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和谐教育,我们一直在路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和谐教育,我们一直在路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校名片】

江苏省无锡市五爱小学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岁月,前身是雪枫干部子弟学校和华东干部子弟学校。光荣的革命传统孕育了“五爱精神”,“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已成为几代“五爱人”执著的追求和不变的信仰。改革的时代精神催生的和谐教育实验已历经20多年风雨,形成了“三特”(学校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两性”(实验性、示范性)、“四化”(和谐育人个性化、和谐教学素质化、和谐管理情感化、和谐活动自主化)的办学特色。学校被誉为“全国素质教育的典型”,相继获得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百家书香校园、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国百强特色学校、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中小学党建先进集体、江苏省科技特色学校、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江苏省示范家长学校等荣誉称号。

受访:沈明阳(江苏省无锡五爱小学校长)

采访:杨孝如(《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记者)

杨孝如:感谢沈校长接受《江苏教育研究》的采访。我知道,五爱小学是一所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也是一所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区域名校,20多年前,你们就提出了“和谐教育”的教育主张。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为什么会想到要搞和谐教育?

沈明阳: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教育改革的洪流遍及全球,国内改革教育现状、推动素质教育的呼声也是日益强烈。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提高教育质量,真正把五爱引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呢?作为一所当时已经在区域内具有一定影响的名校,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肩头的责任,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考察当时的教育发展现状,我们感到教育存在着种种不和谐的弊端,这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改革开放以后,在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变的过程中,怎样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取得平衡,达成和谐?怎样使个性成为良性的多元差异而不是恶性的对立因素?个性与群性的关系究竟如何处理?究竟什么才是健康的主体性?在新的价值取向和人性观的指导下,教师与学生如何认识和调整自己的角色、功能,达成新的和谐关系?……我们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思考、探索和谐教育。

我们组织老师反复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教育家对“和谐”的精辟论述,逐步认识到:第一,和谐教育必须从理论上进行规范,对全部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整体设计,建立和谐教育模式,使教师能有效地实施和操作。第二,和谐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更加明确和清晰,也就是和谐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主动地发展。第三,必须在更大的范围内实施和谐教育,不能只看到“课堂”一个“点”、学校一个“面”,而要从实施素质教育的广度、深度、层次三个维度上拓展,对影响学校教育的各方面因素进行整体性的重组和构建。1988年,我们开始了和谐教育的艰辛探索,这个探索坚持到现在,已经有24年了。

杨孝如: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学校已经完成了四轮和谐教育的研究和实验,而且各轮都有不同的主题和重点。您能介绍一下这四轮是如何一步步推进的吗?

沈明阳:是的,24年和谐教育的实验大概可以分为这样四轮:

第一轮研究是从1988年9月到1993年6月,研究主题是“凸显师生和谐关系主线,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当年,我们的想法很朴素,就是想减轻学生负担,改善师生关系。研究开始的时候,我们开设了2个实验班,在实验班的教学中要求教师把改善课堂师生关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力求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这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实验过程中,我们明显感受到实验班的课堂气氛更加融洽,学生思维更加活跃,课堂参与面更加宽广。这一轮研究成果后来获无锡市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省三等奖。叶澜教授在考察我校的和谐教育后,也留下了墨宝,称赞“和谐是教育最辉煌的篇章”。

第二轮研究从1993年9月到1999年10月,研究主题是“构建和谐教育模式”,具体包括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模式、班级管理模式和课外活动模式。当时,我们对学科课程进行了适当的补充,增设了具有和谐教育特征的几门课程,建立了班级自我管理机制和心理辅导室,打造了多种形式的和谐教育特色活动。这一轮的课题研究成果也获得了教育部师范院校基础教育改革试验研究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

第三轮的研究从1999年到2005年,研究主题是“实施和谐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品质”,2001年,这个课题被批准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立项课题。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研究视野的不断拓展,我们认识到,研究的领域不应只局限在学生个体的创新能力,同时还应该关注整个学校的创新发展。于是,就出现了《“小班化”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和谐德育——学会共处》、《弘扬民间文化、开发陶艺教育》等研究课题。在第三轮的研究中,学校多次被评为省、市教育科学研究先进集体、教育科研先进学校,还被评为江苏省和谐教育实验学校,和谐教育研究成果《和谐的生命世界》一书也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第四轮的研究从2005年到2010年,研究主题是“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2006年,这个课题被批准为省重点资助课题。第四轮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基于“学习共同体”概念重建学校文化,通过不同角度和场域设计,推动不同类型文化共同体的形成,揭示这些共同体的基本特征及构建策略。二是通过塑造学校的共同体文化,揭示不同类型文化共同体对于促进学生的自主道德学习和形成基础道德品质的作用方式和基本策略。可以说,这是对新时期和谐教育内涵的一次丰富,也是和谐教育校本化的一次重要实验。第四轮研究中,我校成功承办了无锡市学校文化论坛、全国班主任德育论坛等文化研讨活动,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教育:回归和谐育人》。学校先后获得了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示范点学校等一系列殊荣,学校也拥有了一支以两位特级教师领衔,10多名市学科带头人以及一批各级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教师团队。

杨孝如:第四轮实验结束之后,2011年,你们又申报立项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基于和谐教育文化的教师道德发展共同体的深化研究”,开始了和谐教育的第五轮实验。我注意到,从第三轮提出“和谐德育”,到第四轮“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的建设,再到第五轮“教师道德发展共同体”的深化、细化研究,这十多年来,你们一直紧紧抓住“道德”这个关键词。我想知道的是,和谐教育涉及的内容很多,你们为什么特别关注道德这个领域?

沈明阳:的确,我们认为“道德”对于和谐教育的意义尤为重要。和谐教育是一种全面的、全人的教育,特别关注学生身心的和谐、协调、全面、健康发展。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要素之中,我们始终认为“德”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因素。

在第三轮课题研究中,我们提出了“学会共处——和谐德育”,这是将“学会共处”作为德育研究的切入口。从这一基点出发,针对小学生的生活领域和学习方式设计出了“家庭式共处”、“小组式共处”和“社区式共处”三种类型,使学生在知识上有所习得、精神上有所满足、德性情感上有所提高、个性上得以充分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课题研究的逐步深入,我们发现:仅仅关注学生的道德教育是无法真正做好德育的,我们必须把教育实践的主导力量——教师纳入课题研究的范围之中。于是,在第四轮课题研究中,我们提出了“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的建构”。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所以我们改变了学校德育变革的重心,从工艺学层面的技术调整转向关注如何唤醒道德成长主体的内在自觉,并把它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研究中,我们逐渐形成了以“共同体”理念为主导的和谐教育的四大模式:道德的共同体课堂教学模式,道德的共同体班级管理模式,道德的共同体社团模式,道德的共同体教师团队构建模式,并且对上述道德共同体的基本特征、构建途径、运用策略有了比较系统、科学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