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金缕玉衣,千古一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金缕玉衣,千古一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玉衣的由来

在新石器时期,已经开始出现了葬玉的风俗。

据考古资料显示,在曲村遗址的北赵侯墓地出土的葬玉中,出现了“饭舍”用品(“饭含”即把珠,玉、谷物或钱放入死者口中的一种丧礼),以及“覆面”和缝在死者衣服上的柄形器及缀饰等。在西周时期的其他区域如张家坡西周井叔墓,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基地等,也出现过“缀玉覆面”。这些豪华的陪葬品,无疑只供当时的贵族死后享用。有学者认为,“这可以视为西周晚期已经出现了后世贵族使用的玉衣或玉匣的雏形。”因此,玉衣并非西汉时期横空出世,它经历了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

在《汉书・霍光传》中,也出现过较早的关于玉衣的记载:“光薨……(赐)璧,珠玑玉衣。”这里说的“珠玑玉衣”,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出土文物“玉衣”。汉书中也有将其称作“珠襦玉柙”、 “珠玉之衣”,后汉书中则称其为“玉柙”或“玉匣”。

汉代贵族死后,用玉衣进行装殓,是因为他们与古埃及人一样,相信“魂魄不死”,认为人死之后,魂魄会化气升天。观察目前出土的玉衣,可以看到头罩顶部中央都开了个小孔,这就是为了方便死者的灵魂化气升天所用。因此,汉代玉衣的头晕上,都设置有这样一个开孔的玉璧。

玉衣的种类

一件玉衣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头罩,脸盖、上衣前后片、左右袖筒,左右手套,左右裤筒、左右足套等,各部分用玉片和金丝(或银丝、铜丝,丝线)来作连缀。玉衣是汉代皇帝、诸侯王和上等贵族死后特有的一种殓服,其种类有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及丝缕玉衣。从编缀玉衣的用材上,可判断出死者大致的身份。

汉代有严格的殓服规定,“皇帝死后使用金缕玉衣,诸侯王,列侯、皇帝的宠姬,皇帝的女儿用银缕玉衣,前一代皇帝的姬妾和皇帝的姐妹用铜缕玉衣。”

当时的人们相信灵魂不死,因此,自然也想要“生前荣华,死后继续富贵”。那些陪葬的玉衣,玉壁,就表现出了贵族阶级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尸身永远不腐烂,以配合灵魂升天;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他们希望阳世的礼仪和富贵在阴世能够得到延续。

这是黄老学说影响下形成的一种升仙思想,直到东晋时期还在散发着神秘的道学光辉。著名的东晋道教学者,炼丹家,医学家葛洪在他的著作《抱朴子》中这样写道:“金玉在九窍,则死者为之不朽”,意思是说,只要有金玉堵住死者的九窍,即两眼、两耳,两鼻孔、嘴等,则尸体就不会腐烂。

玉衣缘何在历史上消失?

玉衣的消失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很大关系。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到魏文帝曹丕时期,汉朝更是气数已尽,曹丕派人去逼他的妹夫汉献帝刘协禅让帝位时,他的妹妹愤怒地诅咒他:“老天有眼,决不让你长久!”。然而在政治面前,女人历来都是牺牲品,曹丕怎会为了妹妹而不兴魏呢?汉献帝被废为山阳公,曹丕的妹妹则随之被废为山阳夫人。

曹丕好儒家学说而弃黄老道家学说,又鉴于当时的政权衰败、盗墓之风猖獗,于公元222年作《终制》,禁止使用“珠襦玉匣”,即“金缕玉衣”。玉衣从此在历史上消失。据考古资料显示,在河北定县出土的中山穆王刘畅夫妇的银缕玉衣和铜楼玉衣(公元175年),为目前出土的玉衣中年代最晚的汉代玉衣。

用玉衣作葬服并没有像汉代统治阶级所希望的那样可令尸骨不腐,灵魂升天,江山永固,恰恰事与愿违,还招来了意想不到的盗墓毁尸。中国国家博物馆关于金缕玉衣的介绍,末尾一句是这样的:“这些精美绝伦的玉衣,仿佛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千百年来破灭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