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民族传承中凸显国际化视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民族传承中凸显国际化视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常常这样问自己:如果给你一所学校,你该如何办学?你是否懂得通过对校情,尤其是优势资源的分析给学校进行准确定位、科学规划?为什么这样问自己?因为当下许多校长对于办学没有明确的思考,根本谈不上定位和规划。而凡有思想的办学者都能通过思考与分析,对学校进行准确定位和科学规划。

被誉为“千年学府”的湖南大学,其旗下的子弟小学该有怎样的办学定位和独特的育人目标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走进了幽静而精致的湖南大学子弟小学,对话年轻美丽而思想活跃的闫彩虹校长。

记者:走进湖南大学子弟小学,迎面而来的“礼、勤、思、实”校训,回廊上的古诗词句,教室里的“诗词园地”,都弥漫着传统文化的气息。湖南大学子弟小学为何要把“经典诵读”作为学校的一大特色?

闫彩虹: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说是有天时地利人和:地利——我们学校创办于1929年,原址为岳麓书院文庙,千年学府,湖湘文化的发源地,学生从小在《弟子规》《大学》的吟诵中长大,耳濡目染圣贤的智慧思想。天时——“红读”活动、“经典诵读”活动历史悠久且一脉相承,早在上世纪80年代,湖大附小的“红读”活动就在全国颇具影响,学校1988年举办了全国“红读”活动现场会;两次获得团中央、文化部颁发的“全国‘红读’活动先进集体”。作为有着八十年办学历史的一所学校,理应有她价值与文化的追求:学校的校训是“礼、勤、思、实”,校训的追求与历史沿革一脉相承。解读校训、践行校训,将学生培养成既具千年学府文化底蕴的儒雅学子,又具国际视野胸襟开阔的博学之士,就成为我们学校的办学宗旨与永恒追求。中西相长,珠联璧合。好的传统、好的氛围、好的环境是做好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种有利条件,但最重要的是人和。我校的教师队伍是一个年轻的团队,我们团结、奋发,有着共同的教育理想,尤其在传承“千年学府”之精神上有着一致的责任感和兴趣。

记者:“经典诵读”活动可以说全省很多学校都在做,湖大子校在这个方面和其他学校相比,有什么特色?

闫彩虹:我们之所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是希望学生于心灵最纯净之时,在国学经典的氤氲中,领略民族文化的魅力,得到民族文化的滋养。和其他学校相比,我们学校的“经典诵读”目前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上课有教材、教师有培训、活动有载体、评价有体系。上课有教材——我校于2006年推出了“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的国学经典诵读工程。以学校校训为纬,以学生年段为经,我们从中国古代蒙学经典,如《弟子规》《三字经》《大学》等书中选取了最能体现校训精髓的章句,编写成《腹有诗书气自华》国学经典诵读教材,并将其列为校本课程加以推进。全书以校训为基础,分为礼、勤、思、实四卷,每卷分为低、中、高三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作出不同的诵读要求,学生人手一本。老师有培训——诵读教材的使用关键在于班主任老师,为提高指导的有效性,学校诵读小组核心成员编写了《校本教材使用指导用书》,从注音、解释、典故等不同角度对全书进行了详细说明,人手一册,并通过自学、研修等方式对授课教师进行培训;2011年,我们又组织人员对教材进行了修订,增加了生僻字的注音,规范了注释,更方便了师生的使用。活动有载体——“经典诵读”作为学校特色之一,被列入常规,走进课堂,每个双周周五的读报课为诵读及检查时间,检查考评有登记、有评比;单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有中华经典“每周一句”导读。同时学校将每年的4月作为传统文化周,对包含诵读在内的相关活动进行整体设计,分校级、年级、班级及个人活动。如,清明节,五年级学生上山扫墓诵读《少年中国说》;11月银杏金黄的季节,四年级学生在岳麓书院文庙进行特色诵读并接受校史教育。岳麓书院已经成为我校开展诵读的基地之一。评价有体系——平时有诵读内容的检查与评比,并及时公布检查结果;期末有全期内容的检查与展示。诵读检查作为班级评优评先的参照之一,每年还出一张试卷进行学校“阅读之星”的选拔。

记者:您刚刚谈到的学校“阅读之星”的评选是考试考出来的,这样会不会影响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闫彩虹:不会。我们为了评选“阅读之星”出的试卷,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里面都是一些很有意思的题目,如:“孙悟空的兵器是什么?”“《木偶奇遇记》中的匹诺曹如果说了谎话,会怎样?”等等。这些题目并不是要求孩子们死记硬背,而是给大家的阅读增添更多的乐趣。

记者:在“经典诵读”之后,学校又打造了外语特色。这两种特色,一中一西,从表面上看似乎过于庞大,但能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这样规划,是出于什么考虑?

闫彩虹:身处高校,总能更早、更快、更深入地感受和了解世界的发展、变化和需要。我校外语特色的确立,是学校发展求新、求变的结果,但同时,我们没有舍弃传统文化这个“根”。在传承中吸收与借鉴外来文化,培养师生的国际视野,既思接千载,又视通万里,体现了学校兼容并包的精神。我们是在民族传承中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我们培养的是既具千年学府文化底蕴的儒雅学子,又具国际视野胸襟开阔的博学之士。

记者:您刚刚谈到学校发展要求新、求变,湖南大学子弟小学在创建外语特色方面是如何求新、求变的?

闫彩虹:在创建外语特色中,我们不囿于经验,不循常规,乐于新的尝试。在课程体系方面,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开设外语课,英语的周课时量为五节,含一节外教课,并开设科学双语、音乐双语、信息双语课。同时,我们还紧贴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适合他们的真实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外语活动。例如,双周学习名言警句的“English Garden”(英语花园),“Every Week English”(每周一句);每周二由英语老师和学生策划的英语广播时间“English Salon”(英语沙龙)等。每个学期,老师们都会策划一个英语学习主题,如上个学期以介绍西方国家为主题。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不但对那些国家的人文、地理、衣食住行有了深入的了解,而且学会了用英语读写这些国家的名称、首都、语言等。每周四下午的“English Corner”(英语角),学校邀请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学生组织各年级学生开展活动。特别是从2010年开始,学校每年举办了“世界文化月”活动。“世界文化月”活动分世界文化主题班会、世界七大洲展览、世界名校展览、冷餐日、圣诞礼物大派送、双语开放活动等项目。在每个活动的操作过程中,我们都追求新意,关注学生的兴趣度、参与度,以及活动的可操作性。例如世界文化主题班会中,学生分年级每年了解一个洲,6年下来就了解了世界各大洲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政治、历史、文化等。学校制作了学生护照,学生每了解一个大洲,我们就为他盖上该洲的通关印鉴,学生对此都很喜欢。圣诞节时,我们事先没有透露消息,几位老师扮成圣诞老爷爷,到各班派发小礼物,学生都显得十分惊喜。近几年我们着眼于双语国际交流的探索。从2007年开始,学校已成功与美国迈阿密Cushman School进行了6次“沉浸式”的交流学习,有师生家长近200人参与了国际交流。在20多天的交流中,每个孩子都住在当地居民的家中,亲身体验了不同的民族文化。

记者:要在传统文化中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对每个教师的要求也不一样,您是如何打造这支教师队伍的?

闫彩虹:我们一直致力于打造一支学习型、研究型教师队伍,为学校特色持续发展增添新动力。一是校内交流推进校本教研。以“主题”为中心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增强校本教研活动的针对性。每学期开学之初,老师们先自己思考并总结以往的课堂教学,钻研本学期的教材,提出自己对教学的困惑和见解,然后在教研活动中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共同解决。同时开展活动,搭建教师的成长平台。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同时,学校组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比赛、后记交流竞赛、片断教学竞赛、教材解读竞赛、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举办教育讲座等,切实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二是开展各种交流活动,包括国内校际教研和国际教研。特别是在国际交流活动中,我们与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的学校合作,进行教师互访互派。教师交流一般采用长期访问(1年)和短期访问(1个月)两种方式。我们还通过Skype开放双方课堂,让师生在互动中感受到对方真实的语言环境和真实的课堂教学。

记者:在您的这种办学理念下,学生有什么样的变化?

闫彩虹:我先和你讲两个小故事:有一次,我们学校组织孩子们去湖南省少儿活动中心表演,在等待的过程中,很多其他学校的孩子很高兴,又笑又跳,但是我们学校的孩子却都安安静静地在原地等待,没有一个人大声说话。当时一个负责清洁的阿姨颇为触动,专门过来找老师要了电话。她说,你们学校的孩子很不错,希望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你们学校学习。还有一次,我们带着19个孩子去美国进行国际交流。在飞机上,所有的标识都是英文的,有不少旅客的英文水平有限,这时候我们的学生主动当起了小翻译,飞机上的旅客对此大加称赞。这些都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但是从这些小事中可以看到,我们的学生能力越来越强,素质也越来越高。

记者:下一步,您在学校特色发展方面有什么新的想法?

闫彩虹:我们要坚持“经典诵读”,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培养国际视野,关注世界的历史、现状与发展变化,具有宽容理解的心态,具备追求人类和谐发展的思想。在外语特色方面,我们要加大国际交流的力度,建立师生全球培训“Global Study”制度。即在全球各洲设置学习点,分批、择优选送师生进行学习交流体验,并探索“一点多国”交流方式,即一学习点多国学生同时交流;同时要探索英语的分层次教学,学校准备成立English Club(英语俱乐部)和English Academy(英语学会),配备不同教材,根据英语能力水平把学生分成三组,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