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略”出精彩“导”出精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略”出精彩“导”出精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语文教材5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尝试引入“一目十行”的略读方法学习寓言。

2.培养学生学会阅读“略读提示”,并依照“提示”进行课文学习。

3.在多元解读、多版本互动、多文本互文的思辨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文本的深刻性。

教学重点:尝试应用“一目十行”的略读方法学习寓言。

教学难点:多元解读寓意过程中,提高学生解读文本的深刻性。

教学过程:

一、方法审视 —— 一目十行

师:(板书:一目十行)请声音最响亮的同学读一下。

(生齐读。)

师:请眼睛最亮、头脑最灵活的同学说一说这个词的意思。

生:用眼睛看,一下子看十行字。

师: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生摇头)有过体验的同学请说一说。

生:有时候读书,时间来不及了,就想快一点看下面内容。

师:快速看下一个内容,这就是……

生:(齐)一目十行。

师:今天,我们用这种方法来学习一篇文章。(屏显《寓言二则》,并板书课题。)本学期我们也学过寓言,还记得吗?

生:伊索寓言。

师:我们今天要学的是《寓言二则》,它不是伊索寓言,你们还没看到课文吧?这篇文章与我们教材中的寓言不一样,拿到教材后,快速地浏览一下。看看它和我们学习的《伊索寓言》有何不同。

(老师分发教材,学生快速看课文。)

二、内容比较 —— 版本勾连

生:我们学习的《狐狸和葡萄》《蝉和狐狸》等寓言的主角都是动物,这篇寓言讲的则是人。

生:我们学习的寓言最后一段都是讲一种道理,而这里却不是。

生:我们学的伊索寓言题目不是成语,这篇课文题目就是成语。

师: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和我们学习的《伊索寓言》,编写的最大不同,你有没有发现?

生:《寓言二则》是从古代那些“原文”演化而来的。

师:能说具体一点吗?

生:第一则是根据古代《战国策》修改的,第二则是根据《庄子》改写的。

师:这两则寓言是从古代的一些书中改写过来的,他已经发现了不同,很好,还有没有不同?

生:《伊索寓言》都很短,而这两则寓言很长。

生:《伊索寓言》一般都是一到两段,而这篇课文自然段很多。

三、阅读前奏 —— 关注“提示”

师:学习这篇课文有一个特殊的方法,文章已经告诉我们,你发现了吗?从哪看到的?

生:发现了,是从“阅读提示”知道的。(屏显阅读提示,并指名朗读。)

师:“阅读提示”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应该边读边思考。

生:思考两则寓言说明的道理。

生:寓言一般都是说明某个道理的,说明每则寓言都是有道理的。

师:“每则寓言都是有道理的”,是这个意思吗?我们看书、听话要看看它是否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寓言一般都是说明某个道理的。”

生:有些寓言是说明一个道理的。

生:有的是从正面描写的,有的寓言是从负面,用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来说明一个道理的。

师:别着急,那叫负面吗?

生:(齐答)侧面。

师:阅读提示短短的两句话,告诉我们这么多。要想读好寓言,第一,要读一读,第二要想一想。明白寓言基本的特点,有的是能直接说明道理的,有的是从侧面,这个侧面就需要我们动脑筋去想。

四、寓意阐释 —— 多元统一

师:今天我们就用一目十行的方法先学第一则寓言。(板书:伯乐相马。)请你用一目十行的方法,看看这则寓言说明什么道理,然后用一两句把它写出来,就写在这则寓言的后面。

(学生读书并批注。教师巡视,并及时激励:“已经写好了,就骄傲地站起来。”十几位学生陆续站起来。)

教师继续指导:“站起来的同学,再读读你的批注,可以修改。语言啰唆是对他人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学生学习情态多样,有的坐在位置上读写,有的站起来修改,有的似站非站。)

师:骄傲地站起来的同学,请大声读出来,其他同学认真听,还要想一想:他的道理真的有道理吗?

生: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伯乐非常爱马。千里马第一次遇见伯乐这样的知己,顿时精神焕发,说明这样爱马的人不多。

师:能用简洁的话表达吗?

生:世上像伯乐这样爱马的人不多。

师:还有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你的“寓意”?

生: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世上的珍稀物种有很多,但真正珍惜它的人却不多。

师:真正珍惜珍稀动物的人不多,意思和他差不多。

生:世上需要帮助的人很多,然而可以给予别人帮助、关爱的人不多,就是说帮助那些可怜的人不多。

生:意思说,可怜千里马的人很多,有善心的人很少。

师:你们同桌都谈到可怜,为什么想到一处?

生:因为这匹马被卖盐的人打得很可怜,但只有伯乐帮助它。后来有人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师:我明白你们都是善良的人,还有没有不同的?

生:千里马须要发掘(发现),更需要有真正认识它的人,把它用在正轨上。

师:真正认识它的人,我们可以用两个字表达。

生:知己。

师:文章里有一个名字,叫伯乐,把它用进去。

生:好的千里马须要发掘(发现),更需要伯乐把它用在正轨上。

师:这时候说得就精练了,语言听起来就舒服了。

生:这篇寓言告诉我们,给予别人帮助、安慰,会使别人自信,精神焕发。

师:谁自信?谁精神焕发?

生:千里马。

师:还有最后一位男生没发言(指刚才站起来的同学)。

生:只要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

师:你怎么会想到这样问题,解释一下。

生:之前,农夫一直折磨这匹马,马就走不动了。之后,伯乐安慰这匹马,这匹马就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