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小学语文课堂的规训特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规训是现代课堂的特征之一,这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上也得到很好的验证。笔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的一节语文课的观察,发现语文课堂存在着通过课堂仪式、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和教师表情等诸多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规训。反思这些规训的性质和意义,对我们理解什么是教育,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规训;小学语文课堂;教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2-0059-05
规训是法国社会学家福柯提出的一个社会学概念,本意是指规范人的各种手段、方式。至于规训的作用,他认为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影响。但是无论是积极的规训,还是消极的规训,它们的最终追求都是培养人的顺从型人格。[1]
学校作为国家培养“接班人”之地,是最典型的规训场所之一,而学校里对学生经常进行规训的地方就是课堂。在学校里,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生活的品质和场域特征对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形成的影响至关重要,甚至关乎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反思学校课堂生活中的规训行为的性质和意义应该成为教育者的关注点之一。
在一次教育考察中,笔者听了N市的一所小学一年级的一节语文课。这节课的内容是《升国旗》,授课老师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这位女教师基本素质很好,音质很美,教态落落大方。教学过程设计得也很紧凑,师生互动也好。但是通过对这节语文课教学过程的观察和教学内容的整理,仍然不难分析出在这节语文课中存在的规训特征。
一、 语文课堂中的规训特征
(一)通过教学仪式实施的规训
课堂教学也是一种典礼性质的活动,所以一定的仪式是必要的。我国古代的《学记》中对教学仪式也有比较详细的记述。“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现在的课堂教学也是从仪式开始的。
师:上课!(语气简洁而有气势)
生:(起立)老师好!(参差不齐的声音)
老师并不急于回答“同学们好”,而是先巡视一遍,一边说“ⅩⅩⅩ,站好!”,看到学生差不多都站好了,她才厉声地说:“坐下。”
关于仪式的说法很多,所有的社会学家都一致性地认为是典型的规训手段。孩子在这样的仪式中学会了什么是顺从、什么是秩序、什么是权威。语文课老师兼这个班的班主任(一般情况下,在当今的中小学都是“主科”老师当班主任,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的现象最为突出)。班主任一职的设置是从苏联沿袭过来的,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是班级的管理者、组织者和建设者,因此对学生的威慑比较大,这在课堂的氛围上明显地可以感受到。作为班主任的老师,因为具有了比学科教师多的社会赋予的权威符号,也就多了对学生进行名正言顺的规训资本。
(二)通过课堂纪律的规训[2]
一般来说,纪律有三种基本涵义:1.纪律是指惩罚,这是福柯常用的涵义。他的著作《规训与惩罚》也有的翻译为《规训与纪律》。他认为纪律是典型的规训。2.纪律是指通过施加外来约束达到纠正行为的手段,强调了纪律的强制性和公益性,“纪律是为了学生好”,这是很多教育者持有的观点,是他们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念。3.纪律是指对自身行为起作用的内在约束力,这是一种道德约束力。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让我震撼:一个是我头顶上的天空,一个是我内心的道德法则。”我们课堂上的纪律应该属于哪种涵义呢?
上课开始前,老师重申课堂教学纪律,采用的是“一问一答”的形式,也有点类似“成语接龙”形式。老师说:“小手——?”孩子们齐声回答:“背背后。”
老师说:“小嘴巴——?”“闭闭紧。”孩子们一起附和。
老师说:“小眼睛——?”孩子们一样地扯着喉咙喊:“看黑板。”老师纠正说:“是看大屏幕,不是看黑板。”(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应用到每个班级,教学手段的进步从这样的一问一答中也可以反映出来。)
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还不断地通过语言符号和手势,以及物质奖励、组织活动来维持和强化纪律意识。
“我要让坐得最端正的孩子来读课文。”
“你总是插嘴,什么时候不插嘴了,老师什么时候才会叫你回答问题。”
“坐得好的同学今天都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
“你,坐下!”(配手势)
等等。
座位的摆放也考虑到了维持纪律。学生的座位都是孤立摆放的,课桌与课桌之间是不连接在一起的,有效地阻止了学生之间的窃窃私语和频繁往来。对于敢越轨破坏纪律者,则实行空间的隔离,实行身体上的规训。违规轻者就在自己的座位上站着,从听课的形式上被孤立而成为另类。违规严重者或者屡教不改者则有专门的位置。在教师讲台的左首有一个专门的桌位,谁在课堂上调皮捣蛋,那个位子就是谁的。现在坐着的是一位男孩子。即使坐在那儿,也没有改变他活泼好动的性格。每次发言总是把手举得高高的,有几次还举到了老师脸上面,甚至是自己跑到讲台上去,但是每次老师都不叫他回答问题。
(三)通过教学内容的规训
这节语文课上不仅有很多明显的外在的规训,更有内在的规约和惯习的型塑。
这节课的内容是《升国旗》,内容是: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国歌声中,冉冉升起,我们立正,向您敬礼。在学校教育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很正常的事情。事实上,学校是国家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无论是在今天还是在过去。这一点,李书磊在其著作《村落中的国家》中有很好的描述。[3]国家意志的突出实现了教育国家化的需要,但是又往往冲淡了甚至是破坏了教育的原旨与初衷,使教育沦落为一种工具和道德的说教,其中还可能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
师:“红旗为什么是红的?”
生:“因为它是红颜色的。”
师:“这个红颜色是怎么来的?”
生:“染的。”
师:“谁染的?”
生:(犹豫了一会儿)“不知道。”
正在老师想要告诉学生答案时,一个学生激动地举起手来:“老师,老师,我知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老师释然,让全班同学为他鼓掌“棒,棒,棒,你真棒。”让那些对国家意志一点概念都没有的孩子去理解国家标志的含义确实有点难度。
课后我问那个回答出“正确”答案的男孩,你是怎么知道红旗是由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他说是从书上看到的。我又问他,你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他摇摇头。这让我不免对这样的教学产生怀疑,学生通过连自己都不明白的回答获得了老师的奖励,而那些老老实实回答不知道的学生却受到老师的批评,这是教学吗?这是规训吗?是什么呢?这样的情况不止一次。
师:“五星红旗是伴随着什么升起来的?”
(学生沉默。)
师:“想想你们刚才看到的大屏幕上的画面。”
一个学生很激动地站起来:“老师,老师,我知道,是随着那根线一起升起来的。”
师:“胡说,不对。是伴随着国歌一起升起的。你没有看到‘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吗?”(一脸怒气)
(学生无语。)
师:“升旗时,我们该怎么做?”
生:“要敬礼”
师:“敬什么礼?”
生:“少先队队礼”
师:“不对,是行注目礼。”
李书磊在《村落中的国家》一书中曾经提到:在所有的小学学科中,最能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就是语文了。听了这节语文课让我相信事实确实如此。
(四)通过教师表情的规训
除了上述规训的途径和方式之外,教师还有一种特殊的规训方式:表情。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情也是一种重要的支配力量。积极的表情给人以激励,消极的表情给人以压抑。在这一节课上,老师的主要表情以“板着脸”为主,可以看出一脸的紧张,偶尔松弛。由于孩子们总是不断地制造事端,捅乱子,所以老师就必须不断地训斥、发火、怒目圆睁,从而制止这些行为,或者制造严肃的学习氛围,保障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不要给孩子们好脸看,否则他们会蹬鼻子上脸”,这是很多老师的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之一。孩子们在这样的表情支配下,也慢慢地变得谨小慎微,学会“看脸色行事”。老师严肃时就坐得端正些,老师面部表情偶尔放松时自己就也放松一下。一节课中,老师的表情最放松的时候是看到孩子们随着录音机里放出来的《国旗国旗真美丽》的旋律边唱边摇摆身体,同时露出天真活泼笑脸的时候。这情景让人很容易想起《放牛班的春天》《音乐之声》这些经典大片中的场景。
微笑是人世间最美丽的语言。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除了阳光、空气、水和微笑,我们还需要什么呢?”曾几何时,微笑却成了紧俏品。为此从1948年起,每年的5月8日被定为世界微笑日,以鼓励人们微笑着面对生活。美国人专门研究证明微笑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三倍以上。真的印证了那句大家耳熟能详的歌词:你的笑对我的一生都很重要。
二、 对规训特征语文课堂的思考
可以说,这一节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规训是无处不在,又无时不在的。从身体到灵魂,从时间到空间,形成了一个对学生进行规训的严密网络。当下的课堂教学还难以排除规训的影响,同时,我们也要反思:我们的课堂需要什么样的规训?这是我们需要的规训吗?
现代教育试图用规训的技术、规训的道德、规训的知识为人们装备上最具有生产力的功能,教给我们获取各种利益的手段,但是这些纯技术的手段是无法燃起生命和精神之火的,只能像石头一样,砌成身体之间的墙,这墙无法为生命和精神展开一条可能性的路,仅仅是禁锢生命,阻隔爱。没有了爱,教育也就不再是教育。因此,从人出发,为了人的独立和尊严,指向人内心的自由和发展,关注人性的解放和涅槃,这才是教育应有的价值追求与宏大旨趣。[4]
(一)纯粹规训的弊端:反教育行动
现在的学校教育形式来源于工业大生产的模仿,具有典型的批量生产特征。追求规模效益和生产效率也成了不少学校的宗旨之一,于是规训作为一种促进生产的手段受到重视。然而,纯粹的规训是一种反教育、背离教育的行为。学生被视为流水线上待加工的“产品”,学生被当作“物”来加工,当“容器”来填充。教育实践被理解成一种技术化、程序化的简单过程。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被肢解与遮蔽,丰富的情感世界被践踏和忽略,知、情、意、行等被“知识”的逻辑所替代,最后导致的结果只能是教育的“异化”。教育培养出的产品只能是“机器人”“木偶人”“空心人”。纯粹规训的教育不是教育的本意,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类似马戏团训练动物的训练。不能宽容学生,尤其是小孩子的所谓出轨、破坏行为,一味地强调规训是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的。
再者,在课堂教学中,仅仅靠规训是无法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学习的内容的。学习是一个过程,尤其对于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来说,他们不仅需要时间去适应小学的生活,更需要时间去感知、领会、思考、运用,去理解什么是学习。在这个时候,“慢”可能是最重要的要求。“节省了”时间的教育未必是成功的教育。真正的学习过程也必须是一个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离开了学生本人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不可能发生的。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过程,只有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无数事实都可以证明这一点。当下,我们很多孩子之所以不喜欢学校,不喜欢学习,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是在学习,而是被作为“作业机器”在不停地做题。[5]
(二)规训者与被规训者:人的工具化
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说“人是目的”,不是工具。当教师纯粹采用规训的手段、或者大部分采用规训的手段来教学时,他就成为了规训者,他就实施了“目中无人”的教育。譬如对标准答案的追求、对学生人格的漠视、对课堂教学的例行公事般的敷衍等。教师在培养“工具性”的人的同时自己也成为“会说话的工具”。这样的教学过程,老师和学生都被工具化。[6]
人天生就是学习的动物,学习是人的本能。这一本能决定了人具有主观的能动性。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就曾经讲过“教育是点燃火焰,不是灌输”。他极力倡导“产婆”式的教学方式,认为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将知识生产出来,是学生精神的、智慧的“助产士”。现代的人生发展观也认为无论成人和孩童都在继续成长的历程中,只是成长的模式不同而已。“不同”是顺应身心发展而成的事实,孩童和成人各自呈现不同人生阶段的精彩,其中无高下之别,更无优劣之分。把“不同”当作“不对”的思维模式,是在教育中造成悲剧的原因之一。具体表现就是以成人为中心,用“成人知识”抹杀孩子的独特性、创造性,以炫耀成人的“有知”以及掩饰已经拥有的知识的荒谬,结果把孩子变成成人的“复制品”,失去了童年的天真与青少年的浪漫。[7]
(三)从规训走向教化:教育原旨的复归
现代的教育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功能,政治的功能、经济的功能、文化的功能、环境保护的功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功能,等等。在越来越多的功能下,教育自身的功能却越来越被掩盖,被忽略,被漠视,日渐式微。外在强加于教育活动之上的目的常常变成教育追求的单一标准,遮蔽了教育人的视野,限制了理智开展的自由度。这和消费领域从福特主义走上后福特主义的理念具有相似性。然而教育不是消费品,没有了教育自身功能的实现,教育所附加的哪些功能的实现就会大打折扣,其他功能的实现必然大受影响。这可能也是当前人们抱怨教育不尽如人意的根本原因。
对于教育目的的认识,历史上有两种鲜明的观点,一种是教育的社会目的论,一种是教育的个人目的论。但是在杜威看来,这都不是教育的目的。建立在“教育即生长、即生活、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这一教育本质的认识基础之上,杜威指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他还说:“教育本身无目的。只是人,即家长和教师等才有目的。”[8]从而鲜明地提出了“教育无目的”理论。杜威的“教育无目的”理论认为:教育目的只存在于“教育过程以内”,不存在有“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主张儿童的本能、冲动、兴趣所决定的具体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的目的;将社会、政治需要所决定的教育总目的看作是“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并指斥其为一种外在的、虚构的目的表现。这种外在、虚构的目的具有静止的性质,始终是一种固定的、欲达到和占有的东西。它存在于教育活动之外,使教师和学生所从事的活动变成了为获得某个东西而采取的不可避免的手段,活动失去了自身的意义,变得无关紧要。这种外部的目的观将手段和目的进行了分离,“和目的比较起来,活动只是不得不做的苦事”;相反,从活动内部产生的目的作为指导活动的计划,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其间的区别只是为了方便。“每一个手段在我们没有做到以前,都是暂时的目的。每一个目的一旦达到,就变成了进一步活动的手段。当它标示我们所从事的活动的未来方向时,我们称它为目的;当它标示活动的现在方向时,我们称它为手段。”[9]在活动的内部目的里,手段和目的实现了有机统一,活动也相应地成为一件令人愉悦之事。
杜威在其“教育目的论”中,指出了教育的外在目的的缺陷,并阐释了其必定带来的危害。他说:“如果家长或教师提出他们‘自己的’目的作为儿童生长的正当目标,这和农民不顾环境情况提出一个农事理想,同样是荒谬可笑的。”[10]如果教师将这种外在的教育目的强加于儿童,其必然导致:一方面,教师由于受各种外在因素的支配,他的思想不能和学生的思想以及教材紧密相连,同时,他的智慧亦得不到自由运用。另一方面,学生常常会处于两种目的冲突之中,即:符合他们当时自己经验的目的和别人要他们默认的目的,因而会感到无所适从。因此教育复归教育的原旨不仅必要,而且必须。回归原旨就是要由当前的规训导向转向教化追求。
《诗·周南·关雎序》里说:“美教化,移风俗。”但是我们理解的教化和西方理解的教化的涵义却截然不同。传统上我们认为教化是政教风化、教育感化之意。在西方,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的观点颇有代表性。他认为教化“最初是在中世纪神秘主义中诞生,以后被巴洛克神秘主义所继承;再后演变成由克罗勃斯托克的《救世主》而来的主宰了整个时代的宗教上的唯灵论;最后这个词在赫尔德尔那里成了‘达到人性之完满教化’这个基本概念”。[11]由此可见,在西方的话语系统里,教化指的是一种旨在使人发生“极其深刻的精神转变”并且因此“达到人性之完满”的驯化活动。综合东西方的理解,我们可以认识到教化的“主旨就是以自然的方式、在尊重个人自由的基础上促使人的精神的成长、发展和自我形成,它包含着精神培育和精神的自我创造相结合的意蕴”;“爱是教化的根本表现”;“教化的爱的意义在于激发人的自我完善的状态,促进个性的完整,从而使每个人从蒙昧的状态上升为有德性的状态”;“对于教化而言,我们无法放弃教育改造社会的使命”。[12]
我期待小学低年级的充满“孩子气”的课堂。刚入学的孩子对小学生活充满了憧憬,他们背上小书包跑向学校的步伐是轻盈的、快乐的。这是他们向往学校、向往学习的最关键原因。在他们眼里学校就是乐园、学园、花园,而不是规训他们的地方,更不是他们“受罪的地方”。小学低年级的课堂没有“笨孩子”,没有“沉默的大多数”,他们那么积极踊跃地发言,乐意回答老师的问题,同时他们自己也有很多很多的问题,那高高举起的如林的小手就是明证。应该让每个孩子都发出自己的声音,稚嫩是他们的本色,错误是他们的权利,每一个成人,哪怕他是老师也没有给他们提供所谓标准答案的资格。只有愚蠢的人才会那样做。老师要像欣赏艺术品一样欣赏每一个孩子。要有聆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的耐心保护每一个孩子。为他们创造适宜学习、发现、探究的一切条件和公平的机会。小学低年级的课堂,孩子应该是课堂的主角,可能他们会搞得一团糟,可能他们会乱成一锅粥,但是只要有教师智慧的引导,孩子们会给我们一个惊喜的回报。小学低年级的课堂,知识的学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知识过程的体会和感受,方法的摸索和实验,还有对他们旺盛求知欲和好奇心的保护和激发。那样的课堂应该是灵动的,是生命的流淌和交汇,是智慧的启迪和再现。老师就像是园丁,给予他们充足的养料和温暖的阳光,静静等待拔节的声音。
参考文献:
[1][2][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143-144.202-203.
[3]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135.
[4]鲁洁.教育的原点:育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
[5]燕良轼.教学的生命视野[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序.
[6]鲁洁.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J].教育研究,2004(6).
[7][12]金生鈜.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1-26.364-365.
[8][10]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外国教育史(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151-152.
[9][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17.
[11][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王才勇,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11.
Observation of and Reflection on Discipline Characteristics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WANG Kun
(Xuzhou Higher Normal School, Xuzhou 221116, China)
Abstract: Discipline is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classroom teaching, which could also be well verified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 Through classroom observation, this author finds that forms of discipline include classroom rituals, classroom discipline,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ers' facial expression. Reflecting on the natur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se disciplines is instructive for us to understand what is education, and what kind of education we need.
Key words: disciplin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