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一石激起千层浪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一石激起千层浪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以师傅对徒弟在《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课复习中的提问的改造、应用为例,探析政治课提问中教师须弄清楚的三个问题――为何问、问什么、怎样问,以增加提问的有效性,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政治课提问有效性

(本文系2013年度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立项课题“教师课堂行为合理性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YZD-2013007)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同样的一堂政治课,有的教师的提问能突出教材重点,触及学生难点;而有的教师对无关紧要或简单明了的问题却问个不休。同样的一个问题,有的教师的提问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思维障碍充分暴露、排除,让多种能力在提问中得到培养;而有的教师的提问则是“一潭死水,微波不现”,学生要么被懵住了,要么一知半解,问了有时还不如不问。同样的一次提问,有的教师能调动班级多数学生的参与,效益翻番;而有的教师却只能让一两个学生参与,几无效益。善教者必善问,善问是一种艺术。政治课提问要有效必须弄清楚教师为何问、问什么、怎样问三个问题。笔者带徒弟的方式之一是先听徒弟的课,然后就徒弟的课进行改造,让徒弟再听,最后师徒俩交流,以相互促进。现以笔者对徒弟在《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课复习中的提问的改造、应用为例,对这一问题论之。

一、提问功能的定位

政治课提问应有发展智力的价值。思维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是从研究问题开始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政治课提问能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调用知识、分析综合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因此,提问要考虑所问问题要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做到能力立意准确,没能力提升价值的问题坚决不问。如徒弟在课中问:市场调节有哪些弊端?甲生答: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这种提问基本没有什么能力立意,问了也只是浪费时间而已。

政治课提问应有诊断学情的功能。提问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内容,也可以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种种错误理解,如果不向学生提出问题,就可能意识不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如笔者对上例改造、应用如下:“市场经营者,时常一哄而上或一哄而下,这体现市场调节的哪个弊端?有人答:“盲目性”,有人答:“自发性”。紧接着,请同意答“自发性”的同学举手,一下有十几个同学举起。这样我就知道市场自发性这个点有好多学生理解有误。于是,对市场调节的三个弊端借题再讲解,让同学区分清楚。这种提问既有各种能力的培养,又很好地诊断了学生的薄弱点。

政治课提问应有组织教学的功能。提问能够使学生参与教学,更确切地说,是使学生“处于思考状态”或“集中注意力”,――高效提问还可以激发全班学生的参与欲望。如上例徒弟的提问也就甲生一人与老师互动,其他学生或心不在焉或昏昏欲睡;而改造后的提问却调动了班上多数同学参与的积极性,学生思维交锋充分,气氛活跃。

二、提问问题的选制

政治课提问问题的选择与设计要有效须考虑六个方面问题――提问主题与教学的三维目标是否适切;提问的主题是否击中重点、触及难点;情境的选择能否支撑问题立意的需要;问题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问题的设计能否利用矛盾,创设冲突;提问措辞、指向是否让学生难以理解。在《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课复习中,徒弟选择、设计了以下问题:

材料:改革开放以来,受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国家优惠政策的双重影响,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109.12万人,占72.38%。2012年我国已进入“智力回流期”, 即人才外流率继续缓慢增加、回流率同时迅速增加。但是,我国高层次留学人才的回流率仍处在较低水平。

问题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智力回流”的原因。

参考答案①价格影响供求,受经济快速发展影响,我国劳动力的工资提高,智力出现回流;②我国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吸收留学人员回国就业;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工资待遇提高,吸引“智力回流”;④国家宏观调控能弥补市场的不足。国家的优惠政策是吸引留学生回国就业的重要因素。

问题2:运用宏观调控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可用哪些手段吸引高层次留学人才回流?

参考答案①经济手段;②法律手段;③行政手段。

笔者对此改造、应用如下:

材料一:(同上,略)

材料二:目前我国高层次留学人才的回流率仍处在较低水平。一是对国际人才薪酬激励体系不完善;二是我国获取绿卡的门槛比较高,必须在中国担任副总经理或具副高级职称以上;三是对留学回国人员子女就学、升学问题还没相应完善的法规。

改问1:结合材料一,从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两方面分析我国“智力回流”的原因。

参考答案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工资待遇提高,吸引“智力回流”;②国家宏观调控能弥补市场的不足。国家的优惠政策是吸引留学生回国就业的重要因素。

改问2: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知识评析:“我国高层次留学人才的低回流都是政府惹的祸。”

参考答案①我国宏观调控不力是造成高层次留学人才低回流率的原因之一,题中观点有其合理性;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国内就业形势不乐观,工资、福利等待遇不足以吸引高层次留学人才,这是造成高层次留学人才低回流率的根本原因,题中观占有其片面性;③市场的调节不是万能的,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市场调节应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

改问3:结合材料二,运用宏观调控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吸引高层次留学人才回流?

参考答案①运用经济手段,如完善国际人才薪酬激励体系;②运用法律手段,如制定留学回国人员子女就学、升学问题相应完善的法规;③运用行政手段,如放宽在我国获取绿卡的门槛。

徒弟的问题1,由于问题的知识立意脱离本课教学目标,偏离本课重难点,尽管题目的能力、情感立意没问题,尽管学生的回答也没有错,但于本课教学并无益处,探究越深入,离目标也就越远。改问1是笔者改造过的,这样的设问无论是知识、能力、情感均符合教学目标要求;这样的设问因知识范围的限制而有利于突出本课重点、突破学生难点;这样的设问因措辞、指向明确,而不易让学生费解。

笔者增加的改问2因建立在改问1的基础上而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增设评析题型的改问2还有利于利用矛盾,创设冲突,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知识建构,有效地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

徒弟的问题2,并没有提供材料二这一情境,而是在材料一的基础上直接设问,这样的设问,虽然学生能答出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吸引人才回流,但却缺乏对学生提取信息能力的培养,对宏观调控三个手段的理解、运用能力的培养也无从说起。笔者的改问3,考核知识、能力目标是宏观调控的三个手段的理解、运用,材料二的增加,让情境很好地支撑问题立意的需要,有效地提升了能力立意。

三、提问过程的优化

提问过程的优化也须考虑六个方面问题――提问时机是否与教学进度相吻合;提问对象是否考虑面向全体学生;提问、思考、应答时间是否充分;能否从预设问题导向转问、追问;教师理答能否从结果上升到规律;后续训练能否弥补提问中的不充分。还是以《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课提问过程的改造为例。

上述改问1、改问2、改问3的提问安排在高三第一轮复习课上,这时学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有知识准备,提问时机与教学进度相吻合。如果这样的问题放在高一上新课上,最快也只能放在《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整课知识学完或单元复习时进行,要不,这些问题的提问就会出现“用得不是时候”的问题。

徒弟问题1、问题2的提问采用的教师点名提问,学生对应回答,教师简单点评后给出参考答案的方式进行。这样的提问流程不是面向全体学生,而是针对个别学生,提问效益不高。点评环节,因缺乏解题规律的指导,而让学生不能举一反三。笔者的提问采用的是让三位学生分别到黑板上写改问1、改问2、改问3,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三个题的答题纲要,之后,请下面同学就黑板上的答案进行点评、量分,点评中师生互动,老师在组织点评的同时,引导全班同学审题、答题,给出方法、规律。这样的提问流程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能让学生举一反三,教学效益明显提升。

笔者增加的改问2,意在对改问1进行转问、追问,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这一重难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当然,转问、追问更多的是用在学生探究、回答时出现、暴露的新问题上,更多的是课堂生成的,转问、追问并不全是预设的。

在课后作业的设置上,笔者就上面的材料一、材料二改问以下两个问题:1. 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知识评析:“我国高层次留学人才的低回流都是市场惹的祸。”2. 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职能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如何吸引高层次留学人才回流?这样的作业设计,目的一是对课堂问题进一步转问、追问,以提升运用能力;二是以后续训练来弥补课堂提问中的不充分,毕竟,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三是在经济生活复习的同时,渗透政治生活的复习,培养学生对不同模块间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

总之,政治课提问要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应将提问置于整课的教学设计之中,从提问功能的定位,到提问问题的选择与设计,再到提问过程的优化,一环扣一环地服务于教学目标,任何一环节的差错,必将导致效益的折扣。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著.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2] 崔允,沈毅,吴江林著.课堂观察Ⅱ――走向专业化的听评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