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农村妇女反抗形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鲁迅小说中的农村妇女反抗形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鲁迅小说中祥林嫂、爱姑这两位农村妇女身上具有一定的反抗性,她们从顺从一步步艰难的走向反抗,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鲁迅以冷静的审视态度,对她们的悲惨命运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对造成悲剧命运的原因给予的深刻的揭示,力图唤醒被封建礼教所蒙蔽的女性,走向解放的道路。

关键词:祥林嫂;爱姑;封建礼教;反抗精神;悲剧命运

“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注入了“科学”、“民主”的新思想,掀开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序幕。这时期出现了大量关注妇女问题,追求妇女解放的文学作品。如叶圣陶的《一生》、庐隐的《海滨故人》、汪敬熙《雪夜》、许地山的《缀网劳蛛》等,其中鲁迅是较早关注妇女问题且取得较大成就的作家。本文通过分析《祝福》中的祥林嫂和《离婚》中的爱姑两个农村妇女从顺从走向艰难反抗的道路,探讨鲁迅对农村妇女悲剧命运的关注及对她们反抗道路、解放问题的不断探索。

《祝福》讲述辛亥革命前夕一个普通农村妇女――祥林嫂一生命运多桀的悲惨遭遇。祥林嫂具备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勤劳、善良、质朴、温顺。在“封建礼教吃人”的社会,她不但没能争到一个做人的基本权利,反而沦落成为一个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最终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悲剧人物。纵观祥林嫂的一生,是充满着无尽悲伤和血泪的人生。祥林嫂的一生都痛苦地挣扎于婆家所代表的夫权、鲁四老爷所代表的政权、堂伯所代表的族权、封建迷信为核心的神权的重重枷索下。她先是夫死被卖改嫁;再是丧夫失子,紧接着被堂伯剥夺房屋,失去独立生活的权利;当带着丧夫失子之痛的祥林嫂再次来到鲁镇,鲁四老爷不但没有同情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反而把她看成伤风败俗之人,剥夺了她参与祝福的权利;而跟她同等地位的村民给她的则是冷漠与嘲讽而非同情。

祥林嫂的一生,主要有过三次反抗。第一次是她从家里出逃。当她在死了丈夫以后,得知婆婆要把她卖了,就从家里逃到了鲁镇,给鲁四老爷做女工。祥林嫂反抗的目的只想过安稳、平淡的日子。她反抗的实质是封建族权和婆婆的强大权威,但自己并未意识到,只是单纯地为了远离婆家的压迫。第二次是在贺家抗婚。被抢、卖到贺家逼婚的她,又嚎又骂,哭哑了嗓子,坚决不从,趁人不备,就一头撞到了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这是祥林嫂对把她当做牲畜般买卖的婚姻制度而做出的反抗。第三次是再到鲁镇以后,她被鲁四老爷告知“祭祀时用不着沾手”。原因是她违背了封建婚姻观,嫁过两个丈夫,“是败坏风俗”“不干不净”的。为了免除死后在地狱的受难,她就用积存的十二千工钱去土地庙捐了一条门槛作替身,以此赎罪。“这里的人照旧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她开始质疑地狱、鬼神是否存在。这一次反抗是她最后一次抗争,也是精神层面上的反抗。她开始上怀疑封建社会所宣扬的思想。

祥林嫂虽然是个连自己姓氏都不知道的下层劳动妇女,但在她身上有鲜明的反抗性。祥林嫂的第一次反抗更多是出于人性的本能――不愿意被人当做牲口一样卖掉。第二次反抗再嫁,则是受到“从一而终”封建婚姻观的影响。她既不愿被世人瞧不起,也不愿失去她看来已经很安逸的、稳坐奴隶的生活。第三次反抗的目的是想证明自己的清白,自己并非伤风败俗。其反抗的方法是封建迷信的方法――用门槛作替身,来替自己赎罪。可见,祥林嫂首先还是承认了“回头人出嫁”是不干不净的,有悖封建礼教的,是有罪的,然后采用自欺欺人的迷信的方式来作反抗,企图用替身让自己解脱出来。祥林嫂实际上不但没有表示对封建礼教的否定,反而肯定了这个礼教的合理存在。

祥林嫂对封建伦理道德的认同是根深蒂固的。她的生活准则也是以封建伦理道德为依据的。因此当祥林嫂受到封建礼教压迫时,她的反抗是被动的,迫于无奈的,是基于封建礼教层面的,并不是主动的有意识的,更不是居于人权自由、平等的反抗。

《离婚》讲述了辛亥革命不久之后中国偏僻农村的一场婚变事件。鲁迅在《离婚》中所塑造的爱姑是一个旧中国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她跟祥林嫂却决然不同。她大胆泼辣,敢于斗争。爱姑得知自己的丈夫“姘上了小寡妇”,而公公又偏袒自己儿子时,勇敢地站出来与夫家进行了激烈、顽强的斗争。她一闹就整整闹了三年,闹得施家无法,只好请了绅士慰老爷从中说和。然而慰老爷也是偏袒施家,只让施家赔八十元,并劝她“走散好”。爱姑对此不依,认为慰老爷不通,定要和他把理讲到底,“要闹得他们家破人亡”。在以往的妇女大都不敢如此抗争,爱姑这些大胆的反抗都是值得肯定的。施家最后没有办法,只好又请来和县太爷换帖的七大人进行调解。爱姑还是敢于去见七大人评理。在大庭广众之下,她申诉自己在施家受到的冤屈和欺凌的同时大骂丈夫是“小畜生”,公公是“老畜生”。最后在地主老爷的威逼下,以施家出九十元大洋,双方“走散”结案。小说的结局是爱姑由抗争到失败的离婚悲剧,但是从她身上可以看到女性觉醒解放的希望。

爱姑作为辛亥革命之后的农村青年妇女,辛亥革命反封建思想或多或少的影响到她。因此,她不像祥林嫂那样逆来顺受、任人摆布,而是有更强大的反抗精神。爱姑虽是鲁迅笔下最具反抗精神和反抗行动力的农村妇女形象,但爱姑的思想依旧没能摆脱封建礼教的钳制。她的反抗仍然是不自觉、不彻底的。她反抗的依据仍然是封建礼教思想。

爱姑和祥林嫂一样生活在封建礼教思想浓重、闭塞的旧中国农村,自小深受封建礼教的教育。她同样坚信“三从四德”“七出之条”,奉行“夫者,妻之天也”的古训。在传统道德的规范和约束之下,她嫁到施家之初,严守传统的道德规范“低头进,低头出”、“一礼不缺”。当丈夫要离弃她时,她依据自己的婚姻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及她在夫家的行为完全合乎传统的“礼”,认为对方没有理由“撇掉”她。从这里可以看出,爱姑对于自己命运抗争的依据还是封建礼教,而不是出于人的主体自觉、自由意识、男女平等和婚姻自主的新思想。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爱姑当然不可能有这样的先进思想。因为辛亥革命更多是从制度上封建社会,并没有给她这类型的人进行人权思想的启蒙教育,更没有给她这类型的人创造出离婚后还可以自由结婚的条件。事实上在当时的农村所谓离婚就是封建社会的休妻。而对于那些被休的妇女留给她们的则是比寡妇还凄凉、悲惨的人生。爱姑坚持反抗的目的还是为了维护已形同虚设的婚姻家庭关系。她敢于到县衙里去闹,除了父亲和兄弟的支持外,更多因为其反抗夫权的依据仍是封建礼教,并深信代表封建权威的七大人会站到她这边。然而,故事结局仍是:她的反抗最终换来的仍是被抛弃的命运。

鲁迅笔下的具有反抗精神的农村妇女来自于病态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他通过对这些妇女命运的叙写,反映出她们所承受的不同程度的灾难及觉醒、挣扎、反抗。鲁迅塑造这一类型的女性形象,是为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唤醒被封建礼教所蒙蔽的女性,走向解放的道路。(作者单位:攀枝花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参考文献:

[1]鲁迅.彷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史志谨.鲁迅小说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王富仁.呐喊・彷徨综论[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段小莉.女性:弱势的群体――鲁迅的《祝福》、《离婚》和《伤逝》解读[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