也是现代人研究晋西北在明清时代建筑结构、样式、工艺、美学、技术等诸多方面不可多得的实物教材。

在此要补上一笔的是,在建新宅之初,陈三锡请来了堂弟陈三平协商,在新宅选定地址后,根据当时的地理环境,水巷东由三锡大门一支修建(当时村宅内有一条用于排放雨水且南北走向的水巷),水巷西由二门一支即陈三平修建。这也是被后人称为陈家东西财主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