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资投行业绩出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资投行业绩出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Dealogic的报告显示,2011年平安证券以2.17亿美元的年收入高居投行中国业务收入排行榜首位,中银国际、瑞银集团、招商证券和国信证券的投行收入依次位列2-5位;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以1.7亿美元和1.69亿美元的收入分别处于第6、7位。

中资投行鏖战香江

根据彭博的统计,中资投行在2011年夺得香港IPO市场总共30%的份额,这是自2006年以来获得的最大份额。近年来,在香港资本市场活跃的中资投行主要分为三大梯队:

第一梯队由中银国际与中金公司组成――作为在海外经营最久的中资投行,中银国际的投行客户涵盖了大型国企与民营企业;凭借中银的香港发钞行与唯一人民币清算行的先天优势,中银国际的人民币债券业务优势显著。中金公司的国企上市融资业务突出,近来亦积极参与民营企业的赴美IPO。

第二梯队主要由银行系投行组成――包括建银国际、工银国际、交银国际、农银国际与中信证券国际等。上述投行在香港企业融资市场的资历尚浅,以融资额在3-5亿美元以下的民营企业中小IPO为主。

第三梯队由券商系投行组成――包括国泰君安国际、海通国际、申银万国香港、招银国际、国信香港等。上述投行在香港的发展偏重经纪与资产管理业务,以投行业务为辅。

在与外资投行的激烈竞争中,中资投行为了赢得客户的香港IPO业务,有时会接受“硬包销”条款,在市场动荡时出资买下客户的股票,确保最终发行成功。

与国际大行相比,中资投行普遍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首先,缺乏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与全球性的人才与资源配置; 其次,公司高管通常由上级任命,而不是市场化招聘。这种情况在银行系投行尤为突出。

平安、国信:A股优势突出

根据Wind的数据,当年A股IPO的实际募资额同比下降了45.37%,仅2567.68亿元;以主承销金额和主承销金额计,平安证券、国信证券均排名前两位。同期,券商的承销收入为129亿元,与2010年的170亿元相比下降23%。

与过去5年相比,2011年A股IPO承销总额虽然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但是券商承销收入却仅次于2010年,5年中居于第二位,其承销收入是2007年牛市时期的1.7倍,更是2008年熊市时期的5.5倍。其中,前10名券商获得了52.66%的IPO市场份额。

除了平安和国信之外,招商、中信、海通在A股IPO承销收入上也名列前茅(详见表1、图1)。同期,不少大型投行在IPO承销领域表现平平:当年,中金、银河、国泰君安、申银万国4家券商的IPO承销收入总和不及平安证券一家。

在平安集团综合金融资源支持与总经理薛荣年的率领下,平安证券注重中小企业IPO的策略使其在创业板推出后一马当先:2010年,平安证 券保荐新股38家,以10.83%的市场份额高居各家券商之首;2011年,该公司完成34个IPO(募集资金297.95亿元,市场份额达10.95%)与7个再融资项目,实现承销家数、募集金额双双排名行业第一的历史性突破。

同时,平安证券还与国浩律师事务所、Golden Bull Investment共同发起募集规模达2亿美元的Public-Private-Public(上市-私有化-上市,简称,PPP)基金,旨在把握海外中国上市公司的私有化交易机会。

由于投行业务发展过快,平安证券的保荐内核体系与风险管理不足难免显露出来:该公司承销的胜景山河成为立立电子、苏州恒久之后,内地证券史上第三家“募集资金到位、但IPO最终被否”的拟上市公司。2011年11月,证监会对平安证券及相关保荐代表人分别采取了出具警示函、撤销保代资格的处罚措施。

尽管在资本市场异军突起,然而平安证券从业绩贡献情况看,在平安集团的占比并不高: 2010年,平安集团盈利179亿元,同期平安证券的净利润不到16亿元,占比约8.94%。在马明哲的平安金融控股集团布局中,平安证券的定位是作为重要的客户渠道平台,“服务于集团战略。”由于薪酬安排未达预期,2011年8月至今,平安证券累计有超过20位保荐代表人离职,大多数投奔了华林证券。同年12月底,该公司总经理薛荣年也宣布辞职,由副总经理何善文接替。

中信证券:借香港进军海外

尽管中信证券在2011年的A股IPO承销排名上落后于平安、国信、招商等后起之秀,该公司凭借与大型国有企业客户的密切关系,当年包括首次公开发行、增发、配股、可转债与债券发行在内的总募集金额仍高居国内各家券商之首。

2011年3月,中信证券启动香港IPO发行,最终在10月成功挂牌上市,集资18亿美元。该公司起用包括中信证券国际、建银国际、工银国际在内的4家中资投行任联席保荐人,并与农银国际、中银国际、交银国际一起任联席主承销商。同时,外资投行美银美林、里昂证券、汇丰和摩根士丹利任国际协调人。

中信证券总经理程博明认为,H股上市是中信证券与中国投行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一步:首先,这是中国投行首次在香港上市,使中信成为首家A+H两地上市的券商;其次,本次发行是香港市场上第一个全部由中资银行组成承销团的发行案例;第三,包括全国社保基金、淡马锡、科威特投资局(KIA)、美国资产管理公司Waddell & Reed、巴西投资银行百达(BTG Pactual)、富邦人寿保险、对冲基金Och-Ziff Capital Management等在内的7家基石投资者与锚定投资者的成功引进,证明中信证券初步具有调配全球客户资源的能力。

虽然中信证券收购法国农业信贷集团(Credit Agricole)亚洲和欧洲证券业务各19.9%的股权交易尚未完成,该公司仍在积极关注进军国际市场的机会。近年来,同为金砖五国 (BRICS)的中国和巴西在贸易与投资上往来日益密切。中信证券国际董事长德地立人看好中国对巴西直接投资的增长前景,该公司因此与南美最大的独立投行百达战略合作,积极推动中国企业对中国企业对巴西石油天然气、输电、矿业和农业等领域的投资。

中金公司:股权投资起步

与平安、国信、中信等国内同行相比,多年处于中国投行第一阵营的中金公司近来的市场表现平平:2011年,中金承销了新华人寿、凤凰传媒2项A股IPO;自2003年以来,该公司的A股主承销金额首次退出前十名:按主承销金额排名第15位,按主承销数量排名第41位。与此同时,中金去年的承销与保荐收入由2010年的7.03亿元下降为1.68亿元,排名也从第7位下滑到第26位。

中金公司在银行间市场披露的2011年未经审计的年报显示,该公司当年权益类项目总承销金额319.18亿元,较2010年缩水逾70%;尽管中金在债券承销领域仍有优势,但排名已从2009年时的第二下降至第9位。同时,当年中金的业务及管理费用达28.1亿元,在营业收入中的比例高达85.4%;远高于其他大型非上市券商。上述因素导致中金当年仅实现2.7亿元的净利润,较上年的9.1亿元跌幅超过70%。

面对大型国有企业上市融资日益减少的趋势,中金公司在完善海外销售网络布局的同时,积极参与民营企业的海外上市融资项目。为了把握中小板、创业板IPO业务机会,中金投行部组建了定位于成长型企业融资服务的专业团队。2010年以来,中金担任了凤凰新媒体、泰和诚医疗、保利博纳等企业的美国IPO的副承销商(Co-Bookrunner or Co-Manager),并参与了凡客诚品、盛大文学、拉手网的赴美上市计划。2011年,中金还出任远东宏信、华能新能源、高鑫零售、天福茗茶的香港IPO联席承销商。

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韩巍强表示,该公司希望在2012年获准开办美国、英国和新加坡的投行服务,主要关注资源和精密机械领域的并购交易,配合中资企业向海外扩张的需求。为满足审批条件,中金需要提高相关市场子公司的注册资本。2011年6月,中金(英国)成为伦敦证交所首家中国会员。为了备战国际板未来的业务机会,中金聘请前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出任投行部董事总经理。

2011年7月,中金公司通过收购浙商金汇信托35%股份,成为仅次于浙江国贸的第二大股东;中金董事总经理程强出任浙金信托总经理。作为首家管理信托公司的中国投行,信托牌照使中金得以向客户提供全面的财富管理服务。

中金下属直接投资机构中金佳成投资管理公司在2011年发起的“中金佳泰产业整合基金”,实现了国内券商直司对外募资的突破。该基金以参与产业整合、参与以购买资产为目的的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认购以及未上市企业股权为主要投资范围,募集目标为50亿元人民币。中金佳泰首期募集到20亿元,截至当年年底已投资金额超过10亿元。同时,中金在香港募集完成了5亿美元的股权基金,也已进入投资期。

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中金佳成董事长陈十游表示,新基金定位于投资新能源及高科技企业为主,偏重于产业整合相关的并购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