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并提出教育应该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这是素质教育的任务。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探索,寻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作为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潜在的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创新意识是人类意识中最积极的、最富有成果性的意识形式。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形成的前提。而猜测是人们心理上一种因为好奇或本能的探测思维定向,根据不明确的思维路线来寻找答案的行为。对此我谈几点看法。

新的知识必须从现存的知识中去获取,从已有的经验去总结归纳,从而有了新的思维方向和探测方向。教师要注意肯定学生的一些浅表性理解,以及已有的惯性思维的结果,这些非创新内容是创新意识的基础。因为往往是这些误解、已有的意识经验能导向他们找到正确、新奇答案的途径。如果最初的猜想得不到老师同意和支持,那么之后学生的研究和创新也就无从谈起,他们的理解能力也会丧失,更会丧失问题研究的乐趣。如在《小松树和大松树》一文中,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常识已经知道小松树和大松树之间没有可比性,根本无需比较,整篇课文的教学应该是没有任何大悬念,本该水到渠成。但在对“大松树没有回答”一句理解上,有学生提出了大松树为什么不回答,有学生马上举手说,是因为大松树觉得自己比小松树高多了,不屑回答小松树。我问为什么,他回答说生活中大家都是这样的。我马上提议学生猜一猜大松树为什么这么做,我的初衷是让学生理解,大松树之所以不回答小松树,是因为大树的宽容和通情达理的性格,然而学生却给了我莫大的惊喜,他们讨论出“大松树并不认为小松树说的话错,因为小松树在山顶上,它站的高看的远”“大松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小松树会慢慢长大,以后可能真的会长得比大松树高,于是大松树没有回答”。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和知识来进行大胆猜想,并能否定一些不合理结果,所以才有创新的智慧火花得以闪现。思维来于生活,却并不被生活束缚。

设疑可以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现象。儿童困惑之后进行的探索是本能的,可以利用它来让学生进行创新活动。语文教学法中有个质疑法,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过程的开端,总会先请同学快速回答关于这个事物你知道多少,还想知道什么等等问题,这样可以了解学生下一步的意向和想法,以便对学生的猜想和创新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引导。如看了《蘑菇该奖给谁》一文题目,学生想知道课文中有些什么人、蘑菇为什么是奖品、是什么样的蘑菇、获奖的又是谁等等,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不仅是他们个人的猜测,更重要的是能使全班的同学激起强烈的好奇心,并想去解读它、研究它,本能地产生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的冲动。好学生不只会解题,更能提出问题,所以这既是一种解读理解课文的途径,为后来的学习作铺垫,也是创新意识的体现,因为他们猜想的时候已经从各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了,这样的疑惑真实、有研究性,符合儿童的心理。

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迸发创新的火花。营造宽松的让学生大胆猜测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力保证,而教师的热情和鼓励又是营造这种氛围的主导性因素,教师的感染力就是以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及教学技能去影响学生,同时又要以自己的情感去影响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我及时对学生的大胆猜想进行适当激励性评价,哪怕是学生提出和本课学习无关的内容,我都要说“你想的可真周到!”这是对学生莫大的鼓励,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不漏掉任何一个培养学生创新的机会。学生在这样的宽松的课堂情境中大胆猜想,感觉猜想是老师鼓励的,提问是老师希望的,他们就能从猜想的乐趣中走想创新,走向新奇的世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海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