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评《长日留痕》中史蒂文斯的“自我欺骗”心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评《长日留痕》中史蒂文斯的“自我欺骗”心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长日留痕》是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的代表作之一。本文对《长日留痕》中男管家史蒂文斯在其与肯顿小姐之间的感情上及其对达林顿勋爵的忠诚中存在的 “自我欺骗心理的表现和觉醒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 石黑一雄 《长日留痕》 自我欺骗

石黑一雄,1954年出生于日本长崎,5岁时随家人移民英国,是一位著名的日裔英国小说家,他与鲁西迪、奈波尔并称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石黑一雄的作品不是很多,但他细腻优美的文笔和独特的叙事风格使其享誉国际文坛。迄今石黑一雄共出版了六部长篇小说,已被翻译成三十多种语言。他的每一部长篇小说都曾获欧美的文学奖项,其中《长日留痕》于1989年获得了被誉为当代英语小说界最高桂冠的英国文学布克奖。

《长日留痕》讲述了一位英国男管家史蒂文斯的故事。史蒂文斯作为一名追求完美的男管家,服务于达林顿府三十余年。在此期间,他极力使自己成为男管家中的杰出人物,追求这一阶层所特有的“尊严”,同时,他也为此付出了相当的代价。正如石黑一雄的其他作品一样,小说也是从主人公史蒂文斯的角度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的。叙述者史蒂文斯通过旅行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他在1956年驱车旅行途中对所遭遇的各种人事的思考,其间穿插了他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达林顿府辉煌时期的回忆。随着旅程的深入,史蒂文斯开始就自己对于前主人达林顿勋爵的绝对忠诚,他所追求的“尊严”的含义,以及他与肯顿小姐之间关系的本质进行反思,并逐渐认识到达林顿勋爵同情德国并被纳粹分子所利用的事实。而当哈里·史密斯提出“无论你是谁,也无论你是富还是穷,你生来就是自由的,你一出生就可以无拘无束地表达你的见解……那就是尊严的真正含义”,“如果你是奴隶,当然就不可能有尊严。”(151)①时,引发了史蒂文斯对“尊严”本质问题的思考。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肯顿小姐曾爱过史蒂文斯,而他自己也一样。

一、“自我欺骗”理论

西方哲学、心理学等领域对“自我欺骗”问题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萨特(Sartre,J.P.)认为,自欺“掩盖了一个令人不快的真情或把令人愉快的错误表述为真情”。②Greenwald(1988)认为自我欺骗可以发生在认知加工过程的任何一个阶段中。人们会把自己不想知道的信息像垃圾邮件一样扔掉,会自动过滤掉或屏蔽具有威胁性的信息,会按照自己的意愿解释接收到的信息,会根据实际情况有偏差地提取信息或重构记忆。③Mele(2001)指出自我欺骗有两种明显不同的形式:直接的和歪曲的。在直接的自欺中,人们是自我欺骗地去相信某件他们期望是真的事——例如,他们病得不那么严重,他们的孩子没被用作药物试验者,受到刑事指控的爱人是清白的。在歪曲的自欺中,人们自我欺骗地认为某件他们期望是假的事是真的(他们也不希望这件事是真的)。例如,一个缺乏自信而又嫉妒的丈夫可能会认为他的妻子有外遇,尽管他只拥有相对薄弱的证据,尽管他也并不希望这是真的。④赫伯特·芬格莱特(Herbert Fingarette)将分析哲学、存在哲学和精神分析学中关于自我欺骗的观点相结合,提出了适用于对作品中自欺现象进行文学分析的见解。在《自我欺骗》(1969)中,芬格莱特认为当主体有不想向自己及他人清楚地说明其义务和行为的根本原因时,就会产生自我欺骗行为。这种行为的一个重要衍生物就是自我欺骗者叙述的不一致性,且越接近其想要隐藏的区域,这种不一致就越明显。自我欺骗者不会对与该区域相关的回忆、看法、期望及行为进行明确的表述。为了以一种能令人信服的方式弥合这种叙述上的不一致,自欺者往往会力争让自己的叙述尽可能接近既定事实且保持连贯一致。⑤

二、《长日留痕》中史蒂文斯的“自我欺骗”心理

1.对肯顿小姐情感上的“自我欺骗”及醒悟

小说开头,当史蒂文斯的新主人法拉戴先生最初提议让他休几天假外出旅行时,他并没有认真考虑法拉戴的这个建议。但当他收到肯顿小姐的来信后,他开始计划甚至是有些渴望这次的驱车旅行。不过他一再解释和强调这次出行是为了工作的目的——找回肯顿小姐,从而“为达林顿府制定出一套十全十美的员工工作计划”(P8)。当史蒂文斯向法拉戴先生提出要旅行时,不小心提到了会去见肯顿小姐,直率的法拉戴先生就此跟史蒂文斯开起了玩笑,说他是去赴“暧昧的幽会”,史蒂文斯感到非常尴尬,并想“立即并且毫不含混的否认”法拉戴的推测,但最终他选择“继续尴尬地站在那儿”(P11)。这里,法拉戴先生的玩笑接近了史蒂文斯想要隐藏的区域——此行并非只是“顺便拜访一下肯顿小姐”(P8),而是一想到能亲自看看她生活的地方,他的“心情便抑制不住地激动”(P10),史蒂文斯内心深处是很想把肯顿小姐带回来的,因为不想向自己及他人清楚地说明其行为的根本原因,史蒂文斯选择了自我欺骗,并想以“为了工作”为幌子尽可能地使自己的叙述可信和连贯。

读者若仔细研读,就不难发现史蒂文斯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对肯顿小姐的私人情感。他提到在肯顿小姐离开达林顿府后自己就经常翻阅相关书籍以“了解肯顿小姐婚后居住地的情况”(P10)。他把肯顿小姐的来信读了好几遍,在解读肯顿小姐信件内容时,史蒂文斯用了相互矛盾的词语,说该信以“相当含蓄的言词”表达了“不容误解的”怀旧情结,“我对此是相当肯定的”,“信中还明显暗示了她重返达林顿府的强烈欲望”,又说仅靠猜想了解她的暗示,是“完全不可能的”(P8)。从这些矛盾的描述中我们看到史蒂文斯在极力地说服读者,更像是要让他自己相信肯顿小姐是想要回到达林顿府的。这正是Mele所说的直接的自我欺骗——让自己相信某件自己希望是真的事。

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一些细节也能让读者感觉到,史蒂文斯和肯顿小姐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像他通过不断强调想让他自己和读者相信的那样,是“良好的工作关系”(P134),而是曾经互相爱慕的关系。例如,当得知肯顿小姐接受了贝恩先生的求婚后,史蒂文斯的情绪“曾有几分萎靡不振”(P185);虽然肯顿小姐结了婚,但史蒂文斯在叙述时一直没用她婚后的称呼“贝恩夫人”;当两人再次见面时,史蒂文斯感到“令人非同一般地愉快”(P190)。直到故事最后,当肯顿小姐告诉史蒂文斯她将会和丈夫及家人待在一起时,史蒂文斯终于认清了自己对肯顿小姐的感情,承认他“胸中激起一定程度的悲伤”,他“的心行将破碎”(P196)。

2.对达林顿勋爵忠诚上的“自我欺骗”及醒悟

在史蒂文斯对达林顿勋爵的信任与忠诚上也体现出了一种直接的自我欺骗。旅行开始时,史蒂文斯坚信达林顿勋爵的所作所为是为了“维护这个世界的正义”(P60),而那些关于勋爵与纳粹分子往来的传闻“完全是一派胡言”(P51),损害了勋爵的名声。为了向读者及他自己证明勋爵的清白,史蒂文斯回顾了1923年达林顿勋爵在府内召开的一次“非官方性质的”国际会议,这使他更加接近了芬格莱特所说的“想要隐藏的区域”。史蒂文斯渐渐发现“那些他认为很久以前就已深思熟虑的诸多问题竟然还有许多令人惊讶而又崭新的观点”,这使他感到“忐忑不安”(P96)。当后来有人问他是否曾为达林顿勋爵工作过时,史蒂文斯作出了否定的回答,尽管他以“雇员议论前任主人是不符合英格兰的传统习惯”(P102)为由为自己开脱,但他也承认是听了“不少关于达林顿勋爵的荒唐事”使其对自己“与勋爵的交往感到窘迫或是惭愧”(P103)。为了证明达林顿勋爵不是反犹太分子,史蒂文斯强调他“亲耳听到在好几次,他单独在出现反犹太情绪的场合时,表达了他的厌恶之情”(P113)。但接下来史蒂文斯又回忆了三十年生的一些“特别微不足道”(P120)的事件——勋爵嘱咐他停止对一家与犹太人相关的慈善机构的捐款,还辞退了达林顿府中两位犹太职员——这再次向读者展现了史蒂文斯作为自我欺骗者在叙述中的不一致性。史蒂文斯虽多次提到他认为达林顿勋爵是在“尽其所能以确保和平将持续地遍及欧洲”(P184),但在小说结尾处,他也承认勋爵“被证实是误入了歧途”,而他坚信自己在侍奉勋爵的那些岁月里,“一直在做有价值的事”,甚至“不敢承认我自己犯过了些错误”(P199)。

三、史蒂文斯“自我欺骗”心理的根源

自我欺骗者的动机往往与其世界观有关。而那些主体用于阐释其经历的信念基础一旦被否定,就有可能会威胁到主体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种信念也可能是导致自我欺骗的原因。小说中,史蒂文斯在思考“尊严”问题时指出“此问题生发了我自己的坚定的观点,而且这些观点已成为我矢志不渝的信条”(P28)。为了成为“杰出的”男管家,维持与其地位相当的“尊严”,史蒂文斯几乎是盲从于达林顿勋爵,而对于“对工作会产生极具破坏性的后果”(P42)的婚姻,史蒂文斯也是敬而远之,从而使其错失了与肯顿小姐之间的情感。

信念可分为不同的层次,包含基本信念和衍生信念,而构建自我的信念层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某一阶段被认为是“偶发性的”信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成为其他信念的基础,甚至会取代之前的基本信念。因此,当史蒂文斯认识到通过服务于天真又短视的达林顿勋爵,他可能已经与破坏性的政治力量合作了的时候,“尊严”成为了他否认其罪行的手段,他认为,“对你我这样的人而言,除了最终将我们的命运交给那些处于这个世界之中心地位,而且雇用我们为之服务的伟大的绅士去掌管,便几乎别无选择了”(P200)。史蒂文斯一直以来所追求的“尊严”曾经是构建其世界观的基本信念,现在却被他用来支撑“自己是无罪”的这一信念。一旦这个信念被打破,史蒂文斯的整个世界都将崩塌。此时,史蒂文斯的无罪信念取代“尊严”,成了他的基本信念。

正如英国当代著名作家拉什迪所说的那样,史蒂文斯的“整个一生就是一个愚蠢的错误;对于这一让人恐怖的事实他唯一的辩护就是便利的自欺——他一切错误的根源。”⑥

注释:

①本文引用的小说译文均出自石黑一雄:长日留痕,冒国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以下引文,只标明页码,不再一一说明。

②萨特.存在与虚无(修订译本).陈宣良,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82.

③Greenwald,A.G.Self-knowledge and self-deception.In Joan S.Lockard & Delroy.L.Paulhus,Self-deception:An Adaptive mechanism New Jersey:Prentice-Hall,1988:113-131.

④Alfred R.Mele:Self-Deception Unmasked.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1:4.

⑤Herbert Fingarette.Self-Deception.New York:Humanities Press,1969:49-50.

⑥Salman Rushdie.Imaginary Homelands.New York:Penguin Books,1991:246.

参考文献:

[1]Kazuo Ishiguro.The Remains of the Day.New York:Vintage Books,1993.

[2]石黑一雄著.冒国安译.长日留痕.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