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素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素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高校学报作为学术期刊,对高校学报编辑专业素质有特殊的要求。它不仅要求高校学报编辑有正确的思想意识导向、相应的知识和能力,更需要其具有专业的选题和组稿技能,并要求具备学者的学术水平,走学者化的道路。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96(2013)05009404

高校学报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对科学和社会文化的传播,对满足人们社会物质文明和

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以及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高校学报的初衷是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的,但它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作为高校学报编辑(以下简称编辑),如果能有明确的意识导向[1],并将其付诸实践,就可以更有效地发挥高校学报的作用,对社会施以影响。这个明确的导向意识,首先要求编辑要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政策理念和科学发展观。

因为高校学报出版周期比较长,不像一般的报纸那样可以很快将信息传达给读者,因此,就需要编辑具有更加敏感的政治嗅觉,能够正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中国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性原则,从多个角度多侧面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涉及政治、经济领域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及包括文化和其它领域方面的问题,它可以更好地为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2]。

高校学报以反映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为基本内容,比较而言,无论其作者或读者的知识层次和水准都相对较高。作者中的大多数是从事高等教育教学或科学研究工作的老师或研究人员;读者也通常都是高校里的师生、研究人员和相应专业领域的文化工作者。这样的作者和读者群体客观上强化了对学报要求的专业化和高水平,所以它必然相应会对稿件内容提出更高的要求[3]。因此,编辑在审查和选择稿件的过程中必须要有正确的导向意识,使高校学报发表更多的精品,从而才能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有力的决策依据和良好的舆论环境。

编辑的导向意识包括编辑的创新意识、超前意识和效率意识。高校学报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其不仅有反映教学和科研的功能,也体现在科学研究中的杰出成就在当今社会的交流功能。编辑应及时捕捉当前社会中有价值的信息,将国内外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展示给读者,让社会先进的学术成就及时渗透到高校的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中,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尽可能地发挥高校学报对研究活动的组织和指导作用,突出科学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使读者不仅可以看到本单位,而是接触到更大、更广阔的学术领域。如果仅仅把高校学报的视野局限于校园狭小的范围内,屏蔽掉高校学报的社会服务功能,不去了解外面的世界,结果必然削弱高校学报的生命力[4]。高校学报的编辑们通过对其它高校稿件的筛选和加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学习、吸收、借鉴和提高自身的水平。这种传播更具开放性,它能使高校学报的社会服务功能变得更加积极和主动。

编辑对稿件并不是简单的编辑加工,而是通过有意识的选择、加工和出版好的作品来影响人们的思想,提高读者的素质。只有具备了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编辑才会开拓创新。具有强烈的事业心,编辑才能自觉遵守编辑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自己的编辑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高校学报所发表的高水平文章才能层出不穷。

如果说导向意识是编辑主体意识的外在形式的体现,那么角色意识就是编辑主体意识的内在核心。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编辑的主体意识的有机整体。编辑工作是一种个体性很强的工作,编辑活动的进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编辑的积极作为,所以,强化编辑的主体意识是做好编辑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学报的编辑要做好编辑工作,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更要有敏锐的思维能力和高超的学术水平,以及优秀的文字处理能力和人际关系交往方面的能力,所以,应该具有充分发挥这些能力和素质的主观意识,它是能够提高高校学报质量的最强有力的保证[5]。

首先,编辑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完善的知识结构。这意味着,作为一个编辑,丰富的知识是必需的。高校学报不仅要求编辑要有丰富的与专业相关的知识,而且还要有和专业不相关的各领域知识。只有具备广博的知识,作为编辑才能对学科领域做出正确的前景预测,才能有灵敏的触觉去发现问题。在学科分工越来越细化的今天,编辑要有所作为,就不能将自己的知识视野仅局限于某一点,而对其它一无所知。

其次,合格的编辑在世纪之交所应具备的各种能力还包括专业的研究能力、理论思维能力、文字处理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学者可以隐身在藏书丰富的书斋里,科研工作者可以将自己置身于实验室中,以逃避俗世的喧嚣。编辑虽然是学者,但是与专业工作者的工作性质有所差异,达不到专业工作者的专业程度,但编辑也要有与学者相应的研究能力、思维能力,同时还必须具有一些学者们没有的能力,如策划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 编辑是学者,更是一个社会活动家。

再次,世纪之交的编辑应对社会有所贡献。近年来,中国出版业的繁荣,表明编辑工作的未来是辉煌的。中国编辑出版事业提供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非常丰富,并已得到了总结和升华。当前编辑的作品虽然还很不完善,其作为一个新的学科建设的基本理论框架仍有待构筑和探讨,但它显示了其创始人的理论勇气,体现出新兴学科的生命力。作为实践主体的编辑,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状况[6]。时代要求编辑不仅要认识历史,还要勇于实践,了解编辑工作的目的,并善于发现其客观规律,总结编辑工作经验,并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使新生的编辑学在新世纪得到更好的完善与提高。高校学报编辑作为该学科领域的一分子,有责任也有义务为本学科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最后,站在社会科学研究前列的专家更易于抓住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并具备跟踪前沿学科的能力。非学者达不到这样的要求,因为他们不参与相关学术活动,当然就很难掌握学术发展的相关理论和信息。社会科学期刊如此重视学术以及学者,所以才有“编辑学者化”的论点,即编辑应该成为相关编辑工作领域的专家。在不改变社会科学期刊从属地位,即隶属于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或高校的情况下,应鼓励现有编辑从事一些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参与一些课题,对目前促进和提高社会科学期刊学术质量是可行的,具有积极的意义。

高校学报编辑的专业技能包括很多内容,本文从选题和组稿两个方面着重加以论述。

1选题

编辑制定选题计划,是在分析高校学报的学术发展领域和读者对其作品需求的变化,结合其出版的目的,做出的具有决定性意向选择。选题,是组稿和用稿的依据,具有宏观的战略意义。选题准确,发表的作品才能受到读者的欢迎。所以说,选题有反映编辑出版者传播知识、积累和发展文化的功能。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好的文章或作品会感染、鼓舞读者打开新思想的学术研究领域,甚至可能促使一种新的文化的诞生,起到引领时代的效应[7]。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主题的重要性。美国杂志为突出主题的新颖和快速,在做选题策划时都必须首先提交一份详细的编辑选题报告,该报告包括这个选题在国内与国外研究的现状与特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并要求做详细的讲解与说明。

新发明,是创作者做出的一种新创造,新问题,是一种信息的发展。我们通常说的“新”,不仅包括新的理论和新的问题,还包括新信息、新数据和新指令,以及所有与社会意义和科学意义有关的新的内容。正是因为层出不穷速度惊人的新信息,使选题被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在编辑工作中,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编辑主体的超前性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条件。

在我国,编辑过去习惯于在办公桌前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花在阅读和处理稿件上。但受信息发展的影响,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人们知识增长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文化发展的加速,致使社会的新发明创造、新问题理论、新方法和材料不断出现,需要及时地传播到社会。因而导致编辑工作的重心前移,使编辑的选题和选题计划变得越来越重要。

2组稿

编辑主体进行提前组稿具有两个作用。

首先,组稿是实现选题目的的必要手段。选题对于高校学报的生死存亡、兴衰成败至关重要。然而,对题目本身,在其尚未成为具体的文章或作品之前,选题却只是一个抽象的计划或良好的愿望。选题不经过组稿的步骤,就不能实现其真正的意义和价值。这是一个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一个规律。编辑必须面对这一矛盾,将选题的意图具体落实到组稿当中去。

其次,组稿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撰稿人。落实撰稿人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因为不同的作者,其能力、水平及作品的风格可能迥然相异。对此,编辑对撰稿人必须具有深度的认识,要对作者的学识、信誉、专业成就、著作水平乃至其健康、甚至性格特点都有较深的了解,确定撰稿人是否适合写作所拟定的选题,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找到真正适合选题需要的撰稿人。不是见到有人写了一些文章,出过一些著作就可以随意约稿,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擅长的写作风格及领域。比如一些作者擅长叙述,但不擅长理论文章;有些作者能写冗长的学术著作,但却写不出有分量的短论。作者的写作速度也不一样,有的人写作速度很快,有些人是慢但写出的文章严谨、漂亮。所有这些问题,编辑在组稿的时候必须要心中有数。在这个问题上,是不能够“见佛就烧香”的。

应该指出的是,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编辑们越来越意识到超前选题组稿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编辑由于受学报内向型的影响,相对表现出不足。诚然,高校学报的内向性是因为它主要所反映的是高校内部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但高校学报作为学术期刊,具有学术导向的性质,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这种导向性是更重要的。要提高高校学报导向重要性的认识,高校学报必须改变等稿件的被动形势,密切关注当前的研究趋势,并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进行合适的选题规划、组稿,促进本校的科学研究走向科研领域的制高点。

高校学报是一种综合性学术期刊,它的编辑工作是根据其目的通过对学术研究成果的筛选、鉴定、优化和加工等再创造,使学术研究成果社会化。在高校学报编辑活动中,编辑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因为学报质量的好坏,除了稿件本身的原因外,编辑素质的影响更直接,因而说高校学报是编辑的政治素质和文化业务水平的综合反映。编辑的主体意识,也是编辑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能动的反射。因为在稿件的处理过程中,编辑并不是消极的和被动的行为,而是作为主体积极地参与活动。这种创造性的工作体现在选题、组稿和文章的修改、审定、编辑加工和校对的各个环节。

高校学报,其基本属性是其学术性。作为高校学报的编辑也必须是学术编辑。因为学术编辑面对的编辑对象是学术作品,而学术作品的作者是专家和学者,因此,高校学报编辑要胜任自己的工作,必然要求自身的能力水平与专家学者的相当。作为高校学校学报编辑这种学术性编辑,只有让自己首先成为学者,才能识别和鉴定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和学者,才能够选择和编辑出真正有价值的期刊文章,从而吸引高品位有鉴赏力的读者,并真正为推动这个社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而所有这一切的前提是编辑的学者化。因此,编辑要根据个人的优势、爱好、兴趣和专长,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选择自己的主攻目标,努力向着学者型编辑的方向奋进,这是作为学报编辑的基本内在要求。事实已经表明,学术编辑的类型是多样的,而学术编辑的前景是广阔的。

1高校学报编辑应当具备学者一样渊博的知识和素养

具备高深素养和广博知识的编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杂家”,这是编辑学者化的主要特征,编辑学者化是新时期高校学报的发展趋势。作为一个综合性高校学报编辑,要面对许多不同学科的学术文章和著作,在众多的学术论文和著作中,要求高校学报编辑必须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和选择。在这种特殊精神劳动的期刊编辑工作中,编辑必须具有广泛的多学科的知识,使自己成为学识渊博的“杂家”,才有可能胜任高校学报编辑的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迅速发展,各种知识呈指数增长。大爆炸的知识和分化的学科越来越细致,新兴学科的大量出现,基础学科已发展为由许多学科交叉构成的学科群。在此分化组合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许多综合性学科、跨学科、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多种新的知识,而高校学报编辑出版这些更专门的系统研究的新成果是自己的责任。因此,作为社会科学期刊的编辑,只有让自己成为一个拥有渊博知识的人,拥有多学科的专门知识,才能适应时代赋予高校学报编辑的历史使命。

高校学报编辑要让自己成某一领域里的学者或专家,这是由高校学报的性质决定的。高校学报是多种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的体现,汇集了专家和学者的学术成就。编辑的主要职责是对作者的学术成果进行价值评估、判断并做出进一步的选择、编辑和处理。高校学报属于学术期刊,自然应该具有学术期刊的质量和内涵。

编辑学者化,是要求编辑应该具有学者的素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某一领域有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对该系统的专业知识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对该系领域的问题有独特的建树和见解,成为该领域里的专家。

第二,了解学科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正确把握学科未来的研究走向。密切关注相关领域研究的新进展、新思想、新材料、新成果和新方法,对未来准确预测。懂得和了解相关领域学科研究的薄弱环节,什么样的课题应再深入讨论,哪些研究领域应进一步扩大,或哪些课题已经陈旧过时。

第三,勤于思考,勤于写作,使研究成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提高自己的思维和科研实践能力与语言表述能力,始终紧跟科学研究的前沿,提高自身的专业学术水平,提高期刊编辑质量。只有学术编辑自身的素质提高了,才有可能使高校学报的质量得以提高。

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是对高校学报编辑的基本要求。高层次的学术刊物,需要编辑具有专业学者理论素养,具有高水平的编辑加工能力。因此,如果要成为高校学报编辑,就要努力成为一个专业领域的学者。

3高校学报编辑科学研究应走学者化之路

高校学报是主要反映了科学研究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期刊档次与科研成果的内容直接相关。因此,高校学报编辑必须成为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学者,运用专业优势,从实际情况出发,在编辑工作的同时,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参考文献:

[1]孙雪梅浅谈编辑的主体意识[J] 曲靖师专学报,1997,(2):40-41

[2]张炳煊论编辑主体能动的超前性与遁形的逻辑性[J] 武汉高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101-106

[3]丁春编辑审稿能力与提高刊物学术质量的关系[J]编辑学报,2002,(3):224-225

[4]牛振荣 编辑素质:学报质量的重要保证[J].山东财经高校学报,2003,(6):22-24

[5]杨玉东新形势下高校自然科学学报改革发展思路[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4):30-32

[6]段维 谈编辑工作的新取向[J] 中国编辑,2003,(2):27-30

[7]朱美希 遏制审稿失范,提高审稿质量[J].编辑学报,2004,(3):180-181

[8]彭熙 高校学报应加强组稿策划[J]编辑学报,2004,(4):281-282

[9]兰桂杰论期刊编辑工作的现代化[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1,(3):94-96

[9]周望舒,张风 论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精神[J].编辑学报,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