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肺硬化性血管瘤行肺叶切除术的临床价值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肺硬化性血管瘤行肺叶切除术的临床价值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研究肺叶切除术对患有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62例患有肺硬化性血管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放射性疗法,治疗组采用肺叶切除方式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肺硬化性血管瘤治疗有效率为9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5%(P

【关键词】 肺叶切除术; 肺硬化性血管瘤; 治疗

肺硬化性血管瘤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少见的肺部良性肿瘤的一种,该类患者在发病后通常不会出现特异性的临床症状表现和影像学特征,且在实际临床诊断过程中该疾病很容易被误诊为肺部其他疾病,使治疗延误,或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因此,该病的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是近几年临床研究的重点[1-3]。研究证实,外科手术为对肺硬化性血管瘤进行治疗的唯一有效手段。本次研究中出于对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行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的目的,将本院收治的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患者展开了分组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7月-2012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2例患有肺硬化性血管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3例,女18例;年龄36~62岁,平均(47.6±1.3)岁;患病时间2~14个月,平均(4.6±0.4)个月;治疗组患者中男12例,女19例;年龄38~63岁,平均(47.5±1.4)岁;患病时间2~15个月,平均(4.5±0.3)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将以上抽取的研究对象以1∶1的比例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放射性疗法实施治疗,治疗组采取肺叶切除方式实施治疗。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指标包括:治疗有效率、病情好转时间、共计治疗时间、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等。

1.2.2 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均性全麻气管插管下手术治疗,术中手术切除范围以患者具体情况而定。治疗组31例患者中肿块切除者9例,肺病灶切除者3例,肺楔形切除者6例,剩余13例患者行肺叶切除,术后标本常规冰冻切片,经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1.3 疗效评价 临床治愈:症状表现彻底消失,术后检查显示肿瘤完全去除;显效:症状表现明显好转,术后检查显示肿瘤体积缩小程度超过50%;有效:症状表现略有好转,术后检查显示肿瘤体积缩小程度不足50%;无效:症状表现没有任何好转,术后检查显示肿瘤体积基本没有缩小[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肺硬化性血管瘤疾病治疗效果 对照组经放射性治疗后有4例患者的肺硬化性血管瘤疾病达到临床治愈效果,有5例患者治疗显效,有11例患者治疗有效,有11例患者治疗无效,肺硬化性血管瘤治疗有效率64.5%;治疗组经肺叶切除术治疗后有9例患者的肺硬化性血管瘤疾病达到临床治愈效果,有12例患者治疗显效,有7例患者治疗有效,有3例患者治疗无效,肺硬化性血管瘤治疗有效率90.3%。两组患者肺硬化性血管瘤疾病治疗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病情好转时间和共计治疗时间 对照组患者经(10.41±2.18)d治疗后病情好转,共计接受治疗(15.72±1.84)d;

治疗组患者经(6.27±1.05)d治疗后病情好转,共计接受治疗(8.14±1.63)d。两组患者病情好转时间和共计治疗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 对照组有23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2%;治疗组有2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目前,在临床上对于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发病原因还不是十分清楚,在肺部肿瘤以及肿瘤样病变患者中的发生率相对较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该病症可在任何年龄段发病,其中30~60岁人群中的发生率较高,且女性多于男性[5]。对于肺硬化性血管瘤的病理学表现而言,主要包括有实变区、出血区或者是血管瘤样区、瘤样区、硬化区。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咳嗽、胸痛、反复少量咯血以及不规则发热症状为主,也有一部分患者不会出现比较典型的表现,仅在接受胸片以及CT扫描时可以发现[6]。肿瘤在两肺的任何部位均可出现,以单发为主,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对支气管造成累及,因此,采取支气管显微镜进行诊断的临床意义不大。曾有研究证实,影像学检查可以使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率得以提高,X线检查主要会表现出肺实质或者是周边鼓励球结节,边缘相对光整,无钙化、密度均匀,若是肿块相对较大则可以发现分叶[7]。

手术是目前临床对肺硬化性血管瘤疾病进行治疗的最有效方法,也是对病情进行准确诊断的一项重要依据。在实际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的病灶实际大小和具体部位,选择手术治疗的具体方式,由于肺硬化性血管瘤与正常肺组织具有非常清晰的界限,故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原则上应采用最大限度保留健康肺组织的术式进行治疗,临床上应用比较多的包括肿瘤摘除、肺楔形切除术,必要时也可以进行肺段、肺叶切除术处理,手术进行过程中均应常规进行快速冰冻组织病理检查[8-9]。由于肺硬化性血管瘤的病灶大多数位于肺周的边部,电视胸腔镜下微创手术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对仪器和技术的要求较高。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通常会伴发多处淋巴结转移现象,但临床实践证明,淋巴结转移现象的出现并不会对疾病的预后造成影响[10-12]。本次研究中对治疗组患者实施了肺切除术治疗,结果发现该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升高,且病情好转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不良反应发生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由此可知,因近几年小切口微创技术以及电视胸腔辅助手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行肺叶切除术时,使得对肺硬化性血管瘤的治疗效果更佳理想,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段,预后效果好[13-14]。

综上所述,对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实施外科肺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预后效果好,值得对其进行推广,以解除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小占,史大鹏,李仲菊,等.肺硬化性血管瘤影像学诊断[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23(14):367-368.

[2]陈文辉,杨丽琴,张德钧,等.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0,20(19):784-785.

[3]韩振中,陈树兴,蔡霖.肺硬化性血管瘤34例临床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0,32(15):164-165.

[4]赵登玲,邓钢.CT及MR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26(5):393-396.

[5]李吉臣,鲁强,解建军.肺硬化性血管瘤并纵隔淋巴结及胸膜转移1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11(6):188-189.

[6]张捷,王长利.表现为孤立性肺结节的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附20例报告)[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21(8):34-35.

[7]王雷,陈砚凝,平育敏,等.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附41例报告)[J].中国内镜杂志,2008,12(2):17-18.

[8]陈韩杰.肺硬化性血管瘤CT诊断及鉴别诊断[J].中国实用医药,2011,11(18):342-343.

[9]崔丹,齐凤杰,杨静,等.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0,14(2):278-279.

[10]杨凯,蔡毅,陈林,等.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与临床病理特征[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4(11):332-333.

[11]何建,杨再兴,刘丁媛.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特征分析及治疗[J].西南国防医药,2010,20(12):167-168.

[12]张旭,岳世昌,刘长宏.肺硬化性血管瘤22例诊治体会[J].实用医学,2009,12(20):3441-3442.

[13]谢雪芬,钟志生,许亚春.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及影像学分析[J].右江医学,2009,37(15):561-562.

[14]曹仁花.老年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0(7):515-516.

(收稿日期:2013-03-19) (本文编辑:连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