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当代中国教育引发创新理念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当代中国教育引发创新理念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引 言

近来,笔者在人民网BBS论坛之读书论坛上拜读了复旦大学孙莱祥、周洪林两位老师合著的题为《对我国传统教育教学太重基础的反思》一文。整篇文章翔实可信,发人深省。

文章的第二节有这样一段话:“近年来数学、物理国际奥林匹克等竞赛中,中国学生大多名列前茅,甚至独占鳌头,超过世界第一的教育、科技强国美国,更加深了人们的这种理念。但是,正当我们为此感到自豪时,相反的现实却严峻、无情地凸现在面前:为什么我们没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学?为什么我们诺贝尔奖获得者迟迟不能出现?为什么近现代世界重大知识科技创新在原创意义上我们所占的份额那么少?为什么最能反映我国科技创新水准的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这两个奖项连续3年没有人得一等奖?”

文章的第三节更以确凿的数字告诉人们:“在1900~2001年诺贝尔科技、经济奖获得者全世界共534人中,美国有230人,占43%,南美洲阿根廷有5人,巴基斯坦也有人获奖,而中国人获奖的很少……”

文章在第五节中敏锐地指出“众所周知,即使是正确的必要的基础,也应适可而止,过度了就会产生副作用。这种副作用首先表现为:对基础不分析其来龙去脉、形成过程,不以实践检验其是否正误、新旧、高低,不以现实需要加以应用、发展、创新……”

文章在第八节指出:“真正抓好基础应是将该学科、专业中最基本、最有用的内容深思熟虑、融会贯通,简明扼要、引入人胜地讲深讲透讲话,引起学生的共鸣、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进而在全方位广泛选择中挑选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个性化教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少而精学到手……”

综观全文,人们不难发现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实际上是忽略了“创新”。正如杨振宁博士指出:“中国传统教学方法重演绎、推理、按部就班、严谨认真、基础扎实,但缺乏创新意识,而美国的教学方法重归纳、分析和渗透、综合,是一种‘体会式’的方法,其效果是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强,易于较快进入科学发展前沿,但根基不够扎实。”由此可见,我们有必要对创新意义、创新内涵及其相关系列再认识。

创新意义与内涵

同志就此深刻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知识创新能力的竞争,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知识渊博,更具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凡是科学巨匠皆属创新型人才,皆有非凡的创新能力,是推动国家兴旺发达的栋梁之才。他们能够在非常相似的事物中敏锐地发现其细微的差别,并依靠抽象思维来创造新颖的、独特的概念,用新的方法解决新的问题。一方面他们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创新求异的品质,另一方面他们则敢于标新立异,对于缺乏可靠论据的权威观点,敢于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门捷列夫之所以能发现元素周期律,就是因为他有了强烈的创新动机,甚至连做梦都渴望把元素排列成一张有规律的表格。爱德华・詹纳(Edward Jenner)之所以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是因为他时刻都想推出新的治疗措施来预防开花,从根本上解脱天花病人的痛苦。于是,他经过多次尝试,放弃寻找治疗天花的特效药,反而去研究接触天花却从未染上此病的人。他发现患者患上一种类似天花但比较轻微的疾病――牛痘,牛痘使患者得以防止染上致命的天花。

综观古今中外,一切科学成就皆是创新之举。其实质内涵就是抛弃旧观念,想出新办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或发明某种具有专利保护性的东西。正如有人这样地描述:“挑战常规,提出问题;处处着眼,留心意外;深入挖掘,努力延伸;找寻纰漏,修正错误;分析途径,斟酌妙法;着手行动,付诸实施;列举属性,分析特征;跳出圈子,摆脱约束;尝试酝酿,开拓新路。”

教育创新、创新教育与创新教师

既然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关注创新,那么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的核心目标。它不仅涉及到教育方法的改革和教育内容的调整,而且要系统地对教育进行改革,包括从思想观念到操作方法、从理论体系到实践原则、从教学模式到课堂管理、从课程教材到评价手段等诸多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教育创新,以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

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不但是知识经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总要求,也是顺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当代中国,创新教育作为走向教育创新的必由之路,是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具体举措。创新教育不仅仅是一次教育理念的创新,更是一次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实验。

创新教师是创新教育的执行者与推动者。依据美国学者史密斯的观点,创造型教师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并将其积极地运用于教育教学中,且具有独到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创新教法。他们的创新观念、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使得他们不囿于历史陈规,不为既定的成法束缚,总结自己而又超越自己,学习他人而又超越他人,继承传统而又突破传统,把培养创造型人才作为己任。

透过上述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当代教师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创新教育与创新型学校、创新型教师

从战略意义上讲,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大批创造型人才,而创造型人才则通过创新教育由创新型教师来培养。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创新教育代表一种先进文化。在这种文化渗透下,创新型教师通过创新型教学方法(如发现法、问题法、讨论法和开放法等)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三维素质的学生。创新型教学方法不但有利于学生从维持性学习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而且最终将对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有所帮助。虽然学校文化的外延较宽,且以师生价值观为核心,但学校环境作为这种价值观的载体,无疑是构成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创新型学校内,创新型校长、创造性管理、创新校园景观、创新教学评估及一切创新氛围对个体创新素质的培养均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创新型学校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的有机土壤。

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创新型教师,只有教师具备了教学上的创新,才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教师-在一种支持性的环境下,运用创新思维的策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型教师在培养创新学生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学生的创新素质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在性,教师的教学工作可以促进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另一方面,教师本身的能力结构和个性特征对这种转化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

响。创新型教师能根据创造性教学原则、创造性教学策略、创新性教学方法,并依据教育对象、内容和教育教学情景,因势利导地引领学生提出创新性见解。

总之,创新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涉及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创新型学校环境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前提,创新型师资力量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创新型教学方法是推进创新教育的保障。

当代教育对教师的创新要求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的知识贮存在人的大脑不同部位,并按初始装入的状态形成一定的联系。如果能使知识产生新的链接,就会形成知识迁移,产生新知识,形成创新成就。事实上,许多创新与发现往往是在学科与学科的交叉点上产生的。这就是说,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来解释本学科的知识,往往会产生认识上的飞跃。由此可见,当代教育对教师有着明确的创新要求。

当代教育要求教师能自觉地将那些能够体现人类文明精粹的价值规范纳入到自己的追求与向往的目标中,力争达到真正摆脱外在动机而追求内在动力的境界。在能动的创造活动中,不断地追求和实现自身的价值,爱岗敬业;在治学态度上,对学生给予无私的帮助,并乐此不疲,人生无悔;在塑造学生人格的同时,净化自身灵魂,完善自身人格。

当代教育要求教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民主、宽松的教育教学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平等地研究和讨论科学问题,并勇于自我否定,充分尊重、理解和宽容学生的主体思维,善于激发学生的求异与创新。

当代教育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充分尊重客观规律,运用科学方法去实践,去创新,去探究客观世界,时刻关注最新科研成果与最新理论动态,并将此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只有不断地了解人类发展的最新成果,才能不断激发自身的创新动机和创新意识,所以,教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敢于实践,善于把种种理论素材和生活素材以独特新奇的方式加以整合,向学生展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并运用书本知识和科学方法,引领学生去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和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

当代教育还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当我们驶入信息高速高路时,最需要的往往不是更多的信息,而是・种观察处理信息的全新方法。当我们只有一把锤子时,往往趋向于把每个问题都看作钉子。爱德华・詹纳不是靠积累信息寻找到预防天花的疫苗,恰恰是他的求异与创新意识。

正确把握从教育创新到创新教育这一过程

推进创新教育的进程就是推动教育自身改革和创新的过程,教育创新既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又是同创新教育相伴随的一个过程。因此,从教育创新走向创新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创新过程,它具有以下含义。

1.创造性处理教材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从教材特点和教学对象出发,制定教学目标,优化教材组合,统筹安排教材内容的知识点和思维训练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思维因素,努力使教材变为“学材”,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使用价值。

2.充分展开自由讨论

课堂上有意识地让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对感兴趣的或指定的话题展开自由讨论,作为形成各种观点的一种方法,并将此作为某种教学活动的一种初始准备。一方面,这种功能交际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能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减少教师的课堂支配,使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并使学生以主体主动的地位出现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这样的课堂信息量大,信息交流广泛,能形成有效的“信息差”,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能激发学生的知识探究欲,能为学生的创新学习奏响前奏曲。再者,自由讨论有利于教学互动,有利于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在民主、人文的氛围中完善学生的人格。

3.巧妙设问及其意义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过:“发明上千万,起点是一问。”一池死水,投去一块小石,泛起层层涟漪。巧妙设问。给人启迪。培养学生养成遇事好问、勤于探索的习惯,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也是教师创新教学的标志。为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制造“学术悬念”激发学生探究之。换言之,我们不能总把所有的知识都讲解给学生,而是有意识地把某些知识点留给他们独立地思考。正如西方教育专家认为的那样,当老师讲得非常完整、完美、无懈可击时,就把学生的探索过程取代了,而取代了探索的过程,无异于取消对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巧妙设问,让学生置身于有多种发展趋势的问题之中,而问题的本身并没有固定答案,这样不仅能增进学生对知识的优化组合,更能激发他们的探究欲;通过巧妙设问,激活学生的思维机能和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思维空间;通过巧妙设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放飞学生的灵感翅膀;通过巧妙设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意识;通过巧妙设问,促使学生的思维由机械型向探索型转变,从而实现创新意义上的学习。

巧妙设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感,而立体思维则有利于人们在关键时跳出点、线、面的限制,有意识地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譬如,在处理单项题时,不直接地告之答案,让学生自己琢磨出答案。在有争议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就此展开讨论,并有效地激活学生的问题思维;当问题少有进展时,教师可予以提示,让学生跳出已经形成的固定思维圈子,再从其他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求变、求异与创新能力。就像爱德华・詹纳那样,在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善于发现问题和从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用与众不同的方法去质疑,从而求得“一题多解”与“一问多答”。

4.在继承中创新

传承性思维着眼于继承、传递,创造性思维着眼于突破与创新。任何创造都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离开继承,就难以创新;离开创新,传承就丧失生机与活力。因此,我们的教育要引导学生自觉开发和提高求知能力,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加工,用以探索未知领域实现创新;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既要学习别人创造成果,又要从中学习创新者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解决好探求新知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让学习进入更高的境界――创新学习,以创新姿态学习知识、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

现代科学技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涌现,许多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所以,当代教育要以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牵动传承性思维向创造性思维转变。

结论

总之,教育要在创新理念的统领下不断地创新。创新教育是一个不断地建立创新机制、激励创新精神、培育创新素质、提高创新本领的育人工程。我们的教育要创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环境与氛围,以此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和交流合作;学校的课程设置要符合学生的兴趣、特长、未来发展需要;学术思维要坚持知识优化组合、知识与技能并重的格局;学术评估要建立以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合理评价机制。在反思传统教育和倡导新一轮课改时,我们既要继承和发扬它的求实性,又要吸收和借鉴国外的创新教育理念,调整现有教学内容,完善现有教育形式,改革现有教学手段,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开发学生创新思维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当代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