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丹巴中学危岩治理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丹巴中学危岩治理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对丹巴中学后山危岩的各个危岩体进行破坏模式分析,对每个危岩点的稳定性、跳高、冲击能量进行分析和计算,最终提出比较合理的治理方法

关键词:地质灾害 危岩崩塌 丹巴中学 治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P6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8-130-02

近年来地质灾害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在四川发生“5・12”汶川大地震、“4・20”芦山大地震以后,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在“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理念下,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理所应当地放在首要位置,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勘查设计、治理施工工作刻不容缓。

1 概况

丹巴县位于四川西部高山峡谷区,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大渡河上游,地理坐标:东经101°7′26″~102°2′33″、北纬30°3′56″~31°9′12″。地理位置属于北半球亚热带气候区,日照充足,降雨集中,昼夜温差大。该地区基岩主要以变质岩为主,岩石松散破碎,风化严重,植被极少;受高山峡谷地形的影响,该地区危岩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点分布密集,爆发频度较高,当地居民称丹巴县为“地质灾害博物馆”。

丹巴中学危岩位于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水子乡大马村,由于在“5・12地震”后岩体多处产生裂隙、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斜坡稳定性降低,部分危岩体悬空,下部形成凹腔,严重威胁丹巴中学整个校区1500余名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公共设施安全。

2 勘查区基本情况

勘查区内主要以志留系茂县群第四岩组银灰色(硅线、兰晶、十字)柘榴二云(英)片岩为主,岩石松散破碎,风化严重,共发育危岩带3处,其中1号危岩带位于斜坡临空面上部,2号危岩带位于斜坡中部,形成危岩区的主体结构,3号危岩带位于斜坡的下部,距离威胁对象最近。各危岩带边界清晰,变形迹象明显,多沿高陡临空面发生崩塌,平面形态多呈舌形、弧形及带状,剖面形态多呈凹线形。危岩带坡度一般大于50o,斜坡崩塌破坏后,出露的基岩断面坡度60o~70o,形成陡崖及倒岩腔。

区内岩体破碎,坡体上岩体风化表层及卸荷裂隙发育。1号危岩带风化层厚度约0.5m~2m,裂隙基本贯穿危岩体,长度约5m~8m,卸荷裂隙带即以该危岩带的风化层为主。2号危岩带风化层厚度约0.8m~4m,发育有W3的深切割岩体的裂隙,基本贯穿危岩体,长度约6m~12m,该危岩带的卸荷裂隙带即以风化层和贯穿岩体的破碎带为主。3号危岩带风化程度稍低,风化层厚度约0.2m~1.5m,发育有W4的深切割岩体的裂隙,基本贯穿危岩体,长度约3m~6m,该危岩带的卸荷裂隙带以贯穿岩体的破碎带为主。斜坡上部以风化层形成的卸荷裂隙带为主,中下部为以风化层结合岩体裂缝而形成的卸荷裂隙带为主。

3 危岩的稳定性计算

目前,按照不同的标准,危岩分类系统多样,但从工程防治的角度按照危岩失稳类型进行分类更有价值,可将危岩概化分为滑移式危岩、倾倒式危岩和坠落式危岩三类。当软弱结构面倾向山外,上覆盖体后缘裂隙与软弱结构面贯通,在动水压力和自重力作用下,缓慢向前滑移变形,形成滑移式危岩(其模式见图2);当软弱夹层形成岩腔后,上覆盖体重心发生外移,在动水压力和自重作用下,上覆盖体失去支撑,拉裂破坏向下倾倒,形成倾倒式危岩(其模式见图3);多组结构面将岩体切割成不稳定的块体,当底部凹腔发育时,使局部岩体临空,不稳定块体发生崩塌,进而使上部岩体失去支撑,卸荷作用加剧,形成切割岩体的结构面,从而形成坠落式危岩(其模式见图4)。

4 防治方案建议

针对丹巴中学危岩的地形条件、危岩变形特征及稳定性分析,为保障治理工程安全并达到施工方便、节约投资等效果,从施工条件、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工程适用的角度出发,建议采用以下防治措施进行治理:

(1)首先对勘查区内坡面滚石、小型碎裂岩体、松散岩体采取以清除为主。

(2)危岩带1(WD01)所处位置较高,地形较陡,在暴雨及地震工况下产生崩塌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迫切需要治理,治理措施为对W5危岩体进行清除+锚固。

(3)危岩带2(WD02)处于坡体中部,危岩块体最多,对中学的危害性最大,建议对W1、W2危岩体进行表层清除+锚固+主动防护网,对W3危岩体进行表层清除+锚固+裂缝封填,对W8危岩体整体清除,附加在坡脚处修建拦石墙,能够确保中学主教学楼的安全。

(4)危岩带3(WD03)位于坡体下部,可对W4危岩体进行凹腔嵌补+裂缝封填附加在坡脚处修建拦石墙。

(5)对W6、W7危岩体进行锚固,对坡面已形成的落石进行切割清除,确保该危岩体不会构成威胁。

参考文献:

[1] 陈洪凯,王蓉,唐红梅.危岩研究现状及趋势综述[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3(03).

[2] 刘红应.论公路边坡危岩处理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