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澳大利亚儿童文学导论》缺陷举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澳大利亚儿童文学导论》缺陷举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澳大利亚儿童文学导论,何卫青,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

何卫青著《澳大利亚儿童文学导论》(以下称为《导论》)由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填补了国内研究空白。该书准确叙述了澳洲儿童文学的总体走向与历史分期,对每种文类都进行了历时和共时的梳理,各阶段代表人物及其特色清晰可辨。与国内同类工具书(主要以黄源深1997年版《澳大利亚文学史》第15章儿童文学、2006年版《澳大利亚文学简史》与《澳大利亚文学名著便览》为参照)相比,该书新增童谣童诗和图画书这两大文类,在小说和童话板块亦补充了多位重量级作家,内容甚丰,极大拓展了澳洲儿童文学研究的领域。

然而《导论》在目录及索引编排、内容、时效性等诸多方面尚存较大的改进空间。

在目录及索引方面,该书只提供了一级目录共5章的大标题和对应页码,查找子项不便。同样不便之处还在于该书未提供重要作家作品出版纪要和重要网络资源的相关链接,参考文献散于各页。此外,书中对众多童话、小说、童谣童诗和图画书的内容常给出大段疑似转述或综述外文资料的评鉴,却未能逐一给出具体出处,不利于辨认作者本人的创见。

《导论》以内容之不足为著,主在对小说分类不当以及诸多重要项目上的缺失,亦即介绍重要作家及重要作品时经常性的疏漏,兼事儿童文学创作的作家及华裔作者的缺位,对澳洲儿童文学理论家、学术团体和刊物的忽视等,这些都较大损抑了该书的学术价值。

《导论》把小说划分为探险、家庭、校园、幻想和动物五大类,但在提及幻想小说起源时(第95页)将其与童话小说和探险小说做了并列比较,可见作者潜意识里童话小说和幻想、探险小说等一样自成一类,但该书从未对童话小说下定义或定位。事实上,于童话与小说之交集,朱自强所倡小说童话之说渐隐,而舒伟童话小说之说方兴(朱自强:《小说童话——种新的文学体裁》,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四期,第63—67页;舒伟:《关于西方文学童话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外语研究,2010年第四期,第86—91页;舒伟:《走进童话奇境——中西童话文学新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版,第70—78页)。考以舒伟的童话小说观,《导论》中幻想小说子类中的丛林幻想、类动物幻想、原住民梦故事幻想、鬼怪和超自然魔法幻想小说及动物小说子类中的拟人化动物小说和人物与动物互动小说很多都已属于童话小说范畴,《导论》对小说的分类并不到位。笔者认为,童话主要针对少年儿童,大多富于幻想和想象,多运用超现实或怪诞手法,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动物或其他人化角色以表现对现实的希冀、嘲讽或缅怀等。童话在很大程度上应视作一种题材。吴其南则认为童话即“非写实性的儿童文学”(吴其南:《中国童话发展史》,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年版,第4—8页),而小说为可供表现童话的体裁之一,我们亦常见童话小说、童话诗、童话散文和童话剧等说法。国内文学体裁的四分法并未纳入童话。小说童话与童话小说之辨实起于对小说与童话之表里关系认识不清。若依笔者之童话观,《导论》的文类需要重做调整,其将童话与小说(及童诗童谣)分立的通常做法也需重新审视,但囿于本文性质与篇幅,笔者不再深入。

对一些重要小说家或一些重要作品的疏漏系该书另一内容缺陷所在。一显例即为《导论》只字未提均为澳洲最有影响童书奖——澳大利亚童书协会年度图书奖四度得主的索尼娅·哈特奈特和罗达·艾米丽。索尼娅·哈特奈特在1996—2012年间四获年度图书奖,两获荣誉奖,三度入围决选名单,是澳洲唯一林格伦世界儿童文学奖得主。罗达·艾米丽年度图书奖项上与索氏不相伯仲。两人高得奖记录与前辈名宿帕特里夏·赖特森和伊凡·索撒尔比肩。内地早有罗氏的拯救德尔托拉系列小说和索氏的《童年的故事》及《鸟儿看到了什么》之译本出版。两人本应备受关注才是。再如《导论》虽介绍了首届年度童书奖得主莱斯利·里斯及其主要作品,却遗漏了其广受欢迎的小脚趾系列童话,其实他的《小脚趾水中旅行记》在中国更为人知。再者,在下文“时效性”部分提及的肖恩·谭的《郊外故事》与王尔德·玛格丽特的《敏感的小鹅露西》等年度童书奖佳作在《导论》专节介绍这两位名家时都没有解读。这些疏漏都说明作者对介绍对象的资料掌握得不够全面。

身兼和儿童文学创作的作家的儿童文学作品也应被纳入研究范围以内。国内研究者一般对他们的儿童文学作品不做细读和评论。《澳大利亚文学名著便览》与《澳大利亚文学史》对下列作家的处理即是如此:安德鲁·巴顿·佩特森、亨利·劳森、万斯·帕尔默、彼得·凯里、凯思·沃克、蒂姆·温顿和《澳大利亚文学史》附录I中提到的斯蒂文斯·达尔、特南特·凯里等人。《导论》则根本未触及这方面。其实这些人中不乏大家,比如彼得·凯里是布克奖两度得主,“神童”作家蒂姆·温顿则两获布克小说奖提名,两人都有儿童文学作品荣获澳洲童书协会年度图书奖荣誉奖,而特南特·凯里系童书协会年度图书奖1960年得主。不研究这批作家的儿童文学创作思想则澳洲儿童文学史难称完整。

在澳大利亚还活跃着一批表现中国元素的华裔儿童作家或插画家,如骆惠敏、吴迪、嘉布莉欧·王和克里斯托弗·程、李存信等。骆惠敏、吴迪和李存信都已在澳大利亚童书协会年度图书奖榜单上扬名,马来西亚华裔肖恩·谭则更是大名鼎鼎,但他较国际化,是个例外。中国学者撰写的《导论》本可以借鉴黄源深系列专著对华裔作家(如布赖恩·卡斯特罗)关注的成功范例,但其始终对该特殊群体未加关注委实令人生憾。

澳洲本国儿童文学研究现状如何、有哪些重要的儿童文学理论家和理论、研究团体、刊物及工具书等,这类信息在中国都颇为匮乏。可惜《导论》除在引用时提供了一些工具书线索之外并未介绍重要的评论家、学术团体及学术刊物等内容,殊为不美。被该书遗漏的重要工具书(以较晚近者为例)还有:《内在故事:创作童书》(1987)、《澳大利亚儿童文学导读》(1992) 、《儿童小说中的语言与意识形态》(1992)、《澳大利亚儿童作家名录》(1992)、《移位的小说:澳大利亚当代青少年小说》(1999)、《出书人:结识澳大利亚儿童文学作家与画家》(2002)、《读书虫……和你如何帮助子女抓住它》(2008修订版)、《儿童文学数字资源》(2008)(系网络书刊目录资源)等。知名儿童文学理论家和评论家有:现任国际儿童文学学会会刊《国际儿童文学研究》主编、国际儿童文学理论界最高奖——国际格林奖得主约翰·史蒂芬斯教授,上届国际儿童文学学会会长克莱尔·布拉德福德,现任副会长克里·麦兰教授,莫瑞斯·萨克斯比,罗宾·麦开勒姆,《牛津澳大利亚儿童文学之友》的编者斯黛拉·里斯和帕姆·迈辛泰尔等。重要儿童文学团体有:澳大利亚童书协会、澳大利亚学校图书馆联盟、澳大利亚读书协会、童书作者与画家社团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分团、澳大拉西亚儿童文学研究协会等。而重要学术刊物有:《读书时间》《鹊》《文丛》《文学基地》《奥挼那》《儿童文学和图书馆业新评》《书鸟》《狮子和独角兽》等。

《导论》于2012年11月出版,其最新的非网络参考文献发表于2011年,作者也特意在澳洲出版社、书评及个人网站上搜集了一些较晚近的作家与作品信息,但依旧错失某些重要的最新信息,该书需加强时效性。澳大利亚童书协会除少数年份外每年都甄评年度图书奖,自1946年首届起(《导论》第15页提及澳大利亚童书协会成立于1959年,实则是成立于1945年的新南威尔士童书协会于1958年发展为现在的澳大利亚童书协会)到2012年,共60余位作家的约80部少儿作品入选。不过《导论》不仅挖掘童书协会年度图书奖往年获奖作品尚欠力度,对近年(仅以2006年至2012年为例)绝大多数新晋获奖者的作品更未做介绍。该书对其重点介绍的作家于2006年到2012年间的年度图书奖获奖作品竟也屡有遗漏。如《导论》没有解读肖恩·谭2009年获奖作品《郊外故事》。王尔德·玛格丽特2008年度图书奖荣誉奖作品《敏感的小鹅露西》、格雷厄姆·鲍勃2012年度的获奖作品《天堂号公交车》均告阙如。事实上2006—2012年间新晋获奖作家中一些人的获奖作品近年已有译作在中国出版,如2009年出版的贝特森·凯瑟琳的《小蜂的故事》及《瑞恩和丹尼尔船长》、2011年的谢瑞欧·克拉克的《六年级女皇》等。《导论》之所以未能反映出一些研究对象的最新信息应与作者搜集信息渠道不全面有关。

本短评仅举《导论》不足之要者,杂项如翻译讹误之类皆略去。期《导论》作者得欣睹而改之。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