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础麻醉联合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骨折手术的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础麻醉联合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骨折手术的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

目前小儿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基层医院应用广泛,但是氯胺酮的不良反应也受普遍关注。基础麻醉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大大减少了氯胺酮的量,从而减少了其不良反应。本研究比较基础联合神经麻醉和单纯氯胺酮麻醉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2008~2009年收治小儿上肢骨折患者50例,年龄2~6岁,体重10~22kg,ASA Ⅰ~Ⅱ尺桡肱骨骨折手术患者,其中急诊14例,择期36例。

麻醉方法:术前常规禁饮禁食,术前东莨菪碱0.006mg肌注。常规备吸引器,加压给氧面罩或者麻醉机。必要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确保呼吸道通畅。随机分两组:①Ⅰ组25例氯胺酮6mg/kg肌注后用0.1%的氯胺酮溶液静滴维持。根据患儿血压,呼吸,脉搏,躁动情况调整滴数;②Ⅱ组25例氯胺酮6mg/kg肌注后,在常规消毒下取患肢成行敬礼状,取2.5cm针头于腋动脉搏动消失处,腋动脉上方刺入腋鞘,针随动脉搏动,证明针已经刺入腋鞘,回抽无血,向鞘内注入0.445%的甲磺酸罗哌卡因0.4ml/kg,观察BP、HR.氧饱和度及呼吸的情况。全程持续观察BP、HR、SPO2以及患者反应,见表1。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以(x±S)表示,组间采用两样本t检验,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P

结果

两组的血压、心率均有所升高,Ⅰ组患儿血压、心率升高较明显,与术前及Ⅱ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

讨论

小儿上肢手术特点为患儿恐惧不配合,要求基础麻醉后在行其他的操作。要求术中要达到完善的镇静及镇痛才能保证患儿在术中安静,满足手术要求,最大程度的抑制应急反映氯胺酮属苯环己哌啶的衍生物。主要不良反应为气道分泌物增加,咽喉反射活跃,易致喉痉挛,气道堵塞,肌肉不松弛,苏醒期可出现幻觉,躁动不安,精神状态异常,偶可见一过性失明等。由于上述副反应,使得氯胺酮的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手术时间长,氯胺酮用量多、大。也是不良反应增加的主要原因。基础麻醉后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镇痛完善,有效抑制了术中应激反应,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氯胺酮的用量从而减少了氯胺酮的不良反应的发生。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部位表浅,易于操作。从上述表格中不难看出,Ⅱ组循环比Ⅰ组更能有效地抑制应急反应,循环更稳定,术中,术后并发症较少,也易于术中及术后的管理。

参考文献

1黄绍农,主编.临床麻醉学新理论和新技术.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