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渗透的力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软实力”,是指以文化和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的吸引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软实力最重要的特征是非强制性,即通过吸引、感召、同化等获得客体的认同感、亲近感、归属感。电影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总体战略中占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当下,中国电影发展速度超乎人们想象,而依存于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本土电影的确面临着发展良机主流文化价值的有效传播是当下电影创作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
【关键词】软实力;渗透
一、中国电影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及实现条件
电影的社会影响力可以说是自其诞生以来就基本确定,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更为显现。电影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表征,越来越成为在市场上得意、在国家代表形象上高扬、在文化内涵表现上凸显魅力的文明标牌。电影逐渐成为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形象代表。
中国电影发展迅猛,但就综合指标而言,电影“强国”还有些差强人意。产业的步伐和正确的措施使得中国电影快速发展,在产量上位居全球第三,值得称赞。但就其强国电影指标而言还有:票房排名、人均观赏片量、影院与银幕数、创作质量与特色以及电影的文化影响力。就票房排名而言,以美元计算,2008年中国电影票房位列全球第十二位,难以成为大国。提到电影强国,我们必须明确,电影强国就应当是文化软实力强悍的强国,考虑近两年的电影总体而言,数量庞大似乎归入大国行列,但质量勉强,又难以具有强盛气度。中国电影的文化建设热度值得欣喜,但提高本土创作的艺术质量却成为凸显的难题。近年来创作中呈现的下述问题日渐明显:娱乐文化消减了艺术追求,技术炫耀淡漠了本土特色,媚俗大张旗鼓而人文内涵遭到淡漠。无需列举太多实例,只在《三枪拍案惊奇》中,我们就足以看到一个大导演如何在仿效国外类型却追随时尚娱乐潮上,如何获得了市场追捧却丧失了文化意义的标志。单纯以市场得宠为追求方向的电影文化不能算错,但一个没有文化意味的电影却绝对是在不正确的。
二、好莱坞模式与中国电影的发展
当代中国电影业自20纪90年代以来始终生存在一种焦虑与困惑之中。时下,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大片"早已经进入了国人的生活。好莱坞模式作为一种趋向成熟的电影运作模式成功的向外渗透了美国文化。面对这种情形,中国电影人经历了一个从迷茫困惑、不知所措到逐渐了解、有所作为的过程.而一个成功的好莱坞模式对中国电影的发展是否有所帮助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三个问题。什么是好莱坞模式?中国电影发展的瓶颈与核心需求是什么?怎样才能构建中国电影长久的发展态势,取得长足的发展?首先,好莱坞涵盖了电影的投资、生产、发行、放映及其后产品开发的各个相关环节和领域,是一种高度集成的注重市场化以及电影类型化的一种产业运作模式,电影专业分工精工细作,大制作模式,良好的市场营销策略是其最主要的特征。其次,电影既是商品又是艺术品,谈到发展,必然是其市场价值及艺术性得到了提升。我们看好莱坞模式固然存在很多弊端,但是它对于中国电影发展来说是怎样的,主要是看它是否满足中国电影发展的核心需求,而中国电影发展的核心需求是提高竞争力,与国际水平接轨,并构建良好持续的发展态势。
首先,引进好莱坞模式并不代表中国电影需要摒弃曾经追求艺术性的目标。市场性居于其核心地位,是电影的根本属性。这是因为电影不同于一般艺术品,没有了市场根本无法立足。如果抱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幻想,造成的结果是这坛酒只有少数几个人喝到了,大多数人只是闻酒名而不见酒。也许有人会觉得,只注重品牌效应,让自己成了商人;或是完全被制作“视觉盛宴”的渴望所抑制,又成功地把自己变回了摄影师,失去了电影的内涵。
其次,好莱坞模式对中国不同等级的电影有着不同的引导方向,并由此帮助中国构建良好持续的电影发展态势。中国电影市场是由少数优秀创作的大片和大部分中小投资的影片所组成。对于大制作电影而言,学习好莱坞注重营销的产业运作模式,能够将其推出国门,走向世界,与国际水平接轨。而对于其余还不够纯熟的中小成本电影而言,学习好莱坞电影类型化以及分工制作的方式等才能为影片质量打稳基础,从而首先获得国内的认可,最终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中流砥柱。
三、如何实现中国电影强国梦
在娱乐大潮的催促下,曾经具有本土鲜明特色而获得世界电影影响的重要导演,近年却难以抵挡屈就市场获取票房的诱惑,而制造出市场得利却普遍显露文化低能的问题,制造的作品缺乏意义自然谈不上创造。反观冯小刚导演,从《天下无贼》、《集结号》以及到《唐山大地震》,都显出这位导演独特而令人称赞的艺术创作路径。
面对《阿凡达》为标志的3D 影像,我们不能既在技术上望洋兴叹又在创造性上也失去信心,可以肯定的是,技术可以借鉴乃至跃进,但创造性更需要自我寻找,而人文坚持却更不可淡漠。中国电影不应该媚俗,而应该尽量引导市场。艺术实践不应取巧,而应当积累和思考。从绝对意义上看,如果没有对于人类问题的思考、缺乏意味和情感的创造、不顾本土文化的优长、放弃对于艺术的坚持,商业也罢受众也好,都难能长久。其实就以高票房的《阿凡达》在奥斯卡的遭遇为例证还能说明更为深入的问题:票房较低的《拆弹部队》打败了全球票房冠军《阿凡达》说明了单一以票房为标准根本不能代表电影质量的高低,技术固然重要,但人文更占上风。而此类经历更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红极一时的票房冠军《泰囧》。《泰囧》的成功是很多人诧异,使人不禁会想,《泰囧》的成功到底代不代表中国电影的进步?有人说,《泰囧》创下了中国电影票房新纪录,就是进步。但是我们仔细想想,什么才叫做中国电影的真正的进步?就如上文所说,提高竞争力,与国际水平接轨,才是所谓的进步,回过头来看看,和《泰囧》类似的电影有很多,为什么只有《泰囧》成功了?或许我们的答案只是它恰好选对了观众口味,恰好选对了上映时间。这一系列的恰好与成功之间有着什么必然联系?答案是没有联系,即使有相同的方式在制作一部电影也能同样的成功吗?恐怕不见得。从另一方面来讲,《泰囧》对于中国文化走向国际并无太大帮助。
如拿破仑所说:中国这头沉睡的雄狮一旦醒来,世界将会震荡。这也许预示了中国强大的威力。中国电影一旦强盛,也将影响文化传播,而这是建立在艺术内涵的丰满上的。中国电影必须做到:本土特色寻求;现实关怀加强;人文情感鼓励;艺术精神提升。当我们走出影院,一切感官的刺激离开,难以遗忘的依然是那些美好的情感和人物,艺术文化给予人们的不是惊讶而是情感魅力。正如哲人所说:“我们活着只是为了发现美,其它一切都是为了等待。”中国电影文化的软实力建设任重道远,但肯定会是美好灿烂,正如总理吟咏的诗歌《仰望星空》所描绘的,关键是需要“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仰望星空是什么,是站在大地上追逐梦想和真理——这也是人们期待中国电影发展所给予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