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天阁项目群塔施工技术方案分析及应用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天阁项目群塔施工技术方案分析及应用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高层和超高层建筑采用塔吊群施工时,塔吊的正确选择及正确布置关系到群塔交叉施工安全和经济效益。本文主要通过天阁高层项目浅谈群体塔吊施工技术方案编制要点及注意事项,通过计算模型以及对交叉作业等影响塔吊工作的因素比较分析,总结群塔技术方案编制及实施等方面的安全技术要求。

关键词:群塔,平面布置,技术分析,交叉作业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绪论

Dubai Skycourts 项目位于中东最大的贸易金融中心阿联酋的旅游城市迪拜,建筑基地面积有4万m2,建筑总面积42万m2,为1B+1G+3P+21F裙楼+6栋塔楼组成的大型公寓及办公楼。本工程由地上六栋高层商务楼、公寓及地下车库组成。地下一层至裙楼三连为一整体,基底相对标高为+28.65m。地上塔楼部分主楼21层,高度87.3m。本工程采用全现浇钢筋框架-核心筒砼结构,柱距(跨度)主要为8.0×8.0米。

“天阁”项目场地不规则,最长距离346米,最短距离290米,最宽160米,最窄96米。为完成现场物料的垂直运输任务,拟在施工现场安装12台塔吊,12台人货两用电梯,12台布料机即每栋塔楼各2台。各塔采用支腿固定基础与筏板整浇,塔吊基础预埋在筏板基础中,待塔吊安装到位后,结构主体施工到一定高度,各塔均需附着。

2 塔吊布置

2.1塔吊数量的确定

钢筋工程量及吊次:

一个塔楼标准层的钢筋用量约为100kg/m2x2000 m2=200吨,钢筋按平均1.5吨/吊,则标准层钢筋需要吊次为:

200吨/1.5吨=135吊次

模板工程量及吊次:

标准层框架柱约为40个,由于框架柱的模板较轻,则塔吊一次可吊运一个框架柱的模板,则标准层框架柱模板需要的吊次为:40吊次

标准层剪力墙长度约为100米,由于本工程层高较高,单块模板的长度为3.3米计算,则标准层剪墙模板需要的吊次为:100米/3.3米=30次,考虑到本工程转角墙较多,模板长度小于4米配置以及角模的配置用量,剪刀墙安装是总吊次为30×1.5=45吊次

标准层梁板模板面积约为2100,考虑到模板吊运时模板的堆高等情况,每次模板吊运的面积为90,则标准层梁板模板需要的吊次为:2100/90=24吊次

标准层梁板模板碗扣支撑系统用量保守估计为100吨,塔吊按平均1.5吨/吊计算,则标准层支撑系统需要的吊次为:130吨/1.5吨=67吊次

综合考虑模板的安装与拆除,标准层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总吊次为:(40+45+24+67)×2=352吊次

脚手架钢管:20吨,需要吊次:15吊次。

门窗框模板:需要吊次15吊次

水电预埋管件:需要吊次为10吊次

标准层总共塔吊吊次累计:

135吊次+352吊次+15吊次+15吊次+10吊次=527吊次

标准层所配置塔吊可提供吊次:

标准层结构施工配置2台塔吊,标准层工期为9天/层,按平均15分钟1个吊次计算,每天工作10小时,则塔吊总共可提供吊次为:2×9×10×60/15=720吊次

结论:

标准层所配置塔吊可提供吊次:720吊次>标准层总共需要塔吊吊次累计:527吊次。

考虑在施工过程中塔吊运输可能每天的工作时间将基本不少于10小时,因此塔吊的配置能满足9天/层的施工速度。

2.2塔吊平面布置原则:

2.2.1满足施工需要,尽可能不出现,或尽可能减少施工盲区;本工程12台塔吊同同时施工,有的覆盖范围已相交,需进行限位处理,塔吊中心到相应结构或塔吊的边、角连线向结构外15°及结构所在范围内不得被塔吊起重臂扫过。这是满足塔吊正常施工的要求。

2.2.2 12台塔吊均位于地下室内,为避免塔身将结构主梁截断,塔吊中心到最近的主梁边应保证在有一定距离,方便主梁施工。

2.2.3保证塔吊安拆、使用方便,塔吊中心距离待建结构地上部分最外沿或外架边距离不得小于2.5米,塔吊起重臂位于顶升方向时,塔吊的起重臂、平衡臂等部件到待建结构外沿距离不得小于2.5米。

2.2.4塔吊初始安装高度时,起重臂、平衡臂等可回转部件尽可能能够整周回转而不

碰到周围的树木、已有建筑等实体结构。

本项目地下部分为一层,到首层后裙楼部分有内收,故首层有梁上生根的柱子,这样首层结构平面需布置大量转换梁。塔吊布置充分考虑以上要求,并根据现场实际、施工需要、塔吊的起重性能及附着要求等因素,最终确定塔吊的现场定位 (见下图)

Figure 2.1群塔现场平面布置图

Figure 2.2 塔吊平面定位坐标图

2.3群体塔吊施工交叉作业防碰撞分析

2.3.1群塔作业实际状态及因素分析

由于受不规则场地和工期等因素影响,按规划布置的塔吊存在严重的交叉作业,最为严重的是:1台塔吊作业要与另5台塔吊交叉作业面的有1台(9#);1台塔吊作业要与另4台塔吊交叉作业面有3台(5#、7#、11#);1台塔吊作业要与另3台塔吊交叉作业面的有3台(1#、2#、4#);1台塔吊作业要与另2台塔吊交叉作业面的有5台(3#、6#、8#、10#、12#)。如果解决不好群塔作业问题,就将带来严重的后果:①塔吊与塔吊之间的碰撞;②塔吊吊钩钢丝蝇与大臂或平衡臂的碰撞;③塔吊与相邻建筑物的碰撞;④塔吊与布料机的碰撞。这样严峻的安全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这在国内和中东公司的工程施工中尚属首次,经项目部集体研究并经大家讨论通过:①建议安装群塔防碰撞系统;②对同一高度交叉作业的塔吊大臂长度控制;③为控制交叉作业面,在裙楼施工结束对部分塔吊大臂实行截臂,以减少交叉的碰撞机率并以表格形式将最为关键的施工过程中的塔吊安装高度与建筑物的施工进度控制进行对比,这样可以控制并指导塔吊安装与现场进度之间的不协调,从而避免出现交叉作业所带来的碰撞等等问题。

在多台塔机同时施工时,如何防止塔机相互碰撞,防止塔机与建筑障碍物碰撞以及防止吊物进入某些(如街道、校园、公众区域、铁路、电网等)上空等,一直是建筑施工安全中最重要的问题,有关部门已将其纳入严格的施工安全管理,制订了相应的法规和标准,希望最大限度地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尽管如此,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某些塔吊间的干涉碰撞或吊物误入保护区域上空等安全事故。此类事故发生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1 塔吊操作者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塔机吊起的重物上,而忽视相邻塔机的运行状况;2操作者几乎看不到自己塔吊的平衡臂;3(相邻低塔)塔机操作者会因阳光眩目或夜间光线不足而看不到其它塔吊的纤细吊索进入自己的工作区域;4塔机操作者可能会错误估计他所操纵的塔机吊臂尖端与其它塔吊或建筑物之间的距离;5对跨越建筑物之外的某些保护区域(吊钩禁入区),操作者几乎看不到。 因此如何解决、预防此类事故发生的措施和方法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2.3.2 群塔作业防撞安全管理措施

鉴于群塔作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及协调工作的不确定性,以上问题经常出现,影响工程现场作业,我项目部结合天阁项目的三种型号塔吊性能进行反复研究,考虑本工程的施工进度是分流水段进行,但在施工进度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我项目部设计出天阁项目群塔作业控制表,采用塔机防碰撞系统同时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供群塔作业方案以借鉴和群塔作业过程中以指导安全操作。以下是天阁项目群塔防撞措施的内容及相关措施。

Ⅰ塔机防碰撞系统

天阁项目采用的塔机防碰撞系统是一种司机工作辅助安全系统,仅是一种辅助控制装置,它能提供有用的塔机操作信息和必要时的强制停车控制,但不能取代塔吊操作者的指令,不能完全将它作为一种安全保护系统。虽然它已将现场可能出现的各种系统缺陷及其避免方法集成到系统中,但复杂的现场还存在着某些没被识别出的缺陷,何况迪拜的气候条件塔机防撞系统是不是能适应,还需实践检验。对识别出的缺陷,系统会立即启动对应固化的解决方案,若缺陷没有被识别出来,塔机会像没有安装防碰撞系统一样的工作,此时,塔机工作中就存在潜在事故危险。在其系统中出现的一系列系统本身可能出现的缺陷,这其中失效因素有以下几点:

1、系统内部缺陷,如系统部分零部件失效。

2、传感器精度偏差。

3、相邻塔机防碰撞系统被解除。

4、相邻干涉塔机系统有缺陷。

5、需要交流信息的任何2台塔机上的CXT/800系统通讯故障。

以上这些故障若没有被有效识别出,都可能造成塔机防碰撞系统失效,这将威胁着塔机的正常使用。因此,系统投入使用后,定期对传感器精度校准和零部件的维护也十分重要。

Ⅱ 控制特殊操作要求的工作区(根据工程需要适时调整)

1、限制塔机进入某些工作区;

2、允许塔机有条件进入工作区;

3、对在某个工作区工作的塔机的最大速度进行限制;

4、允许自由设定安全工作区;

5、允许塔机以某种特殊逻辑规则在某些工作区工作。

Ⅲ塔吊安装高度限制和吊臂长度限制:

天阁项目群塔塔机安装分为五次,每次都需做详细的对比,确保塔吊升高过程中出现碰撞等问题,原则是先高后低,逐次提升。

图2.3.1第一阶段安装高度

1本工程流水作业进度是:A、D楼为第一进度;B、E楼为第二进度;C、F楼为第三进度。也就是说:1#、2#、12#、11#塔吊为第一“高度群”;3#、4#、10#、9#塔吊为第二“高度群”;5#、6#、8#、7#塔吊为第三“高度群”。但各施工进度只相差一至二层约6.6米,再加上塔吊间的距离太近,并且有的塔吊就安装在两幢楼的中间,因此塔吊安装高度要整体综合考虑,并适时调整工作区。

在塔吊安装到最大独立高度而楼层施工进度达不到第一道附着,而塔吊间又存在碰撞隐患时,采取安装临时附着措施,再将该塔顶升到最大独立高度。为满足施工需要和塔吊作业安全,1(A01)号塔在裙楼的P2层(第6.5个标准节)处安装临时附着,并将其顶升到58.8m,等楼层施工到30米以上时,在30米处安装正式附着,此时将临时附着拆除;其它各塔都安装到上表中塔吊第一阶段的安装高度。塔吊第二阶段的安装按下表《塔吊第二阶段安装高度》安装。

图2.3.2第二阶段安装高度

2、在塔吊第一、二阶段安装高度,由于受施工进度和塔吊型号的制约,塔吊间高差不能完全满足安全间距,此时要求塔司严格按照《塔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谨慎操作,并正确使用群塔防撞系统,确保施工安全。表中所有低塔必须在相邻高塔安装第一道附着并顶升之后完成“塔身顶升、安装附着、再顶升(如6#、8#)”或“安装附着、塔身顶升”的工序。8#塔在安装附着之前的顶升,必须限制9#塔的工作区域。

图2.3.3第三阶段安装高度

图2.3.4第四阶段安装高度

图2.3.5第五阶段安装高度

3、塔吊第三、四、五阶段安装高度,按表中的高度安装附着和塔身高度,各阶段的顶升时间分别为不能满足施工高度时进行。只有1#塔在安装第三道附着之后,施工高度超过95米再在88.8米处安装第四道附着,然后将其顶升至123.4米高度,才能保证各塔的安全运行。

Ⅳ天阁项目群塔防撞控制表

编制此表目的是为了指导现场塔吊安装时控制高度以及编排12个塔吊安装顺序。如下图所示,这也是提供现场塔吊安装时机的理论依据,为实际安装操作提供位置及时机参考。

图2.3.6天阁项目群塔防撞控制表

3 塔吊安全计算模型选择及分析应用研究

3.1塔吊基础计算模型选择及分析

塔身固定式自升塔吊的基础必须满足两项要求:一是将塔机上部荷载均匀地传给地基并不得超过地基承载力;二是要使塔机在各种不利工况下均能保持整体稳定而不致倾翻。因此,这种塔机基础体积相当庞大,基础重量要相当于塔机压重的重量。这种固定式塔机基础重量与塔机自由高度密切相关,自由高度越高基础重量越大。以本项目TC6023A塔吊为例,当立塔高度达到120及以上时,塔身有三个附着架,此时其上塔身悬出最大高度为36.5m时,地基承载力为0.55mpa,监理方要求混凝土基础尺寸需达6.0 m×6.0 m×2.5 m。因此,为节省基础构筑费用,本项目塔吊基础与筏板基础共同浇注,借助筏板基础增加塔吊基础的使用安全,这样与监理方协调过后本项目基础尺寸取为6.0 m×6.0 m×1.4 m。

下面通过对塔吊荷载分析,计算模型建立,选取理论依据,计算荷载的取用,弯矩、轴力计算,配筋计算差异等等,实际工作中不同规范体系下,对同一结构模型分析计算,并在施工过程中如何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建造。

根据中联重工提高的塔吊使用说明可以知道采取支腿固定式基础的基础荷载见下表:

3.2 基础计算模型假定及计算分析:

塔吊为刚接在基础上单柱,则基础为柱下独立基础(实际塔吊基础与筏板基础为一个整体,这里取出塔吊基础单独计算,保守计算)。

3.2.1、基础类型: 柱下独基,计算截面尺寸

3.2.2、依据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3.2.3、几何数据及材料特性

几何数据:

B1 = 3000 mm, A1 = 3000 mm

H1 = 1400 mm, H2 = 0 mm

B = 2000 mm, A = 2000 mm

B3 = 0 mm, A3 = 0 mm

无偏心:

B2 = 3000 mm, A2 = 3000 mm

基础埋深d = 1.40 m

钢筋合力重心到板底距离 as = 80 mm

材料特性:

混凝土: C45 钢筋: T460

3.2.4、荷载数据

作用在基础顶部的基本组合荷载,取3.1中塔吊支腿固定式基础的基础荷载,选取工况组合作为计算荷载,为简化计算,此处扭矩不予考虑。

(1)作用在基础顶部的基本组合荷载

F = 812.00 kN

M= 2693.00 kN•m

V= 0.00 kN

折减系数Ks = 1.35

(2)作用在基础底部的弯矩设计值

弯矩: M0= M-V•(H1+H2) = 2693.00-0.00×1.40 = 2693.00 kN•m

(3)作用在基础底部的弯矩标准值

弯矩: M0xk = M0x/Ks = 2693.00/1.35 = 1994.81 kN•m

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为(因为基础上为地下室故只计算基础自重):

G =γm×l×b×d = 20.0×6.00×6.00×1.40 = 1008.0kN

3.2.5、基础几何特性:

底面积:S = (A1+A2)(B1+B2) = 6.00×6.00 = 36.00 m2

抵抗矩:W= (1/6)(B1+B2)(A1+A2)2 = (1/6)×6.00×6.002 = 36.00 m3

3.26、轴心荷载作用下地基承载力验算

1、修正地基承载力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 = 550.00 kPa

2.轴心荷载作用下地基承载力验算

计算公式: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下列公式验算:

pk = (Fk+Gk)/A (5.2.2-1)

Fk = F/Ks = 812.00/1.35 = 601.48 kN

Gk = 20S•d = 20×36.00×1.40 = 1008.00 kN

pk = (Fk+Gk)/S = (601.48+1008.00)/36.00 = 44.7 kPa ≤ fa,满足要求。

3.2.7、偏心荷载作用下地基承载力验算

计算公式: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下列公式验算:

当e≤b/6时,pkmax = (Fk+Gk)/A+Mk/W (5.2.2-2)

pkmin = (Fk+Gk)/A-Mk/W (5.2.2-3)

当e>b/6时,pkmax = 2(Fk+Gk)/3la (5.2.2-4)

沿弯矩方向:

偏心距ek = M0k/(Fk+Gk) = 1994.81/(601.48+1008.00) = 1.23 m

e = ek = 1.23m > (A1+A2)/6 = 6.00/6 = 1.00 m

pkmax = 2(Fk+Gk)/[3(B1+B2)(A1-ek)]

= 2×(601.48+1008.00 )/(3×6.00×1.77) = 101 kPa

≤ 1.2×fa = 1.2×550.00 = 660.00 kPa,满足要求。

3.2.8.基础抗冲切验算

计算公式: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下列公式验算:

Fl ≤ 0.7•βhp•ft•am•h0 (8.2.7-1)

Fl = pj•Al (8.2.7-3)

am = (at+ab)/2 (8.2.7-2)

pjmax, =101kPa,对偏心受压基础可以取基础边缘处最大地基单位面积净反力,故

pj = pjmax,-G/S =101-28 =73kPa

(1)柱对基础的冲切验算:

计算冲切截面超出基础冲切范围。故柱对基础冲切满足要求。

(2)变阶处基础的冲切验算:

H0 = H1-as = 1.40-0.08 = 1.32 m

验算方向:

Al= 1/4•(A3+2H0+A1+A2)(B1+B2-B3-2H0)

= (1/4)×(0.00+2×1.32+6.00)(6.00-0.00-2×1.32)

= 7.26 m2

Fl= pj•Al = 73×7.26 = 530 kN

ab = min{A3+2H0, A1+A2} = min{0.00+2×1.32, 6.00} = 2.64 m

am = (at+ab)/2 = (A3+ab)/2 = (0.00+2.64)/2 = 1.32 m

Fl=530 kN ≤ 0.7•βhp•ft•amx•H0 = 0.7×0.95×1800.00×1.320×1.320

= 2085.65 kN,满足要求。

3.2.9.基础受压验算

计算公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Fl ≤ 1.35•βc•βl•fc•Aln (7.8.1-1)

局部荷载设计值:Fl = 812.00 kN

混凝土局部受压面积:Aln = Al = B×A = 2×2= 4 m2

混凝土受压时计算底面积:Ab = min{B+2A, B1+B2}×min{3A, A1+A2} =36m2

混凝土受压时强度提高系数:βl = sq.(Ab/Al) = sq.(36/4) = 3

1.35βc•βl•fc•Aln

= 1.35×1.00×1.22×21.1×4×100000

= 139006.20 kN ≥ Fl = 812.00 kN,满足要求。

3.2.10.基础受弯计算

计算公式: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下列公式验算:

Mi=a12[(2L+a')(pmax+p-2G/A)+(pmax-p)•L]/12 (8.2.7-4)

Mii=(L-a')2(2b+b')(pmax+pmin-2G/A)/48 (8.2.7-5)

(1)柱根部受弯计算:

G = 1.35Gk = 1.35×1008.00 = 1360.80kN

受弯截面基底反力设计值:

pmin = 0.00 kPa

pmax= 1.35pjmax, =1.35x101.03 kPa = 136.3 kPa

pn= pmin+(pmax-pmin)(2A1-A)/[2(A1+A2)]

= 0.00+(136.3-0.00)×4. 0/(2×6.00)

= 45.5 kPa

Ⅰ-Ⅰ沿弯矩方向柱边截面处弯矩设计值:

MⅠ= [(A1+A2)/2-A/2]2{[2(B1+B2)+B](pmax+pn-2G/S)

+(pmax-pn)(B1+B2)}/12

= (6.00/2-2/2)2[(2×6.00+2)(136.3+45.5-2×1360.80/36.00)

+(136.3-45.5)×6.00]/12

= 677.2kN.m

Ⅱ-Ⅱ垂直弯矩方向柱边截面处弯矩设计值:

MⅡ={(B1+B2-B)2[2(A1+A2)+A](pmax+pmin-2G/S)}/48

= [(6.00-2)2(2×6.00+2)(136.3+0.00-2×1360.8/36.00)]/48

= 283.2kN.m

= =1390mm2< As= ρminbh=0.0015x1000x1400=2100 mm2

选配T25@150As=2940 mm2

实际配筋为双层双向T25@150,满足配筋计算要求。

3.3英标BS8110规范对塔吊基础方案影响及比较

本项目工程所在地迪拜实行英标规范,所以安全技术需用BS规范要求验算,并提交监理审阅批准后,方可用于现场施工。

通过PROKON软件对单柱基础受力分析,下图显示数据录入及分析相关结果

Default single column example: ULS stability checks

Figure 3.3.1Input Data

Figure 3.3.2 output Data

通过上述模型分析计算,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地基承载力按国内规范计算

pkmax=136.3kpa,于图中Soil pressures at ULS 146.44kp 相差不大,地基极限承载力Fa=550kpa是没有问题的。

Figure 3.3.3 Bending scheduleData

由图中可知,软件分析选用16T32@400 双层双向,配筋量为1880mm2,所以实际配筋41T25@150是符合计算要求的。

4、附墙计算

以塔楼A的塔吊为例,TOWER-A的塔吊编号为A01,A02。塔吊类型为6020A,自由高度为52米,控制高度为33.6米,实际高度为33.6米。塔吊最终高度为112.8米,其中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可以设置三道附着。

4.1计算公式 :

① 在X轴向的合力为零F x=0:

② 在Y轴向的合力为零F y=0:

③ 对原点O的合力矩M O=0:

注:联解三个方程,求出F1,F2,F3的最大压力和最大拉力,其中θ为0o-360o取值

图4.1附墙示意图

计算结果如下:

(1)Fx1的最大拉力 F1拉=±137kN

(2)Fy1的最大拉力 F1拉=±296kN

(3)Fx2的最大拉力 F1拉=±186kN

(4)Fy2的最大拉力 F1拉=±228kN

以上计算结果按照川建塔吊附着操作手册及说明书对照安装附墙拉杆,满足塔吊自身稳定性要求,结构自身剪切刚度均满足要求。

4.2、附墙高度计算

1)本工程筏板结构绝对标高为28.65m,这个标高是塔吊的相对标高为±0.00m。因此我们首先计算出塔吊需要附着的相对标高,然后再换算成绝对标高。

2)尽量使附着点处于塔吊标准节上部和中间之间。对于建筑来说应当在楼板上面。

3)塔吊最底处标准节至筏板结构标高距离为300mm。

4.3、拉接安全验算:

4.3.1、建筑物结构计算

被拉接圆柱的抗剪强度验算:仅仅考虑混凝土,钢筋暂不考虑。柱直径为800mm,A=r2=502400mm2,混凝土强度为C50,ftc=2.9Mpa,抗剪承载力为:N剪=1456.96KN。而附着点支座的最大受力一般为300KN,满足安全要求。

混凝土抗剪强度[MPa]

4.3.2、连接柱的安全验算

1)柱子额外纵向加筋,来抵抗额外的弯矩:

额外螺纹32根数

最不利弯矩M的确定:

由于本工程大部分柱子短边截面尺寸为300mm,标准层净空高度为3.3m,通过对塔吊附着点支座最大受力的比较,9#塔吊的Fx3和Fy3为最不利受力。取安全系数为2。

于是Mx=2×Fx×L=2×402×3.3=2653.2KN.M

My=2×Fy×L=2×111×3.3=33543.9 KN.M

额外加筋能够抵抗弯矩:

M=2As×fy×0.87×240=2 As×460×0.87×240≥ =2752.8KN.M

可以求出:As≥14330mm2。取螺纹32的钢筋,计算得出需要18根。

增加方法为在附着层柱子上增加,有具体问题再进行具体解决。

2)增加横向钢筋来抵抗额外剪力:

抵抗额外剪力的螺纹12钢筋根数

以1#塔吊为例,额外增加的力为:Fx1=137KN

Fy1=296KN

取螺纹12的钢筋,As12=113mm2,fy=460N/mm2,S=150mm。

X方向抵抗力为:Fx抗= = =n83.2KN≥Fx1=137KN,因此,可以得出nx=2。

同理,可以得出ny=4。

4.3.3、预埋件加工图:

根据计算的支座力,我们确定撑杆基座与建筑物的连接方式为预埋,预埋板采用20mm厚的Q235A铁板,长和宽尺寸为600mm400×20mm,撑杆基座与预埋板焊接,焊条为E4316,焊缝高度为18mm。

长方型柱子上的预埋铁板的锚固钢筋为10根,直径为20mm,内部净长度为240mm,弯勾净长度为50mm。

圆柱子上的预埋铁板的锚固钢筋为10根,直径为20mm,内部净长度为240mm,弯勾净长度为50mm。

7 参考书目:

1、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版

2、建筑施工计算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江正荣编著

3、长沙中联重工TC6020A系列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4、长沙中联重工TC5023A系列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5、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