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全面推进两化融合评估工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全面推进两化融合评估工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2012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将“两化融合深度行”作为2012年全国工信系统重点开展的六大行动计划之一,提出了“全面开展两化融合评估认定工作,建立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实施组织体系,建立评估规范公共服务平台,两年内实现对主要产业领域的全面评估覆盖”的具体要求。目前,经过三年的试点实践,两化融合评估工作的理论和实施体系均较为成熟,具备了全面开展评估工作的良好基础,形成了具体工作思路和计划。

评估工作背景和意义

现阶段,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正飞速创新发展和进一步普及扩散,信息通信技术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日益广泛、深入、持久,信息化仍然是全球范围内推动经济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是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重点和制高点。我国工业化尚未完成,但信息革命浪潮已经席卷全球,所以走两化融合的发展道路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内生需求,是促进工业由大变强、经济内涵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我国推进两化融合需要在现有工业化基础上,快速增强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紧密结合环境下的竞争能力,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两化融合涉及理念的转变、模式的转型和路径的创新,是一个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变革过程,其推进工作需要顶层的设计和把握,必须不断转变观念,摸清发展现状、找准科学路径,创新推进模式。两化融合评估工作是走中国特色两化融合道路的有力抓手,具有重要意义。

增强中央、地方、行业和企业不同层面工作的协调性和一致性。两化融合评估工作具有一套科学的评估框架体系,以引导各地区、各行各业和企业在统一框架下开展两化融合推进工作,框架体系所蕴含的两化融合理念和内涵也能够帮助各推进主体统一对两化融合的认识,增强工作合力。

促进两化融合推进工作体系化和规范化地开展。两化融合评估框架体系是两化融合推进工作的顶层设计,其评估视角、要素是各级政府和行业管理机构保障两化融合推进工作从全局考虑出发、符合两化融合发展规律和方向的重要依据。依据评估框架体系和结论,能够支撑各部门发展规划、政策制定、项目资金支持等工作体系化和规范化地开展,增强工作的连续性。

摸清两化融合发展现状,找准目标和定位。评估工作能够正确评价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帮助政府准确的总体把握发展现状、趋势和规律,显著提升决策科学性。帮助行业管理机构摸清本行业两化融合总体情况,挖掘共性问题,提升为行业内企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帮助企业明确所处的两化融合发展阶段、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找准标杆定位,设定发展目标。

加强对企业两化融合发展的科学引导和务实推进。企业是两化融合的推进主体,信息化对我国工业企业业务和管理流程的规范性、标准化,以及业务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的层次性、阶段性、以及指标间相关设计,能够引导企业找到发展路径,务实推进两化融合工作。

评估工作历程与成效

2009年~2011年,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会同相关司局,以工信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为总支撑,重点在行业层面开展了两化融合评估工作探索,分两批在钢铁、冶金矿山、化肥、纯碱、水泥、电解铝、重型机械、机床、轿车、商用车、造船、造纸、家电、棉纺织、服装、肉制品加工和乳制品等17个重点行业,试点开展了具有行业特色的企业两化融合评估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

设计了一套总分结合的两化融合评估框架体系。两化融合评估工作组开展了两化融合内涵、发展进程和战略研究,并进行大量实地调研。基于对研究和现状数据材料的分析,形成了对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发展阶段、关键要素的基本认识和发展水平的真实判断,提炼了大量工业企业先进实践经验,形成了一套科学的两化融合评估框架体系。

评估体系采用总分结合的方式,设计统一的顶层框架,细分指标突出行业特色,既能够用于掌握总体水平和趋势,制订有效的政策措施,又能够加强对企业有针对性的引导。评估体系广泛吸收先进的管理理念,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能力为目标,重点评价信息技术促进企业业务改进和管理创新产生的效果,激发企业内生评估需求。两化融合评估框架体系在三年的评估实践中进行了不断地完善,得到各行业企业、业内专家的广泛认可。

开展17个重点行业两化融合试点评估工作。基于两化融合总体框架体系,依托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形成行业评估工作组和专家组,分两批试点开展了17个重点行业的两化融合测评工作,行业范围涉及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重点民生产业和产业振兴规划领域,覆盖各工业门类和不同生产类型。

首先是,研究制订了17个重点行业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调查问卷。各重点行业的评估体系均是各行业典型企业先进经验的表征和体现,不仅能够反映企业的水平,还具有较强的引导性,其因行业特点不同而各有侧重,直接针对信息技术在与工业技术紧密结合环境下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点选取指标,综合考虑反映现阶段企业两化融合实际水平和科学引导未来发展等因素。各行业评估体系充分调动起行业内先进企业和资深专家的力量,各行业龙头企业均参与到行业评估体系的构建工作中。

其次是,开展17个重点行业企业的实际测评。评估工作组对近1000家大中型企业开展了实际测评,在广泛培训的基础上获取了近800家企业两化融合现状的有效数据,数据覆盖30个省和直辖市,国有及国有控股、集体、民营、外资,大型、中小型等多种企业类型均有涉及。在多场企业培训过程中,统一了企业对两化融合评估框架、行业评估指标和调查问卷的理解,强化了对企业的引导和数据有效性。

最后是,形成和推广行业两化融合评估成果。依据测评数据,总体和行业工作组形成了两份《重点行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总报告》和17份《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选取了近百家标杆企业。各行业还分别召开了评估报告和结果会,让参评企业共享评估成果,并针对每个企业给出反馈,提出改进建议,明确企业在行业中的位置和各指标对比情况,引导企业梳理薄弱环节,实现对标赶超。

制订并了《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评估总体工作组充分提炼企业最佳实践,总结和提炼行业评估成果,制订了面向整个工业企业的两化融合评估规范,并于2011年11月了《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试行)》(下称“评估规范”),用于指导行业评估标准制订、企业自我评估以及与企业两化融合相关的各项工作,引导和促进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及其持续改进。12月,工作组面向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召开了评估规范高级培训班,详细解读了评估规范核心理念和内容。

《评估规范》是覆盖我国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全局的顶层评估框架和引导体系,能够指导和引导各地方、各行各业构建具有区域和行业特色的两化融合评估体系,开展评估工作,帮助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推动评估工作,全方位、多层次实现对工业企业的促进和引导,更加体系化和规范化地开展两化融合推进工作。

下一步工作思路和目标

经过三年的实践,以企业为评估对象,立足行业开展的两化融合评估工作下一步要逐步从“试点开展”走向“全面推广”,形成全局统筹、各有特色、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促进两化融合评估工作走向体系化。建立和完善两化融合评估工作组织保障体系,形成中央和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同推进的协同工作格局。促进评估工作流程和制度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增强不同区域、行业间评估工作的协调性。

充分激发企业参与评估的内生动力。增强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和引导性,明确两化融合水平等级评判标准和依据,将两化融合水平等级提高与产业升级、企业竞争能力提升和转型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企业主动参与评估工作。

创新两化融合评估工作手段和方式。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提高评估数据收集效率和质量,促进成果提炼和共享。将两化融合评估工作与政府相关推进工作相结合,更深层次地发挥评估工作的重要作用。

积极推动评估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立足服务,以能够为企业带来切实效益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各级各类第三方评估服务机构等市场力量的积极性,研究建立良好的利益分享和市场运作机制,催生第三方两化融合评估咨询服务业态,逐渐形成两化融合评估咨询服务产业。

未来重点工作

根据苗部长指示精神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的重点工作计划,下一步要进一步夯实评估工作理论体系基础,更广泛地开展重点行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工作,全面开展企业两化融合等级认定工作,逐渐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评估服务平台和组织保障体系,并在区域层面开展探索。

完善两化融合评估理论体系,开展标准制订工作

不断深化评估理论体系研究,修改完善《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推动评估规范成为国家标准。

选择若干重要行业,研究并制订行业两化融合评估标准草案,完善并申请成为行业标准,开展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

广泛吸收国际先进经验,探索开展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交流合作,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相关活动,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组织开展两化融合评估认证相关专业培训,涉及服务机构和专业人才、主管政府官员和工作人员、企业主管领导和技术骨干等。

全面开展行业两化融合评估工作

依据评估规范,开展重点行业评估工作,两年内实现对主要产业领域的全面评估覆盖的目标。指导和支持行业制订行业评估体系和评估方法,开展实际测评,撰写和行业评估报告,并将评估结果反馈给参评企业。

开展各行业两化融合水平的对比分析,总结和提炼行业两化融合的共性关键问题和发展规律,定期两化融合总体发展报告。

推进各方共享评估数据和成果,全面梳理行业评估成果,挖掘标杆企业的典型经验,总结和提炼先进模式和解决方案,进行全国推广。

开展企业两化融合水平等级认定工作

依据评估规范,研究和不断完善企业两化融合水平等级认定关键理论问题,界定两化融合水平等级评判的标准和依据,明确两化融合水平评估要素与各水平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

制订并出台企业两化融合水平等级认定标准和工作管理办法,规范等级认定工作流程、内容和方法,完善工作机制。

与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合作,全面开展企业两化融合水平等级认定工作。

建设和运营两化融合评估服务平台

开发建设两化融合评估服务平台,提供统一信息、成果交流共享、咨询培训、评估认定等服务。支持各单位依托平台分别开展两化融合水平评估和等级认定工作,实现数据资源集中管理和充分共享。

搭建数据直报体系。依托各评估认定实施主体,逐步建立和完善区域、行业等数据直报系统,为进一步加强区域和行业管理,实现产业链优化提供客观数据支持。

开展两化融合项目评估和全流程监管。依据评估规范建立两化融合项目绩效评估体系,依托评估服务平台对两化融合样板企业和重点项目申报、审批、监管和验收等进行全流程评估和管理,提高样板企业和重点项目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更好支持经验挖掘、规律提炼和成果推广。

搭建两化融合评估认证实施组织体系

成立两化融合评估认定专家咨询委员会。依托两化融合评估专家组,成立评估认定专家咨询委员会,对各层面两化融合评估以及水平等级认定工作进行专业指导。

建立两化融合评估认证中心。依托两化融合评估总体工作组(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建立两化融合评估认证中心,承担两化融合评估和企业水平等级认定总体工作,完善评估认定实施组织体系,建立和运营两化融合评估公共服务平台,代部行使两化融合评估认定相关统筹、监管、协调等职能。

开展区域两化融合评估工作试点

建立区域两化融合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委托相关研究机构建立区域两化融合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召开专家研讨会,确定指标的权重、评估规范和测算方法。

开展评估数据搜集及调研。搜集有关统计数据,并请专家及各省市针对指标体系提出修改意见。请各省市协助评估工作小组调研和采集数据。

进行两化融合评估数据的测算。开发评估指标体系测算软件,通过测算软件对各级指标进行数据测算和排序,并对排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区域两化融合评估报告。撰写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初评报告,经专家讨论,对初评报告进行完善和修改。完成评估报告并对外评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