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废墟上的新塔热遗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废墟上的新塔热遗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们到肖若恩托勒盖村中寻访时,村民们只是远远看着。但当我站在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硕县新塔热遗址的废墟上,历史的悲壮感油然而生。

据《和硕县志》记载,新塔热遗址位于县城东南8公里,苏哈特乡肖若恩托勒盖村,东西长400米,南北宽300米,面积为12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12米,出土过石器和褐色彩陶。1981年,经新疆文物考察队考证为新石器时代遗址,因位于新塔热附近而得名。遗址出土的彩陶与新疆东部几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相近,但其乳白的色质和构图的风格,都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

20世纪70年代,在遗址中找到碳化标本,据文化部文物局测定,遗址为原始村落遗址,年代为先秦。

和硕县新塔热乡的张孝武,他自小在新塔热遗址旁的包尔图农场长大,在他的记忆里,20世纪70年代时,大家都在遗址上取土肥地。除此之外,他已记不起太多的事情。之后,我们专程拜访了和硕县新塔热乡83岁的侯素兰老人。

听说我们要问新塔热遗址的事儿,老人很有顾虑,她以为我们是为30年前的事情而来的。“老人家,我们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挖掘素材宣传和硕。”听了我们的话,老人说:“哎哟,都忘了是哪一年的事儿了。记得那天他回来后说从工地(新塔热遗址)上挖出了个瓦罐子,一铁锨打下去看见里面有珠子和金耳环,大家就开始哄抢,他也捞了一点儿回来,拿回来没多长时间就被工作队的人收走了,俺啥都没有了,什么都没留。”

侯素兰老人说的那个他,是她已过世的老伴张维平。张维平是新塔热乡一带在新塔热遗址上发现金子的第一个人,这事儿有不少见证者,65岁的郑庆良就是其中之一。

郑庆良回忆说侯素兰老人说的工地,其实是20世纪70年代末他同张维平一起取土肥地的新塔热遗址。那时候,不光和硕县的人在新塔热遗址上取土,就连和静县、焉耆县也有人来此处抢土。大家为什么抢着来此处拉土呢?因为那个地方的土上到地里面苞谷长得好。

郑庆良还回忆,20世纪70年代,有个叫哈力克的人首次在新塔热遗址上取土肥地,结果他家当年的苞谷长得非常好。那时候能多打粮食是天大的事情,因此得到这个消息后,当地的人都一拥而上抢着到新塔热遗址上去取土。一时间,人们从遗址上挖出了上百个陶罐,多数陶罐都被拉土的车给压碎了。郑庆良也曾随手拿了两个陶罐回家给孩子玩,结果让工作队的人知道后收走了。

郑庆良和张维平一起取土的那天,张维平无意间从遗址的土堆里挖出个陶罐。然后,张维平一铁锨就把那个陶罐给打碎了,发现那个陶罐里装有珠子和金耳环。

我们很好奇后来大家为什么都不去新塔热遗址了?郑庆良老人告诉我们:“有一次,我们取土的时候,在一个老墙角下挖出了一个埋人的坑,里面全是人的尸骨,吓死人了。”

查阅了大量资料后我们得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新塔热遗址进行发掘后,从此,在遗址上取土的事儿被明令禁止。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新塔热遗址进行发掘后的发掘报告称:1979年4月,驻天山南某部严文安送交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一件他们在挖土时发现的玉石斧,玉石斧出土地是一个文化深厚的古遗址,研究人员随即对其进行了调查清理。

发掘报告中还写道:新塔热遗址是一个椭圆形台地,长径230米、短径160米左右,略高出周围1-3米。台地南侧可见一处残墙,由土坯构筑,土坯曾经被火烧过。台地的东北两侧有土阜遗存,大者长5米,宽3米,高1.5米左右,均为红烧土,中间夹有芦苇的痕迹。土阜连接成弧形,半包围于遗址之东北。遗址南侧不远处有一条宽百余米、东西走向的低洼地,似为古河道遗迹。

据了解,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当年在此处采集了一批陶、石、铜器标本,并在新塔热遗址开了4条探沟,发现了灶坑、火炕。当时发掘的报告认为:新塔热遗址出土的黑褐色陶器与罗布泊、阿拉沟、鱼儿沟、查布河沟的文物均不相同,就是彩陶也与周边其他区域有明显的不同。这些迹象都表明,在距今3000多年前,新塔热一带已进入铜器、石器并用时代,陶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大量使用。那时,这一地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兼营狩猎和饲养家畜,手工业也开始发展。

当我查阅完有关新塔热遗址的文献资料,感受着村民对这片遗址的期待,当我站在遗址边,看着这里的残垣,我不得不陷入深深的思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