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市场经济与体育教育改革的基本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适应市场经济,加强体育教育改革,即要按市场规律办事,也要遵循体育教育的发展规律。从这两出发,体育教育的基本对策,应拓宽体育专业教育培养目标,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优化教师结构,提高教师素质。
[关键词] 体育教育 市场经济 发展对策
市场经济是一种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进行社会资源配置的经济运行方式,它与计划经济条件的资源配置有极大的不同。市场经济(市场调节,等价交换,竞争机制)的三大基本要素和商品货币化、交换价值化、地域广阔化的显著特点,改变了全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高等教育也必须依照这样去发展,改革目前的教育体制。体育教育在这样的形势下,可谓危机重重,面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危机中有极大的生机,这是一个新课题,有必要重新审视。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体育教育特点
过去体育教育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状况是客观存在的,这是一个关系到下一步体育教育如何生存的重要问题,在危机与生机中只有选择适应才有立足之地。因此有必要对体育教育的本质、特点、性质、现状及其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作具体的分析。
1.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教育的发展受经济的制约,同时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推动作用。体育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其本质特征就是对人的培养,使之为社会经济服务。这使得它一方面具有周期长、效益滞后的特点;另一方面又必须面对未来,具有超前特点。在全面进入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逐步的引入市场机制。就现阶段而言,并非全部引入那些对教育有影响和作用的有关部分。引入的过程应是主动适应的过程,这是体育教育者的基本思想准备。
2.性质、类型与层次。我国的教育事业属于“对国民经济有全局性、先导性的影响的基础行也”。体育教育“全局性”、“先导性”的影响不是直接培养劳动力,而是完成国民的素质教育,间接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整个教育的发展需要市场调节。这种调节是以实现社会义务为宗旨,绝不应以盈利为目的。然而,现在的高等院校面对价格、竞争、投入、产出种种现实,从思想观念到生活方式都将有大的变化。体育教育必须正视这变化,努力培养教师和学生具有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开拓意识、风险意识、公关意识、法制观念和应变能力。要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多学科、多角度发展,学会读书,学会办事,学会怎么样适应社会”。我们应该看到,体育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不能只看到它与市场经济无关,而不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充分看清楚和认识市场经济对体育教育的影响作用,才能发挥自身的作用,自身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3.体育教育产业开发的迫切性。我国的基础教育,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而投入又是相对不足,体育教育经费更是捉襟见肘。纵有改变现状的宏伟蓝图,终因经费短缺而退却。可以断言,完全靠国家把体育教育投资加大的时代已逐步一去不复返。合理而又可能的选择,靠社会各界兴办教育,靠引进市场机制启动内部活力,靠自身的力量进行产业开发,其核心在于追求体育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首先,要搞好直接的经济开发,如运动保健康复器材、运动服装的开发,搞好体育宣传、广告、科技咨询、成果转让,开放体育场馆面向社会体育需求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其次,要搞好间接地产业开发,通过内部管理改革,使人才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减少浪费,从而提高办学效益。
二、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加大体育教育改革力度
适应市场经济,深化体育专业教育改革,既要强调市场经济的作用,也要遵循教育的自身规律。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体育专业人才。教育领域的活动规律不同于经济领域。因此,体育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的选择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必须考虑体育教育自身的特点。
1.拓宽体育教育培养目标。我国体育教育的培养目标就目前的基本状况来看,基本上把“三基”作为主要任务。显然,还跟不上市场的潮流,滞后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有许多国家,如美国、法国、英国等,已取消定向教育,即从综合大学本科毕业生中,择优培养各种专业人才,实行资格证书制度,从而促使教育者更好地去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样,我国体育教育也要顺应潮流和自身发展的基本规律,既要注重师范人才的培养,如师资等,还要培养体育界所需要的各层次、各类型的人才。因此,适当的发展非师范专业,不但不是对体育专业的削弱,相反地还会在某些方面促进高校体育教育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走上一个新的发展台阶。当前,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各院校的实际情况,适当的开设一些新兴学科,如体育运动人才、体育司法人才、武术和保安等。这些体育新学科将在客观上增强办学活力,使专业教育呈现多元化、开放式的特征,普通人才的体育人才的培养也将由单一型向多能型、素质型、复合型方向发展,从而将体育教育导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优化教师素质。办教育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市场的建立,以及社会和学校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树立教师队伍动态平衡观念。过去,一个教师从毕业分配工作到退休,一直在一个教研室工作,一直从事一门学科或一个专业的教学。有许多体育院、系还长期存在“近亲繁殖”的现象。今后,这种稳定的状态要打破。只有“进进出出”,在流动中保持动态平衡,师资水平才能得以促进和提高。从另一角度看,当前高校师资队伍不稳定,有些高校相当一部分的教师向社会流失,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中所占的比例最大。面对这种潜在的危机,我们不可掉以轻心。造成师资流失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分配上的“脑体倒挂”。使教师生活水平相对下降,造成工作积极性不高。为此,国家应增大在教育方面的投资,在教师工资待遇政策上进行“倾斜”,尽可能地在政策上给与宽松、优惠政策,扩大有偿教育,开源节流,逐步改善和提高教师生活水平,以平稳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95~96,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