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生儿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生儿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新生儿医院感染原因,并提出控制对策。方法 回顾136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1360例住院患儿发生医院感染71例,感染率为5.22%,早产儿发生率为12.14%,足月儿发生率为2.16%。结论 应针对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预防控制或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 新生儿;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1(a)-0130-02

目前,随着新生儿急救及监护技术的提高,新生儿特别是重症监护室内的危重新生儿,其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也在增加,有报道新生儿医院感染爆发占整个医院感染爆发的60%,这不仅严重影响着抢救的成功率及存活率,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儿家长的经济负担,同时也是造成医患纠纷的一个主要原因。为进一步有效预防和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该研究对该院NICU2010年1月―2013年5月71例医院感染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控制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入住该院NICU48 h 的新生儿1360例,男812例,女548例。早产儿428例,足月儿93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198例,吸入综合征57例,缺氧缺血性脑病78例,新生儿窒息9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75例,肺炎286例,化脓性脑炎48例,其他120例;气管插管(反复吸痰、机械通气)103例。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查阅1 36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病例中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病例资料。

1.3 诊断标准

参照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以及目标性监测的结果及临床表现。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1 360例住院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71例,感染率为5.22%。早产儿428例,发生感染51例,发生率为12.14%。足月儿932例,发生感染20例 ,发生率为2.16%。感染部位:呼吸道48例(67.6%),皮肤粘膜9例(12.7%),胃肠道8例(11.3%),血液4例(5.6%),其他2例(2.8%)。

2.2 医院感染病原菌情况

71例医院感染患儿中分离出32株病原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13株(40.6%),大肠埃希菌5株(15.6%),铜绿假单胞菌4株(12.5%),表皮葡萄球菌3株(9.3%),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6.3%),白假丝孝母菌2株(6.3%),鲍氏不动杆菌1株(3.1%),其他2株(6.3%)。

3 讨论

3.1 NICU发生医院感染原因分析

该研究显示,医院感染发生率早产儿高于足月儿,呼吸道为医院感染最常见的部位,占67.6%。其原因有:①新生儿具有免疫功能缺陷,生物、血-脑脊液屏障功能不全,对外界抵抗力差,收住婴儿多为早产儿、低体重儿、羊水污染、窒息等[2],致使其易发生呼吸道,皮肤等各种感染。②医院感染的发生与侵入性操作有很大关系[3]。气管插管、洗胃、吸痰,鼻饲,灌肠及各种留置通路的建立,创伤性检查、监护、治疗等侵入性操作增加了损伤皮肤黏膜的机会,使细菌侵入的条件得以增加。③抗生素的滥用、不合理使用易发生菌群失调,各种条件致病菌得以生长繁殖并致病,使细菌耐药性增加[4],同时二重感染易发生。

3.2 控制对策

3.2.1 建立相关管理制度 规范新生儿病区管理,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新生儿消毒隔离制度》、《新生儿入室工作制度》、《新生儿探视制度》、《配奶工作制度》、《新生儿护理安全工作制度》、《新生儿病房工作制度》等,并使制度培训学习及落实得到加强,从而使控制医院感染重在预防的理念在全体医护人员中树立起来,并落实预防的理念到工作中。

3.2.2 加强手卫生及手机管理 医务工作者的手被认为是传播病原体的重要途径,手机与手直接接触,其卫生情况与手卫生息息相关,但与手卫生相比,手机卫生至今未能引起人们的关注[5]。因此,在NICU限制使用手机,工作人员入室时先按“六步洗手法”彻底清洗双手,以后每接触患儿前后均要进行手的清洗或消毒。为确保手卫生落实及手机管理,医院应配置速干手消毒剂,非接触式水龙头如感应式或脚踏式水龙头,洗手液容器选择感应式或一次性容器装,非一次性容器应每周清洁消毒,配置干手器、擦手毛巾或擦手纸等干手设施;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参加手卫生的培训及考核,掌握洗手指征和洗手方法;加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加强手机管理。

3.2.3 完善布局及优化诊疗和护理流程[6] 新生儿病房的建筑布局应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有关规定,分开清洁区与污染区,功能流程区合理,保证分开患儿出入口与工作人员出入口及家属探视通道,防止物品流程和人员流程交叉逆行导致感染。制定符合控制医院感染要求的诊疗和护理流程如沐浴流程、配奶流程、暖箱的清洁消毒流程、仪器的清洁流程、环境的清洁消毒流程、工作人员出入病房流程等。

3.2.4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 新生儿病房为层流病房,温度调至24 ~26 ℃,相对湿度在55%~65%。保持病室整齐清洁,减少人员流动、定期大扫除。每天用消毒液对办公家具、医疗器械、各种台面、治疗车、洗手液盒、水龙头、门把手、门窗、病历夹、等进行擦拭,加强对呼吸球囊、面罩、喉镜、呼吸机、暖箱、气管导管芯等的消毒及管理。暖箱的消毒频率为1周[7],水槽内加灭菌注射用水并每天更换,每月对各种暖箱过滤棉进行清洗,对层流的过滤网进行清洗2次/月。对于新生儿必须执行侵入性操作的,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及操作规范。医护人员应主动地、前瞻性地、客观地观察每例患儿的疾病情况,对腹泻、发热、特殊或不明原因感染的患儿及时进行隔离,专人护理,并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所用物品应优先选择一次性医疗用品,非一次性物品必须专人专用专消毒,严禁交叉使用[8]。

3.2.5 加强对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监测 每月定期对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奶瓶、奶嘴、使用中的消毒液进细菌学监测,当疑有感染流行或暴发时随时监测。对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发病率、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进行掌握,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9]。同时观察医务人员在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操作是否规范,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3.2.6 合理使用抗生素 应针对病原菌结合药敏试验选择抗菌药物。对新生儿局部用药、预防用药和联合用药的指征要严格掌握,使感染源对抗菌药物抵抗的发生率降到最低[10]。

4 结语

NICU内患儿的健康与康复,不仅需要医务人员责任心、耐心、细心呵护,而且需要预防和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对新生儿医院感染原因进行分析,可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控制措施。预防和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医院有健全管理制度,医务人员要主动学习感染控制的知识,强化控制感染意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及手卫生,与感染科、检验科、药剂科、产科的密切合作,并加强监测。采取主动预防,主动监测,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控制医院感染暴发。

[参考文献]

[1] 张译文,胡必杰,高晓东,等.综合干预措施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2):1688-1689.

[2] 王竹秀,于杨.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4):103-104.

[3] 陈秀丽.预防新生儿院内感染分析和护理对策[J].当代医学,2010,16(30):121-122.

[4] 郭瑞霞,文海燕,耿庆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管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3(8):177.

[5] 王慧颖,张全英,刘花.手机卫生与医院感染控制[J].护理学杂志,2011, 26(13):95-96.

[6] 要慧,李六亿.新生儿医院感染爆发的特点及防控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8):66-68.

[7] 骆小京,刘文君,马爱萍,等.新生儿暖箱不同清洁消毒方法的效果比较[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1):1303-1304.

[8] 杜淑俊,邓双艳.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J].全科护理,2012,10(16):1518-1519.

[9] 吴慧杰,杨丽丽,尹建春.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1):2295.

[10] 沈美云,顾萍,袁咏梅.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干预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3):580-582.

(收稿日期:2013-11-22)