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将小学数学教学融入生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将小学数学教学融入生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新的数学教材从概念形成、方法的归纳、知识的应用等方面都为数学教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尝试:

首先,要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知识。数学研究的是客观存在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在数学小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也使他们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教学过程中,应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概念、计算法则,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实例。

其次,创设情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要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的习惯,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中的广泛应用的意识和能力。要努力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的环境进行练习,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他们在原有数学认知结构的基础之上与新知识相互作用,产生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已有的观念和意识有时往往难以解释和接纳新的概念和方法,教师必须把教学内容能动地进行加工。当问题与学生生活中的现实背景有关时,可以提供与问题相联系的实际模型,让学生观察、思考。同时,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情境,给学生更多实践活动的机会,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准确、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元、角、分”时,我设计在课堂上演“生活剧”:教师让一名学生到“商店”买4支铅笔,“售货员”告诉他一支铅笔3角2分钱,学生拿出2元钱,让“售货员”准确地找给零钱。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对元、角、分有了充分的认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计算。又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我先让学生摸一摸自己课前准备的圆,根据自己的理解,通过讨论,明白什么是圆的周长,再互相合作,测量圆的周长。多数同学都能用“围”、“滚”的办法,测量出圆的周长。有的还创造性地把圆折成四等份,先量出1/4圆的弧长再乘以4来计算。然后,我甩动绳系小球,形成一个圆,并提问:“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吗?”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从而得出圆周长的计算方法。这样,学生在掌握新知的过程中,手、眼、耳、口、脑等各种感官协同参与活动,不仅发展思维,培养了创新意识,而且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年龄较小,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以及逻辑判断水平都比较低。因此,数学教学更应贴近学生生活,并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则,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产生意义的场所,有了这个场所,我们更不应抽掉经验的成分,作为单纯抽象知识的堆积,而更应该注重情趣性,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乐趣,从而产生有意义的学习。

第四,让学生学到很好、更多的知识,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中学”学数学。“做中学”来自法国幼儿园,小学动手劳动的实验课,最初是法国加强科学知识教育的一项活动,后来由于其积极因素效果而不断拓展开来。客观存在的主要特征是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某种科学现象进行发问、讨论、引导学生锻炼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让学生去发展并表述真实的世界。“做中学”活动的原则主要是,一是让儿童去观察生活中的某一现象,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进行实验。二是在整个活动中间让孩子及时表达自己的对现象的观察,提出的假设,得出的结论并与同伴进行讨论。三是在一个主题下,教师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把活动分为若干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这些活动是教学计划的一部分。四是整体地安排整个“做中学”活动方案,使每次活动有内在的联系。五是儿童每人准备一个实验记录本,并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记录活动的全部过程。六是活动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知识和操作技术,同时学会口头语和书面语进行表达。

第五,学以致用,注重课后延伸。美国数学家波利亚曾说:“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问题解决”与数学教学有着密切的关联。小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这些实际问题都是已经通过数学处理的。只有把这些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才能真正达到内化。为此,应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让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搜集“生活中的数学”,并将它与书本知识有机结合,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学习了表面积的计算后,让学生联系房屋的装修,测量自己家厨房、卫生间,算出需要多少块地砖、瓷砖。又如,学了“比和比例”后,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通过测量计算国旗旗杆的高。每单元的知识学完后,我还组织学生说说本单元所学知识与我们生活中哪些问题有关,举些例子来说明,并以比赛的形式完成。这样,不但能巩固学生的知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就在生活中,而且使数学知识向课外延伸,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要走生活化道路是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从而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