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探寻本真的场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寻本真的场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以徽州古村落、北京四合院和江南园林为例对中国传统建筑进行现象学分析,并从场所的建构与体验来探讨建筑的本真意义。通过对场所和场所精神的重新认知,反思建筑的本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寻求创新的发展途径。关键词:场所;传统:现象学

中图分类号:TU-0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4-0049-03

在建筑进入多元化的今天,随着人类原真的生活价值被现代科学和工业文明淹没,现代主义建筑正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场所结构被割裂,地域性特色日渐消褪,地域文化也逐渐隐没在一片片机械、抽象、重复的建筑丛林之中。人们开始厌倦城市化带来的随处可见的对称和理性,有条件的人开始通过租住民居、游历古城、流连田园来体验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当人们陶醉在蓝天碧水,老宅古巷中的时候,那种远离喧嚣和烦恼带来的愉悦会使身心都融化在大自然的恩赐之中。这一切促使人们开始反思建筑的本质,反思人与自然的深层文化关系,并试图通过建筑现象学理论来重新解读传统建筑,找回被逐渐遗忘的场所精神,找回曾经属于人类的场所,回归生活的本真。

在研究我国传统建筑思想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蕴藏于其中对“家”的重视以及强调在知觉和体验中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与西方的建筑现象学理论有许多相似和共通的地方。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包容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沉淀,能使居者产生无法割舍的归属感。即便历史发展变迁到了今天,我们仍然有必要认真地发掘、保持和延续它,从而创造出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栖居场所。

海德格尔认为人在世存在的关键就是定居,就是要有使人们产生归属感的地方,要重视从心灵上认识和理解自身所处的具体“空间”和“特征”;而天、地、人、神作为定居中的四要素相互统一,成为一个整体存在于人类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之中。舒尔茨也视定居为人类存在的基本条件。人类对所选特定地点的经营则使生活发生的空间形成为“场所”。“场所”是具有特征的空间,通过建筑及其它具体的事物组成的整体使存在空间具体化,成为有秩序和意义的世界。场所精神作为建筑现象学的核心内容,其实质是使人能够确定方位,得到认同感,了解人同特定场所的特定关系,从而揭示人的存在与建筑空间创造的本质关系。而梅洛庞蒂更加注重知觉和体验的重要性,对建筑理论和实践影响深远。

从上述的理论中我们不难发现场所的建构对整体性的强调。事实上,中国传统哲学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强调。不论是儒家的“上下与天地同流”,还是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都把人和天地万物作为统一的整体来看待,使人们的现实生活与自然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同时,崇尚自然、喜爱自然的传统也使天人合一的思想长期占据了中国传统建筑思想的核心地位。中国传统建筑大多内向含蓄,通过建筑的有序安排、空间的阻隔和通敞以及色彩、光影的变化,给人以崇敬、神秘与丰富的精神感受。建筑的单体之间、内外之间相互融合高度统一,这种对话给予了中国传统建筑场所更完整的真实存在。不亲身经历,不细心体味往往无法领会其中的情趣和独特魅力。下面以徽州古村落、北京四合院和江南园林为例加以分析。

1、定向与认同――徽州古村落

中国古代的聚落、民居大都善于结合场地独特的气候和环境特征,巧妙地将人工环境融于自然之中,通过对自然的尊重和对天地万物的容纳来追求精神上与天地之间的和谐统一。以徽州古村落为例。其多为院落式集居形式,村落选址“相其阴阳向背,察其山川形势”,以臻天时、地利、人和诸吉皆备,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山泽多藏背,土风清且嘉”的自然环境使其多选择负阴抱阳,背山面水之处,所谓“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村前流水潺潺,村后山木葱葱,山光水色融成一片。这种古人心中理想的福地,完美地诠释了海德格尔有关“人,诗意的栖居”的思想。

在长期适应自然的过程中,徽州古村落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征。大部分村落,均沿河溪布置,近水而建。“以山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通过对水系的利用和改造,一方面可以方便村民用水,另一方面流动的清泉给人们带来了几许美感。开阔宁静的水塘构成村落的景观核心,调节气候的同时也成为人们聚集交流的场所。村民利用各自的条件与方式改造环境,营建聚落,其巨大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形成徽州古村落形态多样化的特征。

与徽州山多地少的特征相应,其村落布局相对紧凑,街巷狭窄,建筑密度高。民居的结构型式多为砖木结构。建筑色调以黑、白、灰的层次变化体现出素雅清淡的整体色彩效果,表现出历史悠久的东方美学“道法自然”的文化意蕴。白色墙壁上部以小青瓦做成墙檐,高低错落形成马头墙,拓展了整个街巷的空间感。徽州民居采用了大量当地的精良建材,按传统方法施工,在室内外装饰上非常注重精雕细刻。如大门是砖雕最精美的地方,而月梁、雀替及隔断则是木雕的精品。各种木雕、砖雕和石雕装饰展现着当地能工巧匠的技艺,洋溢着浓郁的地方色彩,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和想象空间,增强了村民对于居所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空间与秩序――北京四合院

荀子曾在《荀子王制》中提到“明分使群”和“群居合一”,意为按照礼仪原则将个体的社会等级地位明确化,以组成一个和谐有序的有机整体。北京四合院就是深受这种传统礼制思想深刻影响的代表性建筑。

北京四合院的基本形式是以庭院为空间核心进行布局,由单栋房屋,院墙及回廊围成一个内向的空间。四合院一般坐北朝南,大门开在东南角,内设影壁,既对大门外的视线起到一定的屏蔽作用,有利于保持私密性,又在明确了内外空间界限的同时提供了过渡空间,符合国人含蓄内敛的文化性格。走进四合院中,一进一进的庭院形成空间序列的交替,富有层次感。设置在前院和中院之间的垂花门在界分内外的同时起着引导秩序的作用,成为伦理行为变换的枢纽。传统的四合院中每一间房的空间功能都与居住者在家庭中的地位相对应,完美诠释了传统大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和地位关系。在这种空间序列建构的场所中,人们的伦理观念甚至起居习惯都受到了深刻的礼法秩序的影响。

对外封闭的格局源自家庭需要保持与外部世界的某种隔绝,以减少来自自然和社会的危害,保持生活的宁静与私密性;而其对内开敞的格局,为生活在小环境里的人们提供了交流的场所。庭院作为公共性空间与私密性空间的缓冲,为动与静的空间行为提供了心理上的过渡。同时,自身开放的庭院通过房屋的围合得以内化,从而使四合院成为多层次复合空间的综合体。

在一些细部处理上也能体现出四合院的有序和协调。如在建筑材料上由于采用了青砖灰瓦,使朴素典雅的灰色成为主色调,从而营造出贴近自然的氛围。用精美的砖雕做装饰使重

点部位艺术效果得以凸显,如山墙监头、阶条石、门枕石等。影壁是进门以后迎面正对的短墙,其装饰内容以花卉居多,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在墙壁上往往雕饰有精美的图案和吉祥话语,大大增加了文化品位。而在木构架的油饰、彩绘的把握上,北京四和院采用鲜艳的色彩对比,红色术构件、绿色檐廊,突出北方地区热烈浓郁的性格。作为主人身份的象征和空间转换的重要节点,大门自然也是装饰的重点。红漆木门与铺首门环、上马石与砖雕墙面共同建构了入口的魅力空间。这些细节点缀于四合院中,营造出了整体空间的均衡感和舒适和谐的生活氛围。

3、感知与体验――江南园林

江南园林空间布局灵活,借助引水、叠山、栽植花木等方法与建筑紧密结合,相互交融。造园者善于利用欲扬先抑的手法,通过空间的大小明暗对比突出主题。比如留园的人口空间经过造园者的精心设计,在曲折多变中为取得豁然开朗的感觉打下了伏笔。随后借助曲折的游廊、小桥和道路、墙垣的引导,使你在不断变换视角和景物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漫游于山水之间。园林中漫步的感觉既闲逸放松又紧张刺激,犹如欣赏一幅展开的“画卷”,虽置身其中却常常不知道下一步将迈入何种画境。高大的粉墙就宛如巨大的宣纸,青池碧莲,峰洞假山,枫红竹绿,湖石花坛,所有的景观都是这张宣纸上重彩淡墨的画作。可以说江南园林对自然的抽象和升华能够带给人全方位的感官享受。

江南园林多为内向型空间,含蓄而耐人寻味,个中的妙处不能一览无余,因此需要游览者充分调动感官去体验,去细细地寻觅,体味自然的无穷魅力。尤其是其中的光影变化以及精彩的细节都经过仔细推敲,需要到其中去亲身体验。光影在对建筑形式的表达、对空间的塑造以及与建筑、自然之间的对话上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光影创造的虚空间打碎了实体空间的围合感,创造出新的意境,形成东方建筑特有的含蓄美学思想。无论是阳光下枝叶洒落在粉墙上的影子,还是月光透过漏窗形成的斑驳落影,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表情,以在稍纵即逝中增加空间的动感从而使空间充满情趣。在变幻的光线下,丰富多彩的建筑阴影,精巧细致的窗扇雕花与山光水影一起构成了质感和层次都极其丰富的视觉体验。

园林中多使用木石砖瓦等传统材料,通过其丰富的质感和肌理,产生和传达一种幽雅、宁静和恒久的感受,触及到的是记忆深处的体验。漏窗、隔扇、铺地是建筑中的精彩细部,利用瓦片、细木和残砖变换出各种富有意味的图案,令人不由得感叹造园者的奇思妙想。这些处理既符合园林的意境,又带给人亲切动人的美好感受。庭院中各层次的构成要素,包括建筑、花木和清风明月,都可以被感知。种植的一花一木亦随着季节的变化呈现不同的景致,带给人们丰富美好的生活体验。在庭院中人们可以闻到春花芬芳,倾听夏蝉鸣噪,触摸秋果累累,观赏冬雪皑皑,从嗅觉、听觉、触觉、视觉乃至味觉去感知自然,比如拙政园中的留听阁,取意于“留得残荷听雨声”;听雨轩取意于“雨打芭蕉”;其意境紧系于听觉。留园中的闻木樨香、拙政园中的雪香云蔚和远香益清则是通过嗅觉来影响人的感受。可以说,江南园林通过影响人的感官赋予物质空间以诗情画意,进而升华为对人的情感起作用的意境空间。

所以通过上述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中国传统建筑中,非常注重对自然环境的巧妙利用,推崇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之境,而这也正是中国古代聚落、民居和园林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时至今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足有在领悟了实体空间的文化涵义及人性特征后,建筑才会具有可感知的“场所精神”从而成为富有意义的场所。人们可以从那些能够揭示环境和场所内在精神的中国传统建筑中获得建筑最为根本的体验。建筑考虑的不仅是形式,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人的生活提供场所和空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诗意的栖居”。

4、结 语

当前在中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已成为发展趋势,而建筑师仍延续现代建筑的设计思维,忽略人的真实生活,妨碍了人直接体验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和感受这个本真的世界。运用建筑现象学理论研究来重新解读中国传统建筑,其现时意义就在于通过重新认知空间和场所,重新理解“生活世界”的多样性,让我们能够从充斥着商业利益的现实中重新找回场所精神,在继承和延续中国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保持和发展这种中华民族特有的场所精神。继承和延续应该不是简单地模仿和抄袭,而是通过一种新的角度去挖掘传统建筑中蕴含的真意,并使其融入现代的生活方式,赋予中国本土建筑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沈克宁,建筑现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孔宇航,韩宇星,中国传统民居院落的分析与继承[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4)

[4]陈健行,园林光影情趣多-苏州园林拍摄散记[J],中国摄影,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