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山药参芪丸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山药参芪丸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提供一个疗效确切、使用方便的中药专方(“一病、多证、异治”)。方法 在整理传统秘方的基础上,借助于现代医学方法,采用山药参芪丸对来院门诊的4 135例糖尿病进行了治疗。从理论和实践上验证和阐明本中药组方的药效及作用机理。结果 I型糖尿病显效197例,占58.6%;有效109例,占32.4%;无效30例,占8.9%;总有效率为91.1%。Ⅱ型糖尿病显效2 276例,占59.9%;有效1 165例,占30.7%;无效358例,占9.4%;总有效率为90.6%。治疗效果与年龄相关,年龄越轻,治疗效果越好。血糖、血脂及血压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山药参芪丸对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有较好的疗效,同时还有较好的降脂、降压作用,无副作用。

【关键词】 糖尿病;山药参芪丸;治疗效果

糖尿病(DM)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而导致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而引起机体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综合病症。其病因病机十分繁杂,在治疗上至今尚未获得突破性进展。本研究在整理传统药方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方法及手段,从理论和实践上验证本组药方的药效及作用机理。为此,我们采用山药参芪丸(降糖丸)对4 135例糖尿病进行了治疗,结果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02年2月~2007年12月来院门诊的糖尿病患者4 135例[Ⅰ型糖尿病(T1DM)336例,占8.1%,Ⅱ型糖尿病(T2DM)3 799例,占91.9%;初诊1 602例,占38.7%,复诊2 533例,占61.3%],其中男1 602例,女2 533例;年龄19~82岁,平均45.6岁;病程3个月~24年。诊断标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下列条件符合一条即可诊断:①空腹血糖≥7.0 mmol/L(126 mg/dL)。②葡萄糖负荷后2 h(或随机血糖)≥11.1 mmol/L(200 mg/dL)。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1次血糖值符合上述标准即可成立诊断;无“三多一少”症状者,需要2次异常血糖值才能临床诊断为糖尿病。

1.2方法山药参芪丸组方(降糖丸):山药、黄芪、西洋参、麦冬、葛根、五味子、山茱萸、天花粉等26味中药组成;为棕褐色浓缩小丸,气微香、味微苦,每丸重0.12 g;3次/d,每次服用8~15粒,饭后即可服用。根据血糖值调整药量,血糖稳定或正常后可逐渐减量,服用维持量(一般维持8~10粒);血糖居高不下者,可服用18~20粒;3个月为一疗程。服用本药时,一般不需同服其他降糖药物,对已服用或正在服用其他降糖药可停服,以便观察疗效和掌握用药量。该糖尿病新药山药参芪丸(国药准字Z20026785),1994年在中国中医学药学会通过专家鉴定,1994年获国家专利(专利号:ZL94102168.8)。

1.3疗效评定标准显效:“三多一少”和其他症状消失,身体无不适,空腹血糖(GLU)在6.1 mmol/L以内,餐后2 h血糖(BLS)在7.2 mmol/L以内;有效:“三多一少”及其他症状明显减轻,空腹和餐后2 h的血糖比原来明显降低或空腹血糖降至8~10 mmol/L,餐后2 h血糖降低至10~13 mmol/L;无效:“三多一少”及其他症状无改善,血糖降低不明显或无变化。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描述用 ±s,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显著性水平为P

2结果

经一个疗程治疗后,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T1DM显效197例,占58.6%;有效109例,占32.4%;无效30例,占8.9%;总有效率为91.1%。T2DM显效2 276例,占59.9%;有效1 165例,占30.7%;无效358例,占9.4%;总有效率为90.6%。治疗效果与年龄相关,年龄越轻,治疗效果越好(表1)。同时还发现,GLU、BLS、胆固醇(TC)、三酰甘油(T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2)。

3讨论

3.1发病机制糖尿病是自身遗传因素和后天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一系列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其基本病理生理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而引起的,以糖代谢为主的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病症;其特征呈高血糖和高尿糖,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以及全身乏力,四肢酸痛,皮肤瘙痒等症状,若血糖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可使眼、心血管、肾脏、神经、下肢足等发生慢性进行性病变,甚至致残,直接损害人的健康;还可因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而威胁生命[1-2]。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病,其病机主要是阴虚热盛,脏腑虚损,阴损及阳,阴阳两虚;肾阴不足,肾阳亏虚,阳虚寒凝,血涩不通,气虚内阻,经脉阻滞,形成阴阳两虚,气阳不足所致;日久,脾肾双亏,脏器衰竭,脏衰生诸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主要是由于血糖、血压、血脂发生异常所致。高血糖使体力受损,精神萎靡不振,血循障碍,免疫力下降,增加了高血压对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同时又加快了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高血糖血脂异常时胰岛素抵抗导致氧化应激增强,从而引起上皮功能受损,加速高血压的产生,因此,糖尿病患者大多存在血脂增高,血液浓度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减弱,血流缓慢,血液处于高黏滞状态。这与祖国医学“燥热阴虚、血脉淤阻、津液涸竭,不能调养五脏,血不活,有淤滞”的病理改变相似。从现代医学病理变化来看,胰岛透明变性和纤维变性,肾小球硬化、动脉硬化,脉管弹性降低,血压升高,同血液的高黏滞状态有密切联系。糖尿病中晚期阶段,高血糖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在血压及血脂异常的基础上病情进一步演变,而导致并发症的发生,不同程度存在脏器、血管、神经病变,在临床表现中气阴两虚,肝肾双亏,脏器虚衰,瘀血阻滞症状更为突出。因此,中医认为糖尿病发病机制主要是与虚、燥、血有关,并根据病因病机发展分为五大型。即:阴虚燥热型,气阴两虚型,脾虚胃热型,瘀血内阻型,阴阳两虚型。在治疗糖尿病时,必须了解该病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并根据分型对症下药,辨证施治。

3.2治疗机理糖尿病系一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临床症候群,其并发症与高血糖关系一直是受人关注的课题。美国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DCCT)和英国联合王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OS)两大宗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无论Ⅰ型还是Ⅱ型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与高血糖持续时间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降低血糖是治疗糖尿病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3-4]。近年来,无论采用饮食、运动、药物等治疗,虽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但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在控制血糖方面,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降糖药物有磺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及胰岛素等,它们带来的毒副作用往往比糖尿病本身危害还要大。磺脲类药物令红细胞、血小板减少,严重的低血糖发生率较高;双胍类药物的乳酸中毒可危及生命;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导致的肝功能异常甚至可能发生肝功能衰竭而死亡[5-6]。本研究在整理祖传秘方的基础上,借助于现代医学的方法和手段,从理论和实践上验证和阐明本山药参芪丸组方的药效及其作用机理。经动物药理研究发现:①降低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大鼠的血糖含量。②提高糖耐量和降低胆固醇。③改善血流本性。④能重新激活修复胰岛素细胞,提高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胰岛素在靶细胞内正常发挥作用。⑤有效防止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提供一个“一病、多证、异治”疗效确切,使用方便的中药专方。其关键技术既要从中医学“肾藏精,调理脏腑,益肾固本,促进元气”的生成与通行,消除肺胃燥热,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又要从现代医学水平上说明药方的机理及作用点,其机理是通过调理脏腑,益气生精,元阳之气发动,水化为气,还其升腾敷布,无处不到而滋养机体,津充者燥自除,热自消,水盛者火自灭,即达到消除糖尿病的阴虚燥热,本虚标实的目的。其主要作用是能重新激活修复胰岛细胞,恢复胰岛细胞功能,使其在靶细胞内正常发挥作用,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合成,增加血循环胰岛素水平,促进肝、肌肉等组织的糖利用,促进糖酵解和胰岛素的分泌,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有效地降低血糖,而不影响胰岛素分泌。同时可明显改善血脂,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从而达到抗动脉硬化效果,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生;改善血流变,对高血脂、末梢神经炎、眼底病变有卓越功效。最大特点是只降低高血糖,不降低正常血糖,所以很少发生低血糖。为达此目的,用山药参芪丸对4 13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临床治疗。结果发现:显效2 473例,占59.8%;有效1 274例,占30.8%;无效388例,占9.4%;总有效率为90.6%。同时还发现,采用本中药组方治疗后,血糖、血脂及血压等对比有显著差异(P

参考文献

[1]项坤三.糖尿病类型及其临床特点[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5,13(1):38-40.

[2]Weir GC,Laubutt DR,Kanto H,et al.B cell adaption and decompensation during the progression of diabetes[J].Diabetes,2001,50:S154-S159.

[3]汪寅章.Ⅱ型糖尿病临床诊治概况[G].武汉:全军首届老年医术会汇编,2002:31.

[4]张红雁,白毅,娄艳华.肥胖与高血压病、Ⅱ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相关性的研究[J].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2004,12(4):32-33.

[5]杨文英.正确理解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方法及意义[J].糖尿病之友,2006,6(2):4-7.

[6]魏军平.中医学对糖尿病并发症的认识[J].糖尿病天地,2005,12(1):26-27.

(收稿日期:2009-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