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歌唱中的气声相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歌唱中的气声相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呼吸与发音是歌唱的基础环节,也是重要的技术环节。只有呼吸与发音配合得当,歌唱技能技巧才会有坚实的基础。中外歌唱艺术的论著,对呼吸与发音问题的论述都非常重视。

一、 吸气与呼气的辩证关系

歌唱中的呼吸关键在于呼气的艺术,而不在于吸气如何,持这种观念的人不在少数,或者说是大多数的人都在强调呼气的作用。我们知道,歌唱中的呼吸与呼吸的运用是人为的有意识的,是训练有素的,不等同于我们说话时的呼吸。很多人认为,人为的吸气会使气息僵硬,要学会自然的吸气,这种想法的出发点是好的,实际情况却是越想自然越不自然,吸入的气太多了就可能会使喉咙、横膈膜以及身体的相关部位处于紧张状态;反之,如果吸的太少了不能形成歌唱。那么,你就需要吸入得恰如其分,这种恰当的吸入是在正反两个方面的参照下得以实现的。因此,我们应当以一种辩证的观点去看问题和思考问题。歌唱中更不应当存在绝对性,歌唱就是在“对与错、自然与不自然”之间不断的攀升,不断寻求最佳效果中,求得平衡,达到完美。

每一位训练有素的歌唱家,他们均掌握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呼吸方法。实践证明,呼吸的科学性存在于歌唱者本人的条件、年龄、时间和对学习的阶段性的把握与方法的实施中。吸气是歌唱的开始,并不是学会了呼气再开始歌唱,即便是那样也是从吸气训练开始的。歌唱开始前的呼吸是处在一种生理的状态,属于无意识的呼吸,不加控制的,当我们进行歌唱时就会成为有意识的并且得到落实。要明确吸气的部位并在学习时加以实施,并且还要学会“屏气”,就是人们常常讲的保持吸气状态,这是有声歌唱开始的必要条件和必备的能力。要让这种吸气的能力,通过训练达到歌唱的要求,让吸气的能力与歌唱的需要相吻合,也就是让你的呼吸能力足以能够支撑你的歌唱,并且在吸、呼的转换中作到驰张有序的进行,从而达到和完成你的歌唱的需要。

二、发音的主动部位与呼吸的主动部位的关系

发音的主动部位在喉头,呼吸的主动部位在胸口下方的横隔肌和两肋,这是必须坚信的两个部位概念。吸气要开喉,发音要挡气,这便是两个相成的动作概念。所以强调吸气要开喉,发音要挡气,不仅为着字音的清晰、声音的集中;同时,也是为了气的节省。如果吸气不开喉,发音不挡气,那么,二者必然是彼此分割,从而导致孤立不能联系在一起。吸气开喉不仅是为了使气息通畅、深入,更重要的是为了发音做准备;发音挡气不仅为的是发音,更重要的是防止气息外漏和保持发音状态。各自的动作都是双关的,只有双关的动作意识,才能促使其动作相辅相成。

喉头的动作意识是在其稳定的状态下稍向下,并且一字一音地去做,尤其是长音、高音、句尾音更要向下,横膈膜及其腰腹要在喉头这种稳定状态下的动作作用下,一字一音、一词一句地做出气息的支持和承受,就是说咬清字音本身就是对其形成阻抗,喉头的挡气能够使横膈膜向腰腹扩张。解决好发音挡气这样一个基础的作用关系,呼吸才能得到控制。气息对声音的支持要持久稳定,字的行腔与声音的延续更需要确立支点,就是要放在支点上,扩充在支点上,歌唱中字音虽然频繁转换,但支点要始终要保持一致和统一。

总的感觉是,发音的上支点在横膈膜的上方――胸口部位,同于我们常讲的用心歌唱的部位感,下支点在呼吸的主动部位――胸口下方的横隔肌和腰部的两肋,歌唱中常常联合腰腹共同完成。支点、部位的明确和稳定,并且坚持在支点上换字换声,使字声统一完成在一条直线上,这是歌唱技能的重要基础。

三、发音与呼吸的关系

发音必须先吸气,气息必须先入为主,这不仅体现在换气处,而且要贯穿在字音延续和转换之中,尤其是发长音和高音出现之前,气息先入的意识更要主动敏捷,否则将减少和减弱歌唱的主动性和力量。但是,气息深入后却是喉头向下挡气发音的主动,没有这个主动,发音吐字就会迟缓勉强和不清楚,吸进的气也会因少于阻抗而泄露。发音与呼吸就是在这种有先有后的主动与适应关系之中,使得肌肉弛张有序,发音和吸气就会在运动中相成。这里还必须把握一个规律:那就是歌唱的声音的内在的感觉是向下的,没有向下的对气息的作用力,就没有气息对声音的反作用的支持力。应当注意:是声找气,而不是气找声;是声音的内在的管状的平衡统一,而不是气息向上、向下的推动和挤压;是声音的重心落在气息上;是声音倚靠在声带上,而不是气息逼在声带上;是声入气中,而不是气浮声外。另外,声音必须竖立,气息必须深入,声音越竖立,气息就越需深入;同时,声音上下的竖立,气息必须左右横扩,声音越高,气息横扩就越需要加大,从而扩大与呼吸的对抗。声音竖立与气息横扩是永恒相成的,同时控制声音内在的平衡感也要持之以恒一通到底,中途不能停顿,更不能折返。像清流入海,又如宽阔胸怀,亦如树长根扩,树高根深,更像是头顶蓝天,脚踩大地。

四、主动意识与歌唱的关系

主动意识指的是歌唱中的主导意识,它不仅体现在歌唱的呼吸中,而且是贯穿在整个歌唱中;同时,这种主动意识与歌唱者本身的歌唱技能、技巧是密切相关的。在整个呼吸过程中,其主导意识是歌唱的主控程序,是一种歌唱的语言表达方式,是演唱者长期训练所形成的歌唱理念、歌唱意识。这种意识是一种灵感,是一种激情,是超越歌唱技能、技巧和大脑思维方式的空间想象与感应。如果呼吸与歌唱脱离了主动意识的主宰,那么也就失去了它的表现力,成为机械式的方法和纯技术论,即没有灵魂的歌唱。所以,演唱者要加强主动歌唱意识的培养,提高歌唱的表现欲望,以及通过各种手段诱发内心的真情表露;同时,要用正确的观念引导歌唱,要用脑、用心、用正确的理念去歌唱,避免机械式的方法和纯技术论。

另外,主动意识与歌唱的关系还受语言的特性的影响,就是说歌唱中的语言环境直接决定两者的关系。比如:咏叹调与中国艺术作品,由于前者是意大利语的直拼性质,后者是中国汉语的方块字结构,这两种语言自身的性质,对歌唱者的主动意识的确定,产生直接的影响。再有,被动的接受训练而获得的技能与主动意识下的有理念的培养是不同的,这种训练通过时间的磨练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然的导向,从而达到歌唱的需要。由此看来,主动歌唱意识与歌唱技能、歌唱方法的培养同样重要,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可以说主动歌唱意识是歌唱技能、歌唱方法以及歌唱语言的纽带,是使之升级的催化剂。因此,只有把握好两者的关系,获得主动歌唱意识即心理与大脑思维的配合和表现的兴奋与激情再现,才能使歌唱的技能、方法得以展现,才能使之插上飞翔的翅膀,从而更好的诠释声乐作品。

五、气声远离两相成

长期以来,有一种向发音和共鸣位置送气、推气的做法,特别是向鼻腔部位送气,就是这种做法摧毁了不少好的嗓子,使之本来较好的嗓音条件,在此错误的方法下变得漏气、提喉,声音空洞且无光泽,导致的这种后果很长时间难以改正,有的甚至不能歌唱,歌唱艺术之梦想成为他们终生的遗憾。应当明确提出的是,发声不是气息冲击声带,而是声带阻挡气息;共鸣不是气息进入腔体,而是共鸣腔体感应声带的振颤。发音与歌唱与其向上推气送气相反,在发音的一瞬间气流要迅速撤离喉头,在气流下沉,音管和上部共鸣腔成“真空”感觉中,喉头迅速向下挡气发音,上额向上抬起即开大牙,这便是气声相互作用的整体状态。咬字发音就是在口、鼻、喉成“真空”状态下完成的。气流下沉是为了把胸部以上的紧张的用力下放到腰部,这是一种叹气感,下沉的力量在腰部以及小腹部形成坚实、稳固的支撑力。歌唱中就是要不断的通过换气和气流下沉,充实腰腹的支持力,集结歌唱的动力,从而保证我们的歌唱能够顺利的完成。

总之,歌唱的声音形象着力于上方,气息的内在感觉和气势着力于下方,二者成相反相成的趋势。歌唱中的发音与呼吸还需要情感的诱发力,情感的诱发力是无穷的,有了情感的趋向,才有气势、气态的投入,而且能够投入的恰到好处。气声之间奥妙无穷,只要注意二者的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的辨证关系,便可以深得其法。正可谓声音腾空气支撑,气沉腹底声推动;音管无气却有力,气声远离两相成。

(作者单位:湖南理工学院音乐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