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1,7—庚二醇的合成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1,7—庚二醇的合成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以1,5—戊二醇、氢溴酸、吡啶等为原料,通过5步反应合成了1,7—庚二醇。多次试验结果表明,总收率达73.5%。

关键词:1,7—庚二醇;合成;收率

中图分类号:TQ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9—4276—02

1,7—庚二醇是一种用途较广的有机原料,可用于生产化妆品、增塑剂及各种添加剂,同时还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及医药中间体。它可以用于合成不凝血生物材料[1]、液晶材料[2]、生物可降解的功能高分子材料[3,4]、蜂王酸[5]和MRI造影剂[6]等。传统的庚二醇生产工艺是以庚二酸二乙酯为原料,以铜—铬氧化物为催化剂,在高温高压下加氢还原而得[7]。这种方法需要高温高压、加氢催化,在工业上是比较困难的,条件太苛刻,而且产率也不太高;以氢化锂铝作为还原剂的方法成本高,对试剂的无水处理要求非常严格,使其实际应用受到限制,不利于工业化生产。本试验以低成本的1,5—戊二醇为原料,通过与环氧乙烷的增链过程而得到1,7—庚二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与仪器

1,5—戊二醇(上海试剂公司)、氢溴酸(滨州化工厂)、吡啶(上海试剂公司)、氯化亚砜(滨州化工厂)、环氧乙烷(上海试剂公司)均为AR级。

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巩义市英峪予华仪器厂)、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1102GC气相色谱仪(上海分析仪器厂)、PE2400型元素分析仪。

1.2 反应原理

HO(CH2)5OH Br(CH2)5OH Br(CH2)5Cl

CH2O(CH2)2Cl CH2O(CH2)5MgCl

HO(CH2)7OH[8]

1.3 合成方法

1.3.1 溴化反应 将1,5—戊二醇60 g、40%的氢溴酸113.1 g、苯1 200 mL加入烧瓶中加热、搅拌,反应24 h实验结束,烧瓶的底部有淡黄色的液体生成。然后通过减压蒸馏将1—溴戊醇分离出来,用碳酸氢钠溶液洗涤,水洗,再用无水碳酸钠干燥,经气相色谱分析其纯度。

1.3.2 制备1—溴—5—氯戊烷 将0.60 mol的1—溴戊醇、0.03 mol的吡啶、0.4 mol的氯化亚砜加入烧瓶中,用恒温水浴锅加热并把温度控制在40~50 ℃,烧瓶中微有气泡冒出,反应4 h左右结束。产品经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水洗,再用无水碳酸钠干燥,经气相色谱分析其纯度。

1.3.3 合成5—氯戊甲醚 将甲醇钠、1—溴—5—氯戊烷和催化剂二甲基亚砜按一定比例投入,在一定温度下充分搅拌一段时间后,得粗5—氯戊甲醚等混合物,精馏后得纯度较高的5—氯戊甲醚。

1.3.4 格利雅试剂的制备 将四氢呋喃和镁丝放入带有回流冷凝器的三口烧瓶中加热,使之回流。回流过程中将5—氯戊甲醚慢慢地倒入烧瓶中,镁丝渐渐溶解。反应完毕密封保存,以备下一步反应使用。

1.3.5 环氧乙烷加成及水解 在玻璃烧瓶中加入无水四氢呋喃,用冰水冷却,连续通入氮气将瓶中空气置出。将环氧乙烷于液面下导入。在5 ℃下,将格利雅试剂用恒压滴定器缓缓滴入,充分搅拌。反应结束后将定量的稀盐酸溶液慢慢加入上述反应液中使之水解。

1.3.6 醚的水解 用HBr做催化剂,加热使醚水解,重结晶,然后水洗,干燥得到最终产物1,7—庚二醇。

2 结果与分析

在由1—溴—5—氯戊烷合成5—氯戊甲醚试验中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物料配比(甲醇钠摩尔数∶1—溴—5—氯戊烷摩尔数)、催化剂的用量对5—氯戊甲醚收率的影响,采用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表(表1)设计试验,寻找最佳合成条件。

由正交试验结果(表2)可知,影响5—氯戊甲醚合成的主要因素是物料的配比。最佳反应条件是:物料配比0.8,催化剂的用量1.5%(以1—溴—5—氯戊烷的摩尔数为基准),反应温度80 ℃,反应时间6 h。

3 产品检测

经测定,产物的熔点为56~57 ℃,与文献一致[9]。

产品经1102GC气相色谱仪分析检测,色谱柱:SE—54内径0.32 mm,长30 m石英毛细管柱,载气:氮气,检测器:氢火焰离子检测器;气化温度300 ℃;柱温:200 ℃,经分析w(1,7—庚二醇)≥98%。

元素分析C7H16O2实测值(计算值):w(C)=48.6%(48.8%),w(H)=9.31%(9.30%)

从以上分析结果可知产物为1,7—庚二醇。

4 结论

1)以1,5—戊二醇为原料,经过溴化、威廉逊合成、环氧乙烷的加成与水解可成功地制得1,7—庚二醇,总收率为73.5%。

2)通过正交试验得出由1—溴—5—氯戊烷合成 5—氯戊甲醚的最优化反应条件:物料配比(甲醇钠:5—氯戊甲醚)为0.8,催化剂的用量为1.5%,反应温度为80 ℃,反应时间为6 h。

3)此试验所用的方法简单,通过进一步实验,可望用于大批量生产,市场前景较好。

参考文献:

[1] 王 玲,杨志谋,陈 林,等.含羟基的2—烷氧基—2—氧代—1,3,2—二氧磷杂环戊烷及其磷酚胆碱系列的合成与表征[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24(6):1034—1036.

[2] 万有志,蔡洪伟,张敬畅,等.含羟基偶氮类介晶化合物的合成及相变行为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3,30(3):92—95.

[3] 李铁骑,齐 昆.微生物聚酯的合成和应用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1994(9):14—17.

[4] 唐培坤.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3.11.

[5] 王龙杰,卢泽勤.蜂王酸的应用及制备[J].广西化工,1996,25(1):38—42.

[6] 徐寿昌.有机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7] 钱旭红.工业精细有机合成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8] 魏文德.有机化工原料大全(中)[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1.

[9] 刘光启,马连湘,刘 杰.化学化工物性数据手册(有机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