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构建尊重平等的师生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构建尊重平等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以身作则。在日常的师生交往中,教师的态度、行为、处事方式等无一不体现了教师的师德素养。师生关系应该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之上,以真正的民主激发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的心灵世界,保护学生的个性,以平等培养平等的态度使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的关系。
关键词:师生关系;平等;民主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6-136-01
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关乎着学生素质高低和性格的完善。在学校教育中,很多老师对学生事事关心,可以说是无微不至了,然而这种包办代替却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性,约束学生的个性发展。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之上,以真正的民主激发学生的潜能。
一、民主的学校教育,意味着尊重学生的心灵世界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人,成材,而成人的关键之一就是培养对人的尊重。在学校,这种尊重是双向的,平等的,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强调的往往只是学生对老师的尊重,而忽视了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学生还小,懂什么?”这是不少老师的固有观念。因而有时强迫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甚至完全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培养学生。
老师对学生的尊重,首先是对其心灵世界的尊重。处于青春期的小学生,尤其需要这样的尊重。比起小学生,小学生显然有更复杂而又不愿意轻易向老师敞开的内心世界。他们虽然还不可能真正脱离老师的呵护,却有着强烈的主观愿望;他们开始关注自身的形象(容貌,风度等),也尝试着用自己的眼睛打量社会,审视世界;当然,对身边的教师,也会在背后或者日记中评头品足……这些“愿望”“关注”“打量”“审视”以及“评头品足”,有时很幼稚,不成熟,有失偏颇,但是“眼泪,微笑,沉思,全是第一次”“这是人生的第二次诞生”老师对学生的种种“怪癖”应以积极的态度来辅助(而不是代替)孩子完成这“精神生命”的诞生。
尊重学生的心灵世界,就是保护学生的个性。学生来自四面八方,不同的家庭环境和教育,不同的遗传基因的影响,形成不同孩子不同的个性特征,而从人才学的角度讲,越有个性的,将来越具创造性,这也符合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而老师,往往由于认知上的先入为主,一定想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人才,而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有时由于学校的管理制度和升学压力,也易忽视学生的个性而只追求学习成绩;而学校和班级由于管理的需要,着意培养“乖学生”表扬“三好”、“五好”学生。
如此种种,使那些别具一格、身怀特长的学生的发展空间变得狭小甚至没有立锥之地。长此以往,学生没有了锋芒和棱角,变乖了,守纪律了,升学率也有所提升,学校声誉也好了,但是它却是以磨灭学生的个性为代价。
然而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升学率又提高了多少呢?我们的老师快乐了吗?我们的学生快乐了吗?让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为社会培养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才,为这个缤纷的世界抹上一层艳丽的色彩!尊重学生的心灵世界,还应该宽容学生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不单小学生有,我们成人也有。试想一下,在单位里我们是不是也有和领导叫劲的时候呢?有时领导布置下来我们讨厌的事时,我们是不是也发表过一些偏激的牢骚呢?因而,对于成长中的小学生,他们的“逆反心理”更加突出,我们就不难理解了,因为他们开始有了成人感。一般而言,他们不愿意一言一行都听命于老师,总想体现出思想上甚至行动上的独立性,所以越来越“犟”;而他们的世界观还不成熟,看问题还不可能全面,所以难免“偏激”。当然,一味迁就学生的“逆反心理”也无助于他们的成熟,老师应该加以正确的引导。但是引导的前提是宽容其存在,并承认其中的积极因素。
我认为“逆反心理”所蕴涵的最大积极因素是不盲从并且愿意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这恰恰是一种极可贵的精神萌芽。如果靠斥责和各种惩罚来使学生就范,那么,我们在扑灭学生精神火花的同时,也很可能为其下一步的人格发展埋下悲剧的种子:要么盲从,没有了主观,没有了独立的思维和思想;要么越加偏激,孤傲不群,甚至忧郁而我行我素。
二、民主的学校教育,还意味着以平等培养平等
时展到了今天,我们不停地在追求一种广泛的平等,理所当然不能忽视了老师和学生之间也应该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的关系。而平等只能由平等来培养。专横独断只能繁衍出更多的专横独断。班级的平等气氛,对学生是一种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民主教育。
老师对学生的平等态度,源于老师的一颗童心。老师的兴趣和幽默固然重要,但是关键是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心与心的交流,灵与灵的碰撞,以一种真诚的朋友之爱去关爱学生,这种爱的源头就是童心。
老师可以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适当时候可以放下师道尊严和孩子打成一片。比如和学生一起做游戏,一起去郊游,一起在郊外的原野上扑打成一团。我记得我做班主任时,有次带学生去野炊。间隙,一群男生就向我冲过来,我还不知咋会事,他们已经把我高高抛起,其他同学也在一旁高兴的大叫。我也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在小溪里打水战,大家都很开心。结果证明,这个班级有极强的凝聚力。其乐融融的学习和生活,是多么让人开心的回忆。
斐斯泰洛齐在《与友人谈波斯坦兹经济的信》中这样深情地写道:“我决不使我的孩子们,在一天中没有一分钟不从我的面部和我的嘴唇知道我的心是他们的……他们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他们的欢乐就是我的欢乐,我们一同哭泣一同欢笑。”能够和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老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己朋友的,这便是童心赋予师生关系的平等。
三、教师应该勇于向学生承认自己的错误
孔子曰:”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从理论上讲,承认错误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实际中却有相当多的老师不愿意向学生认错,尤其是由于教育学生而不慎伤害了学生的尊严时,就更放不下自己的面子。然而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有了较强的是非辨别能力,老师的固执甚至恼羞成怒,只会使学生更看不起老师。而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不仅可以避免对学生的伤害和正确维护老师的威信,更能让学生明白有错必改和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意识。一自己的人格培养学生的人格。“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我们对学生进行平等意识教育的时候,切莫忽视了自身的形象。卢梭在《爱弥尔》中忠告教育者:“不要在教天真烂漫的孩子分辨善恶的时候,自己就充当了引诱的魔鬼。”所以,在我们要求学生纠错改错的时候,也不要忘了时时反省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